首页 > 工作范文 > 工作报告  > 

关于《早》 教学设计精选范文3篇

关于《早》 教学设计精选范文3篇
  引导语: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这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早》 教学设计精选范文,欢迎大家阅读。

  《早》 教学设计篇1

  文本解读:
  《早》是一篇文质优美的游记课文。通过对三味书屋的陈设、腊梅花以及鲁迅课桌上的“早”的来历的描述,教育人们要珍惜时间,学习鲁迅“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课文有两个部分写的很有特色。第一是对腊梅花的刻画。由闻到的花香到看到的花的颜色、形状,把腊梅的特点栩栩如生地描写出来。字里行间充满喜爱、赞美之情。第二是借物喻人手法的运用,由腊梅花的清香纯净,开的最早,引出鲁迅桌上“早”的来历,进而讲到“时时早,事事早”的人格品格。腊梅清纯的特点与鲁迅高洁的人格品质,多有相似之处。所以选好切入点,紧抓主线,通过朗诵、对比,体悟鲁迅的高洁品质,是教学的重点。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梅花的“早”与鲁迅“早”的相似之处。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3、通过对文本的解读能够理解并学习鲁迅对自己严格要求的品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直奔主题。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生齐读课题)《早》,板书课题。
  2、上一节课,同学们通过自学、交流,解决了哪些问题?交流。
  3、你知道文章写了谁的“早”?
  4、对这篇课文主要写了梅花的早和鲁迅的早。
  二、精读课文,体悟“早”的含义
  1、学习第五自然段,研读梅花的“早”
  (1)出示梅花图,学生欣赏。
  (2)你觉得梅花有什么地方吸引你?交流发言。
  (3)课文中又是怎样描述梅花的呢?出示课文第五自然段,学生自由朗读,找出自己认为特别好的句子,多读几遍感悟。(提示由“正盛”“满树”体会梅花的多;由“白里透黄”“黄里透绿”“润泽透明”“冰清玉洁”等体会梅花的美;由“飘香而送暖”再联系前文“清香纯净疏淡”体会梅花的香;由“二十四番花信风”等体会梅花的早。)
  2、学习课文第六、七自然段,研读鲁迅的“早”。
  (1)出示:早哇!鲁迅的书桌上就刻着一个“早”字。(提示:过渡句,由梅花的早过渡到写鲁迅的早)
  (2)出示第七自然段,学生自由朗读,思考:鲁迅为什么要刻这个“早”?
  (3)鲁迅为什么会迟到?你能替他找到迟到的理由吗?这个理由能打动人吗?
  (4)理解课文,相机出示填空
  因为                   ,所以                  。(鲁迅迟到的原因)
  虽然                   ,但是                  。(替鲁迅辩解)
  即使                   ,鲁迅也               。(鲁迅没有解释的原因)
  (5)鲁迅是因为父亲生病才迟到的,如果像老师解释是能得到老师原谅的。然而鲁迅什么也没说,而是默默地回到座位上,在书桌上轻轻地刻了一个“早”。同学们,鲁迅刻这个“早”时心情怎样?他在提醒自己什么?
  (6)是啊,这个“早”难道仅仅刻在鲁迅的书桌上吗?
  (7)刻下了这个“早”之后,鲁迅迟到过吗?齐读“从那以后,鲁迅上学就再也没有迟到过,而且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了一生。”
  3、思考:作者写鲁迅的“早”为什么又要写梅花呢?梅花和鲁迅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文章为什么以“早”为题目?(抓住“清晨”“春天”“东风第一枝”等理解梅花的“早”,抓住鲁迅刻在书桌上的'“早”“时时早,事事早”理解鲁迅的“早”的含义,从而找到他们的相似之处。)
  【设计意图】借助关联词语填空将课文主题揭示出来,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
  三、小结
  鲁迅与梅花都具有“早”的品质,写梅花的“早”就是为了衬托鲁迅的“早”,这样的写作方法叫借物喻人。鲁迅就是这样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了一生,最后终于成为了世界上有名的大文豪,一生写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课后请大家搜集有关鲁迅的故事和他的作品,阅读感悟。
  教学反思:
  整个课堂设计围绕重点,紧抓主线,循序渐进。诵读环节,既注意整体效果又能兼顾个体的个性朗读;在学习课文的同时注重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既有关联词语对课文的概括训练,又有鲁迅刻下“早”之后的想象训练,在教学中遵循先扶后放的指导思想,概括起来有如下特点:
  一、一线串珠,直奔主题。
  在执教伊始我紧抓课题“早”直奔主题,引导学生找到课文叙述的重点梅花的“早”和鲁迅的“早”,然后直奔重点段落深入朗读课文,在朗读中发现问题、解析问题,这样贯穿全课,一珠串线,思路清晰,层次分明。
  二、由表及里,逐步深入
  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是有个过程的,在引导学生。在研读梅花的“早”时我先出示梅花图片,让学生初步感知梅花形态,再出示文章内容,通过反复诵读,对照图片,结合课文文字让学生理解梅花的品质。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补充梅花的诗句,加深认识,逐步深入。
  三、语言训练,挖掘文本深意
  在本课教学中我十分注意学生的语言训练,在梅花环节,通过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描述梅花的过程就是学生积极创作的过程,通过自己眼中的梅花与文章中的梅花相对应,拉近了与文本的距离。在研读鲁迅“早”的故事时,我在学生充分诵读的基础上,相机出示三组关联词语要求学生按要求填空,让学生在辩与不辨中寻找思想碰撞的火花,深挖鲁迅辩与不辨背后的深意,从而理解鲁迅严格要求自己的品格。接着出示鲁迅的成就介绍,让学生明白任何的成功都离不开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教育学生从小要树立远大理想,要有恒心毅力,要学习鲁迅“时时早事事早”的品格。

