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求职资料 > 面试技巧  >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通用13篇)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通用13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我与地坛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篇1

  教学设计理念
  解读《我与地坛》
  《我与地坛》(节选)这篇散文第一部分写地坛,写自己在地坛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悟;第二部分写母亲,写自己感受母爱后对生存有了更深层的领悟。这篇课文最突出的艺术形式是借景抒情。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决定了这篇课文解读的核心内容是感悟生命,品味生存;学习并借鉴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解读学生:
  初中阶段学生已经接触到有关生命话题材的文章,如张晓风的《敬畏生命》、蒙田的《热爱生命》。现实生活中也了解一些像张海迪、海伦·凯特等勇敢挑战生命的人物,所以对于史铁生的人生经历叙述有一定的认知基础。结合高中学生对生命的意义与生存的价值开始进行深入思考这一现实,及其学生平时学习生活中的态度与表现,我想通过史铁生的人生经历让学生明白:苦难增加了生命的厚度,赋予生命凝重悲壮的色彩,人,就应当在这冰冷而又燃烧着的有限世界中带有伤痛地生活。痛苦,有时是证明我们活着的惟一方式。痛,并快乐地活着。……总之,给学生一点关于痛苦的哲学观点,给他们自以为痛苦的高中生活铺垫一点理论基础。
  初中阶段,学生已经通过为数众多的散文学习,熟练地把握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写作手法,在这篇课文的学习中,“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写作手法本身也不会构成学习的难度。而关键在于“景为什么能成为情的依凭所在?”这个问题。学生在解读《我与地坛》时,可能会对地坛为什么能给予作者生命的启示这里形成阅读障碍,一方面是因为地坛包蕴的历史内涵与人文精神本身的丰富性;一方面是因为学生的人生体验与经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由此造就了学习中的难点,教学过程要视情况给予一定的关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通过课堂得到不同程度的感悟与启发。
  教学课时与教学目标的设计
  基于对教材与学生的分析,我安排了两课时完成这篇自读课文。并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
  1、说出作者对生命和生存的理解。
  2、找出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句子若干,品味其中包蕴的情感。
  3、学习此文后,能产生勇敢面对生活的信心,有亲近关心母亲的冲动。
  教法与学法的设计:
  教法:启,拔,导
  学法:自读感悟、交流讨论,练笔强化。
  下面,我重点给大家谈一谈我在第一课时的教学策略及实施过程。
  教学过程的设计:
  第一课时:感受生命,品味生存
  教学设想:完成教学目标1、3。分四个环节展开。重点放在第三个教学环节。
  第一个教学环节:导语引悬念,激发出兴趣。学生在大目标的指引下展开与文本的第一次对话。(约11分钟)
  教学步骤如下:
  1、教师导语:“有一位青年在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于是,退家静思,努力读书,苦练写作,终于从一个只有初中文化底子的工人成就了一名颇具哲学家气质的作家。你们想知道他是如何从痛苦中解脱,完成由工人到作家的蜕变过程吗?”(教师板书课题:我与地坛)(1分钟)
  [设计意图]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对学生学习有促进作用。因此,我设计导语时尽可能引起学生的阅读文本的兴趣。
  2、教师要求学生在5到8分钟内快速阅读全文,并且用几个词归纳出这篇散文的核心内容。(约10分钟)
  第二个教学环节:在学生初步感知文本的基础上,出示具体学习目标后,引导学生展开与文本的第二次对话。(约7分钟)
  教学步骤如下:
  3、教师出示具体学习目标:(约1分钟)
  (1)在文章的第一部分,作者对生命的理解是什么?
  (2)在文章的第二部分,作者在母亲的人生经历中得到的生存启发是什么?
  4、学生第二次深入文本阅读。(约6分钟)
  [设计意图]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倡导问题教学法,认为这种方法可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有利于学生迁移能力的形成,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因此,我向学生出示了具体学习目标,引导学生独立地深入地探究文本。
  第三个教学环节:在学生深入理解探索文本的基础上,展开生生对话、师生对话。(约20分钟)
  教学步骤如下:
  4、逐一落实具体学习目标。
  (1)落实具体目标1,并给定学习方法:找,读、议。(约10分钟)
  教师在第一个问题的基础上,深入引导学生谈一谈“你对生命的理解
  与史铁生有无相同之处?你对生命的理解是什么?”
  [设计意图] 由于学生个人经历与人生体验不同,决定了各自对文本的解读,对生命的理解也不会相同。让学生充分发表看法,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人体验,重在让每一个学生有所领悟与体会。贯彻素质教育课堂要面向全体的要求。
  (2)落实具体目标2,并给定学习方法:说,议。(约10分钟)
  教师设计了两个小问题,启发引导学生。其问题依次是:读了文章的
  第二部分,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你从母亲的人生经历中得到的生存启发是什么?重点放在第二个问题,根据学生发言情况,我适时补充三个素材引导学生感受、品味生存。第一个是“夸父追日”的故事,第二个是“西西弗的神话”,第三个是老子的名言“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设计意图] 让学生品味到生存的凝重悲壮,明白生命只有在负重的时候,才能展示出其不凡与可贵,以此消融平时学习与生活中感受到的挫折与痛苦。通过师生对话,展开心灵的交流,提升学生的精神与情感。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悲哀,产生爱戴母亲的情愫。实现情感熏陶和思想教育的目的。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篇2

  一、 情境导入:解说(配《生命》主课件图片)
  青年是一首诗,这是因为处在这个年龄段的生命总有着绚丽多姿的梦想和火一样燃烧的激情。而有这样一位青年却在“21岁最狂妄的年龄残废了双腿”。诗化的岁月瞬间凝固成冰冷的现实,他一度徘徊在生与死的边缘。终于有一天,他把轮椅摇进了地坛,在这古老而又充满无限生机的古园里,他找到了自己精神安栖的家园,聆听心灵的声音,感悟生命的真谛,完成了生命中最为壮丽的一次突围,而这次突围的过程,竟长达十五年。1989年5月,《我与地坛》诞生了,字里行间喷洒的全是作者15年来积聚在心中的幽思,这位作家就是现任北京作家协会的副主席史铁生。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我与地坛》,走进史铁生,用心灵去丈量他从痛苦中挣扎而出的脚步。
  相关的常识:地坛的简介(课件)
  二、 检查预习、整体感知:主课件(框架图)
  过渡:作为一篇散文,把握了作者的情感线索才能领会形散下的神聚。史铁生对生命的思考有着一个变化轨迹,请大家用文中的话表述一下。(筛选感情性语句) {失魂落魄、逃避、考虑死、不急于求死、如何活得好一些。}
  我们每个人都渴望成功。他人的成功往往我们关注的焦点。史铁生由一个失魂落魄的残疾青年成长为一个颇具哲学家气质的作家,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文章虽长。但突显的只有三个因素:我、地坛、母亲。透视这三个因素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为了更真切的走入史铁生的内心世界,我们先来进行一次
  三、仿真模拟,角色互换的采访
  共同去感受成功背后那个顽强的生命。
  采访的基本要求:
  1、分成两组(东半球,西半球)采访史铁生。东半球同学为史铁生、西半球同学为记者。
  3、采访时角色定位,仿真模拟,尽量从文中提取问题。用文中话作答。可适当加入个性化语言。交流时要声音洪亮。准备一下。
  附:采访史铁生:
  1、 记者:您好,史铁生,我曾经拜读过您的很多作品,《合欢树》《秋天的怀念》您的作品总是充满了理性的光辉,让我们从中感悟到生命的真谛,现在您做为一个知名作家,成功的背后一定有着艰辛的历程。请问您在21岁失去双腿后的感受是什么?
