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活动方案  > 

《南北朝乐府民歌·绵州巴歌》译文及赏析

《南北朝乐府民歌·绵州巴歌》译文及赏析
  【原文】
  绵州巴歌——《南北朝乐府民歌》
  豆子山,打瓦鼓;扬平山,撒白雨。下白雨,取龙女。织得绢,二丈五。一半属罗江,一半属玄武。
  【注释】
  绵州:地名,隋置,治所在巴西县,即今天的四川省绵陽县。
  巴歌:蜀地的民歌。巴,原来是我国古代西南的一个民族及其居住地区的名称,这里指蜀地。
  豆子山:即窦圌(chuán)山,在今四川绵陽县。先名猿门山,因山上猿猴较多,山形如门得名。后又因山极似豆子大的石子构成,山形如圌(草屯),便称豆圌山。相传唐代彰明(今属江油县)主簿窦圌(字子明)隐居于此,故得名窦圌山。
  瓦鼓:陶制的鼓。这句形容瀑布飞落的声音。
  杨平山:在今四川,具体地址不详。
  撤白雨:形容瀑布飞一溅的情状。
  下白雨,取龙女:由打鼓联想到要娶新娘,由下雨联想到娶的是龙女。取,同“娶”。龙女,神话传说中龙王的女儿。
  织得绢,二丈五:由龙女引出织绢,意思是说,瀑布好似龙女织成的一匹长长的白练。绢,比喻瀑布。
  罗江、玄武:都是蜀地的地名。意思是说,瀑布一半流到罗江县(今四川绵陽),一半流到玄武县(今四川中江)。
  【翻译】
  在豆子山听瀑布的流声好像是在打瓦鼓,在扬平山看到的瀑布飞落好像是在下白雨。那瓦鼓声热闹喧天,好像是在迎娶天上的龙女做新娘;那从山上垂挂下来的瀑布好像是新娘子织成的白色*的绸缎,一半流进了罗江,一半流进了玄武。
  【赏析】
  巴歌,顾名思义是指巴地民歌。绵州处于涪江流域,涪江是嘉陵江的支流,也正是古代巴、蜀相互争夺,势力此消彼长的地带。特别是鉴于四川盆地这个较为封闭的环境,巴歌应是早于湘楚在这一带传唱。传唱于绵州一带的'民歌实际上已应叫做巴蜀民歌或四川民歌;但绵州曾为巴西郡,所以人们还是习惯称为绵州巴歌。
  本篇是一首传唱于古代巴蜀地域的民歌小调,歌词唱的是绵州的瀑布。
  这首歌谣语言朴素,象是脱口唱出,毫无润饰,但是读起来却令人觉得既生动活泼,又瑰丽多彩,这主要是取决于歌谣自身丰富奇特的想象。在豆子山上,看不到瀑布,只能听到声音,瀑布从山上飞泻下来,山谷中迸发出撞击山石的砰砰响声,犹如鼓乐轰鸣,这就使作者有了发挥想象的空间,于是由鼓乐轰鸣想像到了迎娶新娘。这是从听觉角度写的,听者为实写,想象则为虚写,虚实并举,便增添了作品的浪漫色*彩。“下白雨”是眼前实景,是在扬平山上看到的情景,在豆子山听瓦鼓声联想到娶新娘,而在扬平山看到“下白雨”又联想到“取龙女”,由“龙女”和眼前白练一样的的瀑布,联想到织绢。想象随着地点的变化跳跃变幻,新奇有趣,又合情合理。
  这首歌谣之所以流传至今,这与作品中联想的意象有着直接的联系。我们这个民族是个以龙为图腾的民族,有关龙的神话和传说不胜枚举,它们折射着民族文化传统的精华,也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神龙行雨和龙女一下凡的神话传说世世代代在民间流传,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和意识。作品将瀑布的“瓦鼓”声响、“撒白雨”般的飞瀑、迎娶“龙女”做新娘等意象通过联想和想象这一纽带和桥梁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便使这首歌谣罩上了一层美丽、神奇的色*彩,因而更能引起人们在艺术审美上的共鸣。
  这首歌谣之所以流传至今,还有它在行文构想方面的与众不同。作品先从听觉上写瀑布泻落的声响像“打瓦鼓”,从视觉上写瀑布飞一溅的情状像“撒白雨”,进而又由这两种不同的感官意象展开丰富神奇的想象 “娶龙女”和织娟,最后又由想象回到现实中来,交待“娟”——瀑布的归属,一半流进了罗江,一半流进了玄武。现实与想象并举,实写与虚写交一融,神奇幻化,浑然一体。(2009/04/23)

《南北朝乐府民歌·绵州巴歌》译文及赏析由好学资源网活动方案栏目发布,感谢您对好学资源网的认可,以及对我们原创作品以及文章的青睐,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网站或者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南北朝乐府民歌·绵州巴歌》译文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