  《早》 教学设计篇2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正确地朗读课文,学会生字新词,并能理解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并能试背描写梅花的句子。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思考,能联系上下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要写梅花,能按顺序对照插图介绍三味书屋的陈设。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阅读中感受鲁迅先生那种“为革命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一生”的伟大精神,树立起珍惜时间的观念。
  学习过程:
  一、激发兴趣,谈论“早”
  1、教师板书:早
  2、设问:想到什么?
  3、揭示课题,齐读
  4、设问:最想了解什么?
  5、教师归纳小结:为什么要用“早”做课题?“早”有什么来历?含义是什么?
  二、初读课文,了解“早”
  1、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读准生字词的读音,并能联系上下文想想词语的意思,有不懂的做上记号,可以问问同桌,还不能解决的准备提问。
  2、指名读文,相机正音。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3、汇报自己读懂的地方,并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4、汇报自己在读文过程不懂的地方。
  5、师生通过读文、讨论等方式共同解决。
  三、选读课文,感悟“早”
  1、在这篇课文中,你最喜欢哪节?有感情地读一读,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一节?
  2、指名读学生自己选定的小节,感情朗读汇报,并说说喜欢的原因。
  四、精读课文,品悟“早”
  1、课文哪几节与“早”有关?(5~8小节)
  2、精读5~8小节,课文一共写了哪几种“早”?
  3、品评两种“早”的异同。请同学们任选一种“早”进行批注式阅读,如“你读懂了什么?”或者“这一节主要写了什么?”等。可在文章的旁边写下自己的感想、发现等,准备汇报。
  4、根据学生汇报的顺序,引导学生深入体会:
  A、学生汇报第五节的内容:
  a、这一节主要写了梅花的冰清玉洁的韵致和梅花开花的早。
  b、课文写的梅花美吗?理解“冰清玉洁”,能通过你的读使我们感受到吗?
  c、自由练读,指名读,范读、齐读。
  d、这么美的文字,你愿意记在自己的心里吗?
  e、课文为什么要写梅花的“冰清玉洁”和开花时的早?
  B、学生汇报第六节:
  a、这一节主要写了鲁迅书桌上“早”的来历。
  b、说说自己读完后有什么样的感受?
  c、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话。
  d、你觉得这个“早”字与写梅花有联系吗?
  e、交流、讨论。
  五、联系实际,深化“早”
  1、师小结过渡,并引读最后一节。
  2、“东风第一枝”指的是什么?
  3、学到这儿,你最想说什么?
  六、图文对照,联系“早”
  1、再读课文,了解写作的顺序。
  2、图文对照,了解三味书屋的方位。
  3、自由练说,指名说。
  4、试对教室练说。
  七、总结课文,升华“早”
  作者由蜡梅的清香纯净引出鲁迅书桌上“早”的来历,进而彰显鲁迅“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一生”的人格品质,希望同学们也能像鲁迅先生那样,勇做“东风第一枝”!

  《早》 教学设计篇3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精美的游记,通过对三味书屋的陈设、腊梅花以及鲁迅书桌上“早”字的来历的描述,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学习鲁迅先生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
  梅花是作者的一个写作重点。作者在文章中着力描写腊梅花,有闻到的花香到花的颜色、形状,把腊梅具有的特点栩栩如生地描写出来,字里行间充满喜爱赞美之情。所以引导学生对其反复品读是本课的重点。
  以花喻人是课文的另一大特点。由腊梅的清香纯净引出鲁迅桌上“早”字的来历,进而讲到鲁迅“时时早,事事早”的人格品质,可谓蕴涵深刻,让学生体味其中妙处是本课的一大难点。
  介于教材的以上特点,本课要求学生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
  知识能力:学会本课的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润泽透明”、“冰清玉洁”等词语;过程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梅花的美,体会鲁迅的人格品质。
  情感态度:产生希望学习鲁迅先生“时时早,事事早”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作者写梅花的用意。
  3、通过课文语言材料,体会并学习鲁迅先生时时、早早的精神。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8自然段。
  三、教具准备
  1、自学课文
  (1)提出自学要求
  ①读准字音,认清生字字形,读顺每句话。
  ②画出不懂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了解它们的意思,仍然不懂的请做上记号。
  ③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课文,帮助纠正字音和读得不通顺的地方,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
  (2)了解词语的掌握情况,对学生不懂的词语教师作适当讲解。
  3、默读课文,给课文分段。
  (1)同座讨论。
  (2)集体交流。
  ①课文分几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每段写什么?
  第一段(第1自然段):深冬,我们在绍兴访问三味书屋。
  第二段(第2~4自然段):三味书屋的陈设。
  第三段(第5~8自然段):有腊梅花开得早,想到鲁迅书桌上“早”字的来历。
  ②课文主要写什么?(“我们”访问三味书屋,看到了三味书屋的陈设,并由后花园)的腊梅花想到了鲁迅书桌上“早”字的来历。
  4、分段朗读课文。
  四、指导书写生字
  1、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板演。
  2、引导评价,适当范写。(强调“蔬菜”、“曰”的写法,“蔬”字笔画较多,要写得紧凑一点,“曰”字笔画少,不能写得太瘦小,要适当向两边伸展:“琥”、“珀”是左右结构,写时要左窄右宽)
  3、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五、作业
  1、练读课文。
  2、搜集鲁迅的名言及他的一些小故事。

关于《早》 教学设计精选范文3篇由好学资源网工作报告栏目发布,感谢您对好学资源网的认可,以及对我们原创作品以及文章的青睐,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网站或者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关于《早》 教学设计精选范文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