  2、 记者:据说您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来到地坛。自从那以后,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您最初去地坛的动机是什么?
  3、 记者:看来,地坛对您吸引并非偶然,地坛给你带来了哪些生命的启示?
  4、 记者:在地坛中您曾连续几个小时思考关于生与死的问题,你想明白了吗?
  5、 记者:你用十五年时间思索生与死的问题,是不是太长了,人生有多少个十五年啊。(只有在沧桑的岁月中才能参透哀与乐;生与死。)
  通过以上分析:能否为一二节拟一个总标题。说明理由。
  四、总结
  三者之间的关系:地坛是我虚化的母亲,母亲是我心中永远的地坛。她们都是作者由自卑走向自强的精神之源。
  真情的流泻,心灵的独白,生命的彻悟,残疾作家史铁生用他的苦难提高了我们对生命的警惕,用他的谆谆告诫启示我们要更好地生活。做为一个健康成长的青年人,我们应如何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呢!(悟)通过《我与地坛》的学习,你一定会有很多感想?请大家谈谈对花季雨季的青年,能有一次对生命的感悟已足够,感谢《我与地坛》,感谢史铁生。
  诗朗诵:凡高散文:对生命的热爱(视频)(随机)当我画太阳时,我希望使人们感觉到它是在以一种惊人的速度旋转着,正在发出威力巨大的光和热的浪。当我画一块麦田,我希望人们能感觉到麦粒内部的原子正朝着它们最后的成熟和绽开而努力。当我画一棵苹果树时,我希望人们能感觉到苹果里面的果汁正把苹果皮撑开,果核中的种子正在为结出自己的果实而努力。
  结束语:
  人有悲欢离全,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在智者的眼中,月圆是画,月缺是诗,快乐和悲伤都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风景。有句话说得好“苦难是人生最好的老师”。当然我们不必要刻意制造苦难,但当苦难来临时,要学会勇敢面对,永不屈服。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的:
  一、抓住关键句,品味揣摩作者深沉绵密而富有哲理意味的语言。
  二、熟读课文,解读作者对本文的哲理性思考,培养学生面对苦难的承受能力。
  三、通过学习,体味作者对亲情的独特感悟,体会母爱的伟大,培养学生养成珍惜自己眼前的拥有,学习体谅父母进而宽容待人的健康生活观。
  教学重点:地坛和母亲对我生命求索的启示,我、地坛、母亲三者之间的关系 。
  教学难点: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和对“生与死”的思索。
  教学步骤:
  一、设置情境,激情导入(放映背景音乐)
  导语: 有这样一个人,从小生长在北京城,16岁时从清华大学附中初中毕业,18岁时响应“上山下乡”的号召,主动去陕北农村插队落户,21岁时因积劳成疾回北京住进医院,那一天正是他的生日,他从此以后再也没能站立起来。曾有的年少轻狂,所有的豪情壮志一下子都成了海市蜃楼,他一度痛不欲生。后来,在母亲的奔走下进了街道的一家小厂,每天在那里画彩蛋。再后来,他成了一名作家,当他第一次获奖,他的健康的朋友们把他从轮椅上抬为他欢呼时,他一直倔强的昂着头,但委屈的泪水却忍不住流淌下来。这个人就是史铁生,今天让我们看看他是如何走出当时那痛不欲生的困境的。
  二、抓住关键,整体把握
  问:本文标题是《我与地坛》,但是作者仅仅是写了我和地坛吗? 还写了母亲。
  现在请同学们迅速找出第一句能把“我”、“地坛”、“母亲” 三者联系在一起的句子。
  答:在第八自然段“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第一部分 我与地坛
  1、问:他是“跑”到地坛去的吗?不是。那又是如何去的?他怎么了?(用课文的原句来回答)
  “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 ,“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
  2、问:“独自”跑到地坛去。为什么“独自”去?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境?找出课文的句子来分析。
  “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写出了作者那时的孤独、颓废忧郁、痛苦自伤的心境。
  3、问:“总是”到地坛去。为什么“总是”到地坛去?(用课文原句来回答)
  “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作者到那里去是为了逃避,像个遇到伤害的鸵鸟一样想把自己藏起来。
  4、问:那么地坛的有什么特点让作者如此眷恋?
  5、问:哪些地方体现了地坛这一景物特点的?
  明确:第2、3、5自然段。
  6、听录音朗诵。考虑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是如何体现地坛“荒芜但并不衰败”这一特点的。?
  同学找出写“荒芜”的句子。并简要分析此处作者的语言。
  剥蚀了浮夸的琉璃 淡褪了炫耀的朱红
  坍圮了一段段高墙 散落了玉砌雕栏
  四周的老柏树,到处的野草荒藤(幻灯片展示)
  同学找出写“不衰败”的句子;稍分析此处景物的特点。
  老柏树愈见苍幽 野草荒藤自在坦荡
  蜂儿、蚂蚁、瓢虫自得其乐
  蝉蜕、露水、草木各显其美(幻灯片展示)
  7、这些景物给了作者什么启示?
  启示: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即生是一个不可辩驳的问题;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
  8、这个启示使作者的命运起到了什么样的变化?
  “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变得不再那么可怕”。决定面对所遭遇的苦难打击,不再逃避、颓废和自伤,就是他“决定”活下来了。
  9、听这一段景物描写的录音,思考此段描写对作者思考“怎样活”的问题有何作用?
  石门中的落日将地上的坎坷映照得灿烂
  一群雨燕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
  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
  苍黑的古柏没日没夜地镇静地站在那儿
  草木和泥土的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气味
  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
  满园中播散着的熨帖而微苦的味道。(幻灯片)
  ——或永恒或坦然面对或勇敢抗争
  这些环境的永恒特点给作者思考“怎样活”提供了一种氛围和启示。所以说我与地坛的关系十分密切,她让我在那里找回生存的勇气和决心。用课文的词语来说是有一种“宿命”的“缘分”。甚至可以说是作者的救命恩人,所以他“总是”要跑到地坛去。在我狂妄时,地坛在无言的等待我,在我痛苦自伤时,地坛在宽容地接纳了我,并毫无怨言的让我在那里思考了15年。
  (过渡)地坛的沧桑睿智、宽容接纳在某种程度上像一个人,谁? 我们的母亲
  第二部分 我与母亲
  作者说他“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那么就有几个问题要问同学们:
  1、作者以前的行为给母亲到底出了一个什么“难题”?
  2、母亲又是怎样对待这个“难题”?
  3、可见他的“母亲”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4、这样的母亲,母亲这种对待“难题”的方式又给了作者什么样的启示?(划出回答前三个问题的关键语句。)
  答:(1)“难题”是一个难以解决的矛盾,儿子的行为给母亲出了一个什么难以解决的矛盾?
  五个“知道”,“担心”,不仅仅是“担心”,还有“痛苦”、“惊恐”。
  (2)母亲没有退缩、没有消极的对待、更没有放弃,而是“承担”这“苦难”,坚毅地走下去,母亲希望直到儿子找到一条通向自己幸福的道路。
  (3)母亲是一位“疼爱”而且能够“理解”儿子的母亲。是一位注定“活得最苦”的母亲,而且是一位“意志坚忍”的母亲。
  (4)(速读课文,找出下文中写出母亲给我“影响”的一句。)
  “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誓言,或要我格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光阴的流逝,在我的印象中愈鲜明深刻。”
  母亲这种对待“苦难”的态度给了生存的启示,母亲的生命历程也给了作者是“怎样活”的一把心灵钥匙:要坚强地承受苦难,要坚忍的生活下去,默默地毫不张扬地去爱自己的儿女,去爱这个世界。
  5、问:作者知道这一点是在什么时候?又是怎样知道的? 他还有机会向母亲回报吗?
  “在她猝然去世之后”,是通过“设想”而知道的。
  没有,“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其中蕴涵着对母亲的深深的怀念,更有着对母亲无尽的歉疚和抱憾终生的痛悔,可见,这里不仅写出了母亲这一辈子给了我生存的启示,同时也是一首献给母亲的赞歌。
  6、清读最后一段,仔细品味最后一句话的深情和作用:“多少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仅仅是表现母亲为担心我而找寻我走了很多路吗?
  这句形象地表现了母亲伴随了作者对生命思考,母亲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
  更主要的是母亲与地坛已合二为一,融为一体了。阅尽沧桑的地坛以宽阔的胸怀静静地接纳包容了曾经痛不欲生的我。历尽苦难的母亲以聪慧坚忍的关爱默默地理解容忍着茫然失措的我。地坛像一个悲天悯人的智者,荡涤着我的灵魂的,母亲是一个聪慧而坚忍的女子,指引着我的人生。没有地坛我不知道该不该活下去,什么是生命的意义;没有母亲我不知道该怎样活下去,如何实现生命的意义。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地坛是曾经的母亲,母亲过世后融入地坛,母亲是现在的地坛。作者在感情上感激地坛,在精神上仰赖地坛,在心理上也十分迷恋地坛,因作者对生存的全部理由都产生怀疑的时候是地坛给他提供了审视人生的空间,并给予他许多感悟,从而改变了作者的生死观,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地坛在不动声色中拯救了作者。地坛的沧桑睿智、宽容接纳在某种程度上像一个人――我们的母亲,不断包容、理解、支持着作者。
  我在此时的顿悟与这一部分的首段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遥相呼应,完成了作者对生命的解读,对母爱的诠释。
  三、吸收迁移
  1、阅读《我与地坛》其他部分,体味作者语言风格,填空。
  (1)要是以园子里的声响来对应四季呢?那么 ( )
  A 是古殿檐头的风铃响,
  B 是祭坛上空漂浮着的鸽子的哨音,
  C 是冗长的蝉歌和杨树叶子哗啦啦地对蝉歌的取笑,
  D 是啄木鸟随意而空旷的啄木声。
  (2) 以心绪对应四季?( )
  A是卧病的季节,否则人们不易发现 A的残忍与渴望;
  B 情人们应该在这个季节里失恋,不然就似乎对不起爱情;
  C是从外面买一棵盆花回家的时候,把花搁在阔别了的家中,并且打开窗户把阳光也放进屋里,慢慢回忆慢慢整理一些发过霉的东西;
  D伴着火炉和书,一遍遍坚定不死的决心,写一些不发出的信;
  (3)以园中的景物对应四季?( )
  A 是一条条耀眼而灼人的石凳,或阴凉而爬满了青苔的石阶,阶下有果皮,阶上有半张被坐皱的报纸;
  B 是一座青铜的大钟,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曾丢弃着一座很大的铜钟,铜钟与这园子一般年纪,浑身挂满绿锈,文字已不清晰;
  C 是一径时而苍白时而黑润的小路,时而明朗时而阴晦的天上摇荡着串串杨花;
  D 是林中空地上几只羽毛蓬松的老麻雀;
  (4)还可以用艺术形式对应四季?这样( )
  A是一首短歌或诗,
  B 是一群雕塑,
  C 就是一幅画,
  D 是一部长篇小说。
  2、每个人都有母亲,每个都有家庭,你的父母是如何以他们深沉情感面对你的呢,而你又感到了其中的几成呢?(根据预习,自由发言,可配乐)
  总结:让我们正视生命的客观存在,从容面对生活中的苦难,爱我们的母亲,珍爱我们的拥有,像地坛和母亲那样拥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宽容广博的胸襟,坚强坚忍的耐力,毫不怨天尤人的心态。
  四、巩固探究
  作业:
  1、抄写第三部分这段文字,并在以后的写作中仿写。
  2、总结地坛与母亲的异同,并从传统文化中探究“地――母”之间联系的根源。
  3、推荐阅读史铁生另外的作品《秋天的怀念》加深学生对母亲的理解。
  五、板书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篇4

  [设计说明]
  《我与地坛》第二节写的是“母爱”这样一个永久性的话题。这节文字,极尽笔墨写出了母亲对“我”的爱。通篇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全部是缘于失去母爱的一种凄苦和对母亲的追思。
  史铁生的文字向来有一种穿透力。这种穿透力不同于用锈蚀的刀子切割鲜嫩的豆腐,而是像用刚韧锋锐的利器穿剔金刚石。穿剔的过程中,不见利器的耗损缺失,不见切面的参差不齐,不见声响的喑哑啁哳,而是让人体会到一种善始善终。于是,利器轻轻一挥,承受物中潜含的内核便展露无遗了。
  本案设计正是要通过阅读文章,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来感悟文中所表现的伟大而又无私的母爱,并学习课文的独特的叙述语言,提高叙事性作品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过程]
  一、欣赏影音,创设情境。
  课前印发满文军的歌曲《懂你》的歌词,课堂上播放影音文件,以创设学习课文的情境。
  (歌词)离去/一步一步孤独的背影/多想伴着你,告诉你我其实多么的爱你/花静静的绽放/在我忽然想你的夜里/多想告诉你,其实你一直都是我的奇迹/一年一年,风霜遮盖了笑脸/你寂寞的心有谁还能够体会/是不是春花秋月无情/春去秋来,你的爱已无声/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从此不知你心中苦与乐/多想靠近你/告诉你我其实一直都懂你/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从此不知你心中苦与乐/多想靠近你/依偎在你温暖寂寞的怀里/花静静的绽放/在我忽然想你的夜里/多想靠近你/告诉你其实我一直都懂你/一年一年,风霜遮盖了笑脸/你寂寞的心有谁还能够体会/是不是春花秋月无情/春去秋来,你的爱已无声/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从此不知你心中苦与乐/多想靠近你/告诉你其实我一直都懂你/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从此不知你心中苦与乐/多想靠近你/依偎在你温暖寂寞的怀里/多想告诉你,你的寂寞我的心痛在一起。
  这首歌,唱出了对母亲的深沉的爱,其内容和感情基调十分契合史铁生的这篇文章。学生可以边听边观看画面上的母亲的形象,尤其要注意一些细节部分,并与史铁生这篇文章中的母亲的形象作对比。
  (欣赏之后,老师导入)母爱,是天地间一种至真至纯至深至厚的感情。古今中外抒写母爱、赞颂母爱的作家不胜枚举,作品也层出不穷,但都很难有史铁生对母爱的感受那么深沉独特。这一节极尽笔墨写了母亲对“我”的爱。通篇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全部是缘于失去母爱的一种凄苦和对母亲的追思。对于“活下去是为了生存” 的“我”来说,失去母爱,就等于失去了全部的天空,因为伟大而无私的母爱就是“我”的全部。读这部分文字,让人感到有一种压抑不住的伤感袅袅升起,弥漫成盈目的莹莹泪光。
  我们今天就来赏析史铁生的这段抒写母爱的文字。
  二、诵读课文,整体把握。
  老师先读文章的前两段,奠定阅读的感情基调,让四位同学来读剩下的段落,其他同学注意听。这部分文字篇幅比较长,抒写也是别具一格的,读起来要求能够把感情充分显露出来。
  朗读文章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但这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因为只有通过阅读才能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才能了理解史铁生在文章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三、换位思考,体悟母爱。
  这部分文字是以追思的形式悔恨在母亲过早去世后才理解了母爱的无私与伟大。文中有很多地方是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写出了在儿子截瘫以后母亲的所作所为和所思所想。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一起找出这些内容,用心去体会母亲的心情,并和同学交流感受。每个小组都要形成一份学习报告,归纳小组最后的一致感受。
  示例:
  她知道我心里的苦闷,知道不该阻止我出去走走,知道我要是老呆在家里结果会更糟,但她又担心我一个人在那荒僻的园子里整天都想些什么。
  体会:
  面对处于青春年华却失去了双腿的儿子,母亲也真够痛苦的了。可是,仅仅痛苦是无补于事的,还必须找出一种方式去让儿子纾解痛苦,于是儿子摇着车子出去“走走”,母亲没有阻止,但又担心儿子心里想不开:这是一种多么矛盾的心情啊!母亲就这么默默地承受着种种矛盾心情的折磨。
  四、精致品读,揣摩细节。
  文中共有三个情节,或直接或间接地写母亲对“我”的关爱,请同学们自己找出来,体会母亲对“我”的爱,并和同学交流感受,形成思想的碰撞。
  1、 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反身回来,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
  2、 有过好多回,我在这园子里呆得太久了,母亲就来找我。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中要见我还好好地在这园子里,她就悄悄转身回去,我看见过几次她的背影。我也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她视力不好,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她没有看见我时我已经看见她了,待我看见她她也看见我了我就不去看她,过一会儿我再抬头看她就又看见她缓缓离去的背影。
  3、 有一年,十月的风又翻动起安详的落叶,我在园中读书,听见两个散步的老人说:“没想到这园子有这么大。”我放下书,想,这么大一座园子,要在其中找到她的儿子,母亲走过了多少焦灼的路。
  五、探究学习
  史铁生抒写母爱的方式。这是本文的学习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学生必须对全文进行整体把握,在此基础上来研究抒写方式。
  提示:
  史铁生对母爱的感受是深沉、独特的,抒写也是别具一格的。他的文本就像是经冬的小溪,虽水面冰封,但在冰层下面,却涌动着冒着温热的水气的溪水,这多像他们的母子感情啊!他的叙写是十分成功的。
  “我”只是以一个曾经被疾病折磨得几近疯狂的儿子的身分追思母爱,想念那些让“我”感到彻心彻肺地疼痛的点点滴滴。这时候,不需要什么故作高明的手法,避开矫揉造作,毋庸故弄玄虚,压制流动的笔触,冰封纵恣的情意。“我”所能做的就是记下这么多的点点滴滴,否则,只能是对母爱的亵渎。
  作者写母亲,用了冷处理的笔法,只是很平静地叙述母亲的艰难处境,对母亲的心理活动做一些猜测,娓娓述说母亲找我的情景。平静的叙述下面,母爱的博大深切慢慢地凸现出来。作者对母亲的怀念是伤痛狂热的,他偏偏用了克制的笔调,叙写了一次次缅怀母亲的场景。没有情感的扑面巨浪,这点点滴滴建立起来的情感的火山,虽不喷勃而出,也正在于它的内敛,才叫读者经久不息地体验着情感的波涛。
  六、阅读拓展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命运可能不像史铁生那样残酷,但是我们的母亲也通过种种方式来关爱子女。我们可以想一想母亲关爱自己的细节。请两三位学生口述。
  七、模仿写作
  通过学习这篇文章,我们基本上对“母爱”又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对史铁生的写作风格也有了基本了解。课后,请每位同学模仿史铁生的文章,以“母爱”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八、结束课堂
  再一次欣赏满文军的歌曲《懂你》,在这首歌曲的旋律中结束这堂课。
  [课后补充阅读]
  秋天的怀念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
  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
  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篇5

  学习目标:
  1、筛选信息,理解把握课文涉及的对生死和亲情的感悟的内容
  2、学习本文表达思想内容的方法。
  3、评价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对生死和生活的态度
  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课前听音乐。说出音乐名和作曲者?
  学生回答,《命运》贝多芬
  简介贝多芬:
  贝多芬,28岁开始耳朵有病,听力逐渐衰退,到32岁基本上已丧失听力。《命运》交响曲是在他完全丧失听力的情况下创作的,面对不幸,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喉咙”,谱下了音乐史上光辉的乐章,也奏响了人生的最强音。
  历史上象贝多芬这样勇敢抗争不公平的人很多,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我与地坛》的作者史铁生就是其中一个。
  二、作者简介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中初中。1969年去陕西延安插队。21岁时,因腿疾回北京住进医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没站起来。他在做了7年临时工之后,转向写作。1983年他发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加入中国作协。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务虚笔记》、散文《合欢树》、《我与地坛》等。其中《务虚笔记》、《我与地坛》曾入选“九十年代十大经典作品”。他的作品一类是对知青生活的回忆和反思,另一类是对残疾人命运的描摹。
  三、阅读品析第一部分
  “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总问:作者认为自己和地坛之间有“缘分”,有“宿命的味道”,如何理解他和地坛之间的关系?
  1、我是在什么情况下来到古园的?
  明确:在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忽地残废了双腿,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地时候。
  2、“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这时候”指什么时候?为什么说这时候才是我该来的时候?
  明确:“这时候”指“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太阳——”地坛“剥蚀——淡褪——坍圮——老柏树——野草荒藤——”的时候,也就是说地坛以已褪去昔日的荣华显耀,略显沧桑,但这种沧桑恰恰是某种生命力的显示,“老柏树、野草荒藤”正是暗示这种生命力的具体意象。失魂落魄的作者这时来到地坛必然会得到某种慰藉。这正是作者“看到时间、看到自己的身影”思考自己命运的起点。如果不是一个“沉静的”而是一个“炫耀、浮夸”的地坛在等待作者,那对于处在“最狂妄年龄”的作者意味着什么?
  3、“我一下子理解了它的意图”,这“意图”指什么?
  明确:生命的暗示
  4、“理解了地坛的意图”的作者眼中的地坛有什么样的特点?
  明确:荒芜并不衰败。“蜂儿、蝉蜕、蚂蚁、瓢虫、露水”全都是弱小的意象,课都在按照自己的方式和自然的法则生存着,这显然也给了作者以启示,为了逃避来到这园子的作者是真真实实感受到了生命的涌动的。
  5、课文中象这样蕴涵着对生命理解的景物描写还有什么地方?如何理解?
  明确:六个譬如。
  肆意雕琢不能改变
  身体残疾精神不变
  6、在园子中有了这么多深刻感受的作者最终理解了生命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作者在园中思考了哪些问题,得出了什么结论?
  明确:1、为什么生;2、怎样活。地坛帮他解决了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则不是由他一个人完成得,他精神跋涉得每一步,都有人伴他而行,文章第二部分写的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他的母亲。在品析第二部分之前请同学概括
  7、如何理解地坛和作者之间的关系?
  明确:
  三、阅读品析第二部分
  1、分组概括母亲的形象
  明确:2、3、8段。善解人意、疼爱、理解、体谅、宽容、痛苦、担忧、惊恐、默默承受、坚忍、——
  2、文章是如何来写母亲的形象的?为什么这样写?文中几次出现“现在我才想到”、“许多年以后我才渐渐听出”之类的话,表现的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并不是直接表现,而是通过自己心灵的对话,自问自思从我理解母亲对我的爱展开。反复写表明对母亲的深深的歉意,自己痛彻心肺的悔恨与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文章更加动人。也更自然。
  3、作者与作家朋友谈到学写作的最初动机时,认为朋友的`想法过于简单天真了,联系作者发表第一篇小说后的想法,体会作者的情感。
  明确:通过对比突出母爱的伟大,突出了母亲苦难的命运,也加深了作者痛楚、自咎、思念的情感。
  4、诵读第五段。这些苍凉的文字来自心灵深处,没有经历过痛苦的人是写不出这样凝重苍凉的文字的,也永远感受不到在那苍茫的底色下汩汩滚动的热流。
  5、作者读懂了母爱,理解了母亲的痛苦,也理解了母亲的命运,体会到了强烈的爱与痛交织的情感,母亲的命运给了作者什么启发?
  明确:母亲的爱、母亲的意志、母亲的命运、母亲的苦难,让我明白了生存的意义,生存的价值,也让我在逆境中更坚强。
  6、母亲伴随了作者对生命思考,在最后一段有一句形象的表述,请集体朗读。
  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五、结束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的】
  1.抓住关键句,品味揣摩作者深沉绵密而富有哲理意味的语言。
  2.熟读课文,解读作者对本文的哲理性思考,培养学生面对苦难的承受能力。
  3.通过学习,体味作者对亲情的独特感悟,体会母爱的伟大,培养学生养成珍惜自己眼前的拥
  有,学习体谅父母进而宽容待人的健康生活观。
  【教学重点难点】
  地坛和母亲对我生命求索的启示。教学步骤: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听朗诵:汪国真《热爱生命》
  热爱生命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
  既然钟情于玫瑰
  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只要热爱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教师抒情导入:
  有这样一个人,从小生长在北京城,16岁时从清华大学附中初中毕业,18岁时响应“上山下乡”的号召,主动去陕北农村插队落户,21岁时因积劳成疾回北京住进医院,那一天正是他的生日,他从此以后再也没能站立起来。曾有的年少轻狂,所有的豪情壮志一下子都成了海市蜃楼,他一度痛不欲生。后来,在母亲的奔走下进了街道的一家小厂,每天在那里画彩蛋。再后来,他成了一名作家,当他第一次获奖,他的健康的朋友们把他从轮椅上抬为他欢呼时,他一直倔强的昂着头,但委屈的泪水却忍不住流淌下来。这个人就是史铁生,今天让我们看看他是如何走出当时那痛不欲生的困境的。
  二、作者介绍
  北京市人,当代著名小说家,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附中初中,1969年去延安地区插队落户。1972年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街道工厂工作。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以后陆续发表了多篇小说。其中《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分别获得1983年和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专业作家。代表作品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夏日的玫瑰》《合欢树》等。
  史铁生是当代最有思想深度的作家之一。他这样解释自己的名字:“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易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的姓名的昭示,让历史铁一样地生着,以便不断地去看它。不是不断地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蹒跚的脚印不断看那一向都在写作的心魂,看这心魄的可能与去向。”这也是作者对他作品最好的诠释。
  史铁生的所有作品,均贯穿一点,就是对“生命的解读”,本篇尤其如此,阅读本篇,就是跟随作者去阅读生命。
  看文章:《说说史铁生》
  三、听朗诵,感受课文
  1.听课文第一部份朗诵
  2.学生齐读第3段、第5段、第7段。
  四、研讨课文
  (一)研读讨论:地坛是如何帮助作者走出困境的?从课文的景物描写中体会地坛对作者的影响。
  地坛荒芜但不衰败,既能切合作者的心境,又能给作者以生活的动力。
  (二)探讨:在地坛中不断感悟的史铁生坚强地活下来了,你如何看待史铁生的生存状态。
  参考:史铁生坚强地活下来了,他坦然豁达,但没有激情。
  (三)探讨:作者说“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两句话有什么区别?
  前半句以“我家”为中心,向外辐射,延及地坛。后半句以“地坛”为中心,向外辐射,延及“我家”。二者变化实质上表现了作者的心路历程。
  五、拓展阅读【见课件】
  第二课时
  一、听朗诵,感受文本
  1.听第二部分的朗读
  2.齐读第3段、第7段。
  二、研讨课文
  作者说他“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研读探讨:
  1、作者以前的行为给母亲到底出了一个什么“难题”?母亲又是怎样对待?
  2、他的“母亲”是一位怎样的“母亲”?给了作者什么样的启示?
  “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誓言,或要我格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光阴的流逝,在我的印象中愈鲜明深刻。”
  母亲这种对待“苦难”的态度给了生存的启示,母亲的生命历程也给了作者是“怎样活”的一把心灵钥匙:要坚强地承受苦难,要坚忍的生活下去,默默地毫不张扬地去爱自己的儿女,去爱这个世界。
  3、请读最后一段,仔细品味最后一句话的深情和作用:“多少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仅仅是表现母亲为担心我而找寻我走了很多路吗?
  这句形象地表现了母亲伴随了作者对生命思考,母亲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更主要的是母亲与地坛已合二为一,融为一体了。阅尽沧桑的地坛以宽阔的胸怀静静地接纳包容了曾经痛不欲生的我。历尽苦难的母亲以聪慧坚忍的关爱默默地理解容忍着茫然失措的我。地坛像一个悲天悯人的智者,荡涤着我的灵魂的,母亲是一个聪慧而坚忍的女子,指引着我的人生。没有地坛我不知道该不该活下去,什么是生命的意义;没有母亲我不知道该怎样活下去,如何实现生命的意义。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地坛是曾经的母亲,母亲过世后融入地坛,母亲是现在的地坛。作者在感情上感激地坛,在精神上仰赖地坛,在心理上也十分迷恋地坛,因作者对生存的全部理由都产生怀疑的时候是地坛给他提供了审视人生的空间,并给予他许多感悟,从而改变了作者的生死观,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地坛在不动声色中拯救了作者。地坛的沧桑睿智、宽容接纳在某种程度上像一个人――我们的母亲,不断包容、理解、支持着作者。
  '我'在此时的顿悟与这一部分的首段'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遥相呼应,完成了作者对生命的解读,对母爱的诠释。
  三、拓展:坚强的母亲,一份毫不张扬的爱……
  看文章《秋天的怀念》
  看视频《母亲》
  四、小结
  1.学习这篇散文,可值得借鉴的有几个方面?
  ①要关心残疾人:一个人一旦得残疾,就丧失了部分生活权利,如果再无出路,让他们陷于绝境,就很可能由绝望至轻生。我们应该让他们也有一条走向自己幸福的路。残疾人也有成就感,只要得到适当的发展空间,他们也可以做出自己的贡献。
  ②要珍爱生命,顽强生活:本文唤起健康人的幸福感,唤起我们的生命意识。无论什么人,无论遭遇到什么不幸,都不能放弃生命。只要想到给予我们生命的母亲,想到如果轻生将会给母亲带来什么样的痛苦,就知道应该怎样珍爱生命。史铁生以一个截瘫病人登上文学圣坛,取得出类拔萃的成绩,对每一个人都是极大的激励。每个人只要根据自身的条件,扬长避短,顽强奋斗,都可以碰撞出一条成功之路。
  ③要更加深切地感受母爱:母爱总是毫不张扬的,母爱的方式总是平凡的,母亲的心总是深沉的,往往要靠做子女的去体察,去设想,去感悟才有深切的感受。
  2.引用史铁生的话,加深对史铁生的了解,积累写作资源。
  关于写作
  ……我其实未必合适当作家,只不过命运把我弄到这一条路上来了。……总也得有条路走,这路又不能再用腿去趟,便用笔去找。而这样的找,后来发现利于此一铁生,利于世间一颗最为躁动的心走向宁静。我的写作因此与文学关系疏浅,或者竟是无关也可能。我只是走得不明不白,不由得唠叨;走得孤单寂寞,四下里张望;走得怵目惊心,便向着不知所终的方向祈祷……
  关于残疾
  ……残疾,并非残疾人所独有。残疾即残缺、限制、阻障。名为人者,已经是一种限制。肉身生来就是心灵的阻障,否则理想何由产生?残疾,并不仅仅限于肢体或器官,更由于心灵的压迫和损伤,譬如歧视。歧视也并不限于对残疾人,歧视到处都有。歧视的原因,在于人偏离了上帝之爱的价值,而一味地以人的社会功能去衡量,于是善恶树上的果实使人与人的差别醒目起来。荣耀与羞辱之下,心灵始而防范,继而疏离,终至孤单。心灵于是呻吟,同时也在呼唤。呼唤什么?比如,残疾人奥运会在呼唤什么?马丁路得金的梦想在呼唤什么?都是要为残疾的肉身续上一个健全的心途,为隔离的灵魂开放一条爱的通路。残疾与爱情的消息总就是这样萦萦绕绕,不离不弃,无处不在。真正的进步,终归难以用生产率衡量,而非要以爱对残疾的救赎来评价不可……
  五、课内阅读
  看文章《关于信仰,关于残疾--史铁生》
  看文章《宁静的史铁生》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文章景物描写的作用;
  2.感悟作者珍爱生命、自我救赎的人生态度。
  学情分析:
  学习《我与地坛》学生需要从中理解母亲对我的影响和激励,地坛给我的生存启发。高一的学生在认知上,对情感的理解、语言的运用和精确表达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能够体会生命的涵义。
  教学重点:
  地坛和母亲对我生命求索的启示
  教学难点:
  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和对“生与死”的思索。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点拨
  教学过程:
  一.预习环节:
  1、识作者轮椅上的文坛硬汉史铁生(1951—2010),当代作家。北京人,1969年赴陕西延安插队,后因病转回北京,后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2010年突发脑溢血逝世。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他是一位对生命特别有感悟的作家,他的创作比较突出地表现出对残疾人命运的关注。有的作品反映了他对社会与人生的某些带有哲理性的思考,语言优美,具有很强的表现力。代表作有《我与地坛》《务虚笔记》《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夏天的玫瑰》《合欢树》等。其中《我与地坛》《务虚笔记》曾入选“九十年代十大经典作品”。(对强者而言,磨难也能成为礼物)
  2、知背景作者在那金子般的21岁时忽然失去了双腿,我们能充分理解他的极端痛苦的内心:“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便一天到晚耗在这园子里。”地坛的树荫和夕阳笼罩着史铁生绝望的身影,他在这里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静想苦思,想关于死的事,想了好几年。在地坛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境界中,作者获得了对生命的一些新的理解,从而走出了残疾自伤的阴影。(实际上,他比所有拥有双腿的人,都要更加健全,也更加崇高。)
  3、补充材料
  ①地坛地坛公园又称方泽坛,是古都北京五坛中的第二大坛。地坛公园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占地37.4公顷。公园始建于明代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是明清两朝帝王祭祀“皇地祇神”的场所,也是中国现存的最大的祭地之坛。地坛公园有方泽坛、皇祇室、牌楼、斋宫等著名旅游景点。1984年被评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百度百科)(很多人说:到北京可以不去长城,不去十三陵,但一定要去看一看地坛。)
  ②史铁生解释他的名字“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的名字的昭示,让历史铁一样地生着,以便不断的去看它,不是不断的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踌躇的脚印不断看那一向都在写作着的灵魂,看这灵魂的可能与大向”。
  ③史铁生名言※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要么在恶梦中醒来,要么在美梦中睡去。
  ※当白昼的一切明智与迷障都消散了以后,黑夜要你用另一种眼睛看这个世界。※不应该因为现实的不满意,就迁怒于那亘古的梦想,说它本来没有。※对于心灵来说,人奋斗一辈子,如果最终能挣得个终日快乐,就已经实现了生命最大的价值。
  ※太阳,它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当它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它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晖之时。
  四、基础知识梳理
  1.记字音坍圮()熨帖()宿命()蝉蜕()窸福ǎ┴ü挪槐?()隽永()倔强()嘈杂()假期()玉砌雕栏()独处()捋着()焦灼()荒芜()剥蚀()
  2.识字形tuí墙()kè守()教huì()cù然()
  3.积成语.
  亘古不变意思是从古到今,没有变化。
  坚忍不拔形容信念坚定,意志顽强,不可动摇。历尽沧桑历,经历;沧桑:沧海桑田,指变化很大。形容饱经忧患,经历了许多变故。声名狼藉形容人的名声坏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狼藉(jí):乱七八糟。失魂落魄形容极度惊慌、心神不宁的样子。
  身临其境亲自到了那个环境。临:到、来。
  二.课堂研读教材:
  学习活动一:读文本,探究地坛给予“我”的人生启示(学生读文,交流,分享)
  1.文章标题是《我与地坛》,那么在作者笔下,地坛具有怎样的特点?
  2.“我”是怎样的一个人?
  3.“我”与地坛有哪些相似之处?
  4.地坛给了“我”怎样的人生启示?(重点品味景物描写)第一处景物描写“剥蚀”“淡褪”“坍圮”“散落”这几个动词中暗含了对比,400多年前的地坛和400多年后的地坛对比,20岁之前的“我”和20岁之后的“我”对比。不用常规句式(如“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剥蚀了”)表达,却把这些动词提前,与“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句子结构一致。突出了园子的“荒芜”和“我”的残废。地坛荒芜冷落被人遗弃,“我”双腿残废被社会抛弃,二者有着相同的命运,有着“宿命”的味道,这是“缘分”。地坛除去了身上所有人工的雕琢,磨灭了身上的浮华与光芒,让生命显露出本真的模样,也让“我”看到了人生的真相。第二处景物描写抓住:蜂儿、蚂蚁、瓢虫自得其乐蝉蜕、露水、草木各显其美——“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园子里处处、时时都洋溢着生命的律动,那些卑微、弱小却生活得精彩的生命向史铁生昭示着:活着是一种权利,生命对每一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对于这仅有的一次,我们应该好好把握。“园子荒芜单并不衰败”这一句对园子的概括实则包含了他对生命的理解:人虽残废却不应该颓废。应该说作者此时听到了生命的召唤,有了生活的希望和勇气。这是值得庆幸的事,只是这一信念的获得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园中的那些小生命可以告诉我们作者历经了怎样的苦痛与挣扎。“猛然间想透了什么”的蚂蚁,应该是作者在某一瞬间悟出了什么吧,“寂寞如一间空屋”的蝉蜕,也许是觉得自己和这蝉蜕一样空空如也!也许是新生的获得也必须像蝉一样历经蜕壳的煎熬吧!那“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的露水,小小的一滴露水竟能摔开万道金光,人该如何?也许是即使马上面临死亡也应该精彩地度过,而不是消极等死。还有那些草木,它们“竟相生长”“窸窸父片刻不停”,野草不是一岁一枯荣吗?可是到了它该展示旺盛的生命力的季节,它便尽情地发出那些动人的声响。总而言之,从这些景物之中,我们看到作者时而对生感到困惑,时而仿佛想透了些什么,时而可能面对双腿自哀自怜,但最终还是从园中不论大小都活得自由自在的生命中看到:活着是每一种生物的权利,而且要活得精彩。
  3、第三处景物描写(齐读六个“譬如”领起的句子)讨论这一段景物描写的含义。明确:落日将地上的坎坷映照得灿烂一群雨燕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苍黑的古柏镇静地站在那儿暴雨激起草木和泥土的灼烈而清纯的气味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的熨帖而微苦的味道。像石门落日那样活着,即使即将下沉也要将地上的每一个坎坷照得灿烂,生命的最后光辉依然绚烂夺目;像雨燕那样活着,勇敢迎击风雨的挑战;像孩子们那样快乐地活着,在冬雪覆盖看不到一点生机的时刻,用脚印来讲述生命的触角正在不断延伸;像巷中的古柏一样活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宠辱偕忘,坦荡自如。地坛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可它那种醇厚沉重、超然博大的历史沧桑感和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识,是谁也不能改变的。它形体可变,可活力永存,它象一位智者,不动声色地启示作者从颓废中振作起来。
  小结一景物描写要注意的两点
  1.抓住景物特点
  2.关注景物暗示
  学习活动二:文章标题是“我与地坛”,第二部分却写了母亲,读文思考:1.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2.在我残疾后,母亲为我做了哪些事?
  3.“我”从母亲身上收获了怎样的人生启示?(重点品味)抓关键句:“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这句话形象地表现了母亲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母亲与地坛融为一体,一起融入了我的生命。阅尽沧桑的地坛以宽阔的胸怀静静地接纳包容了曾经痛不欲生的我。历尽苦难的母亲以聪慧坚忍的关爱默默地理解容忍着茫然失措的我。地坛像一个悲天悯人的智者,荡涤着我的灵魂;母亲是一个聪慧而坚忍的女子,指引着我的人生。没有地坛我不知道该不该活下去,什么是生命的意义;没有母亲我不知道该怎样活下去,如何实现生命的意义。至此,完成了作者对生命的解读,对母爱的诠释。“我”与地坛,“我”与母亲,地坛与母亲,融为一体。
  小结二叙事抒情、说理
  1.关注人物言行、心理
  2.抓住细节三、总结全文(解惑提高)(一)梳理景物描写的作用:
  1.衬托作者的心境;
  2.为作者的思考提供了一个特定的“情绪”背景,在那样一个安谧、沉静、荒芜的背景上,最容易展开对生命的思考;
  3.景物描写本身,实际上也是对生命对世界的解读(二)感受作者启示,领悟人生哲理一座经历了400多年风雨的古老而又神圣的地坛,一位仅走过49个年头的苦难而又伟大的母亲,一个双腿截瘫用15年时间思索生死的史铁生,一篇倾注真情影响了无数人的《我与地坛》,告诉我们:人生之路多坎坷,可苦难不是逃避生命的借口,而是一种灵魂的磨炼。
  四.评测练习
  (任务群阅读与实践)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材料一①2010年12月31日凌晨,著名作家史铁生因突发脑溢血抢救无效去世。消息传来时,新一轮的冷空气正席卷神州大地,瑟瑟寒风中,大片的雪花正在漫天飘飞,路旁的松树、冬青的枝叶也低垂着。②史先生是我最敬重的作家之一。读他的第一篇文章是《我与地坛》,这篇散文我读得很慢很认真,前后读过三遍,这篇文章里,史先生用平实的文字平静而低调地叙述自己的心路历程,他从自身出发,对存在的信念与生命的意义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与思考,文中的母子情深令人动容。在文章里,他坦承当初的颓废与迷茫,“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地坛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他平静地回顾当初的心理挣扎,“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便决定活下去试试。为什么要活下去试试呢?好像仅仅是因为不甘心,机会难得,不试白不试,腿反正是完了,一切仿佛都要完了,但死神很守信用,试一试不会额外再有什么损失。说不定倒有额外的好处呢,是不是?”他这样阐述自己最初的写作动机,“为了让那个躲在园子深处坐轮椅的人,有朝一日在别人眼里稍微有点光彩,在众人眼里也能有个位置,哪怕那时再去死呢也就多少说得过去了。”他的写作状态近乎痴迷,“中了魔了,整天都在想哪一件事可以写,哪一个人可以让你写成小说......中了魔了,那时我完全是为了写作活着。”像一位邻家大哥把真实的心迹娓娓道来,把真切的心灵感悟与千万读者分享。《我与地坛》带给我们对生命的思考与生命价值的触动,是亲切而深刻真实的。(节选自《难忘生命里的那一缕馨香》)
  材料二
  ①曾几何时,我们的这个时代是那么的喧嚣,曾几何时,我们的作家是那么的浮躁,但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却绝然不同,他以他的方式给这个尘世带来一缕缕的芳香,让我们沉醉其间,又像是带来一颗仙果让我们品尝,口齿存香间,体悟到生命的尊严和壮美。《我与地坛》,在解读着生与死的庄严话题;《我与地坛》,又在咀嚼、品味、诠释、超越着苦难。
  ②不同于一般以写作为生、为稻梁谋的作家,史铁生的作品已经不单是仅供欣赏的文学作品了。他的文字渗透了自己的生命体悟与感受,是在以灵魂撞击灵魂。肉体与精神的双重折磨,既摧残了他,又成全了他。就象珍珠之于蚌贝,那原本就是因砂砾异物折磨而分泌出来的。这样的写作充满了一种向死而生的悲壮,充满了一个男人性格中全部的软弱与刚强。他常常说自己每天都在面对死神,死神多次吻上他冰凉的额头,却又屡屡飘然离开。
  材料三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最感人处,正是写他在地坛待得过长时,母亲如何为他担忧。那时他的母亲还在,而我的母亲已经不在了,我只能在地坛荒园中孤独地漫游。共同的念母之情使我与史铁生心心相印,对他的《我与地坛》和《秋天的怀念》情有独钟。我似乎记得当年在地坛徘徊时,曾经见到过坐着轮椅看书的史铁生的身影......直至今天,史铁生仍然是巨大的鼓励,鼓励我继续在“费力不讨好”、却使自己感到深切和明净的“纯文学”路上走下去。(节选自《地坛精魂》)问题:三则材料都写到《我与地坛》,请分析《我与地坛》给作者的启示分别是什么?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篇8

  【设计思路】
  1、本文作为“珍爱生命”下的第一篇文章,教学指导要求引导学生理解景物描写与作者对生命的思考之间的关系,品味作者富有诗意和哲理的语言,着重领会作者对生命价值的深入、独到的思考。而必须明确的是,教师所教授的对象正是处于“最狂妄的年龄”的高一学生,拥有健壮体格、处于优越环境的他们如何能体味一个残疾人、一个双失意人的生命感悟?为了解决这个最关键的问题,教师需在课前及课上作充分的情感调动工作,力求学生能感同身受。课前通过电视散文《我与地坛》或子午书简《我与地坛》的视频朗读使学生初步了解文章的基调和作者的经历;课上则需要教师适时地作点拨,用好知人论世的方法,将史铁生的经历恰当地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并充分调动学生的见闻经历,以此来帮助理解课文。
  2、由于本文语言有较强的哲理性,因此教者采取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的方法,先从简单问题入手,尽量不让学生产生畏难心理。与其将教学指导所要求解决的问题抛给学生犯难,还不如从小问题入手,从具体感性的问题入手,让学生慢慢地上台阶,学一点懂一点,懂一点钻研一点。
  3、朗读是语文课的特色,而且本文的语言优美深刻,更需要也更值得学生朗读,因此朗读应贯穿教学始终。
  【教学目标】
  1、通过解读地坛景物对“我”的启示,领悟史铁生从颓废到奋起这一心理变化过程。
  2、简单了解史铁生“生死观”的内容。
  3、能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对“怎样活”说出自己的看法。
  【教学重难点】
  1、以景物描写为载体,分析地坛给“我”的启示,体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
  2、通过自我品读、小组交流、教师点拨等形式,理解作者哲理语言的丰富内涵。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
  1、观看电视散文《我与地坛》或子午书简《我与地坛》。
  2、反复诵读课文,对自己喜欢的句子加以点评,并思考景物描写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前播放舞蹈《千手观音》,请学生谈对邰丽华的了解。
  1、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邰丽华的颁奖词。
  课件显示:邰丽华,2005年“感动中国”人物获奖者。从不幸的谷底到艺术的巅峰,也许你的生命本身就是一次绝美的舞蹈,于无声处,展现生命的蓬勃,在手臂间勾勒人性的高洁,一个朴素女子为我们呈现华丽的奇迹,心灵的震撼不需要语言,你在我们眼中是最美。
  2、教师优美解说,导入课文。
  如果说邰丽华用无声的肢体语言向我们展示了生命的蓬勃,给观众以心灵的震撼,那么今天我们所要结识的史铁生则用心灵和笔为我们展示了生命的坚韧,他的《我与地坛》不仅给存在生理缺陷的人以生的鼓舞,也给千千万万的普通人带来了生的启迪。
  二、文本研习
  (一)快速浏览全文,回答:起初,“我”为什么要去地坛?(以简单、具体的问题切入)
  明确:只因为那是一个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1、作者为什么要逃避?
  明确:(文本中可找到解答,可让学生朗读,以体验作者当时的心情)
  PPT显示作者在轮椅上的照片,附作者遭遇,教师有感情地讲述。
  (史铁生,生于北京,18岁去延安插队。21岁时,因腿疾住进医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没站起来。)
  2、“一个世界”指什么?“另一个世界”又指什么?
  明确:“一个世界”指嘈杂纷乱、充斥着异样眼光、冷嘲热讽的世界,“我”在这个世界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找不到。
  “另一个世界”指可以躲避残酷现实的世界,地坛正是这样一个世界。
  (二)自由朗读第2、3自然段,结合相关句子谈谈作者为何选择地坛,而非“天坛”、“日坛”、“月坛”?
  明确:1、近。
  请学生谈谈对“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的理解。
  解读:很多读者认为这句话有重复啰嗦之感,其实不然。“我家离地坛很近”显示出“我”的主动性,表明“我”对地坛有特殊的情感。
  2、缘分、宿命、共同点。
  ①地坛是荒芜的,(板书:古园荒芜)那么它的荒芜如何体现?请一位同学朗读出相关内容。
  明确:“剥蚀”“浮夸”的琉璃;“淡褪”“炫耀”的朱红;“坍圮”“高墙”等。
  ②为什么说这是一种缘分、是一种宿命?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有感情地明确:
  经历了400年的风风雨雨,昔日的金碧辉煌,高大气派都已消失在历史的烟尘里。今日的地坛“荒芜冷落”“很少被人记起”,这不就是曾经指点江山、“最狂妄”,而现在残废、没工作、没出路、失魂落魄的自己吗?(板书:双腿残废)
  这是一种缘分,“我”一进入地坛就对它产生了依赖感;这是一种宿命,相似的遭遇使“我们”走到一起。
  (把握情感,朗读第2段及第3段相关内容)
  (三)小组讨论,分析第3、5自然段的景物描写给“我”带来的启示。
  1、全班推荐一位同学朗读第5自然段,教师过度提问:地坛除了给作者一个宁静避难所之外,还有什么特点?
  明确:不衰败
  2、地坛的‘不衰败’体现在哪里?学生四人一组,结合相关语句谈谈自己的看法,组员互相交流补充,形成比较成熟的意见后发言。
  (1)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解读:荒芜的、古旧的,被人遗弃但生命依然顽强。剥蚀”、“淡褪”、“坍圮”、“散落”,最终留下了生命中原生的真正属于本质性的东西。
  (2)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一溜清凉
  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
  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
  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会儿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
  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
  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
  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窸窸窣窣片刻不息。”
  解读:“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一溜清凉”这句话说明它虽然是荒废的故园的园墙,但它并没有因此而消沉,而是用自己的残躯为过往的行人斜切下了一溜阴凉。
  学生发言时,教师作点评,最后小结:
  园子饱经风雨,历经沧桑,但园里的小生命们却以透明独特的方式演绎着生命的顽强。无论是蜜蜂还是蚂蚁,都不因生命的卑微而放弃展现自我的机会,向人们展示生命的缤纷,诉说生命的美丽。(板书:荒芜并不衰败)
  3、在学生发言、教师小结的基础上回答:作者从“不衰败”的古园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明确:作者感到了生命的涌动,促使他思考生与死的问题,促使他与命运抗争。园子虽然荒芜,但是并不衰败;“我”虽然残疾,但是不应该颓废!(板书:残废不能颓废)
  (在理解的基础上,集体朗读第5自然段,要求读出生命的涌动)
  (四)关于“生与死”的思考
  对于史铁生的“生死观”,需要了解的是“生是事实,死是节日”这一内容和作者能够想透生死的原因。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白,荒芜并不衰败的古园使作者豁然开朗。在这一基础上指导学生朗读,读出释然感。
  过度语:既然死是一件在想透之后便无须再说的事,那便毋庸费神,对彼岸的悬搁意味着对此岸的珍重,史铁生终于意识到关键是如何活下去。
  (五)教师范读第7自然段,请学生结合景物描写交流讨论,谈谈史铁生的“活”的内涵。
  1、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
  2、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
  3、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
  4、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
  5、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
  6、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解读:从“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这句话可以看出落日即将隐入地平线,但它仍然集聚浑身力量,向人们展示最后的辉煌;从“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可以品出红叶虽落却依然保持美丽的姿态,生命虽逝,却能换来另一个生命的诞生,因此它安然。这正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小结:
  六个譬如所描写的景物大多都有某种不好的境遇,但他们却能或永恒或坦然面对或勇敢抗争,(板书:形体改变、精神不变)作者也从中找回生存的勇气和决心。(简单介绍史铁生的创作及现状板书:直面苦难勇敢抗争)
  (集体朗读六个“譬如”)
  三、围绕板书,总结“我”与“地坛”的关系,以此引出地坛对“我”的影响及“我”从颓废到奋起的心路历程。
  四、研习文本之后,将思维延伸至课外,结合所见所闻,说说有关“直面苦难,勇敢抗争”的实例。
  备1:美国加州的一位模特在1983年出了车祸,摔断了被她视为最大本钱的两条腿,她并没有绝望,而是充满信心地来关心周围的事情。当她以轮椅代步时,她发现自己使用的轮椅很不方便,就找了两位从事工程技术的朋友改良其功能,将它变为很好用的轮椅,并推销给残疾者使用,不到两年,她的公司已经成为加州业绩最好的公司之一。
  备2:美国总统林肯21岁时经商失败,22岁参选州议员失败,24岁经商又失败,26岁丧妻,他伤心得几乎崩溃。到49岁时,他先后经历了10次竞选失败,但他并不气馁,到52岁时,终于当选美国总统。
  五、播放残奥会主题曲视频《每个人都是冠军》,让学生再次立体感受生命的可贵与拼搏的震撼,达到心理共鸣。
  结束语:浩瀚的大海正是因为有了礁石的阻挡,才能激起绚丽的浪花朵朵。史铁生做到了!希望在坐的每一位同学都能直面生活中的困难,勇往直前,书写精彩人生!
  【板书设计】
  双腿残废同病相怜古园荒芜
  残废不能颓废荒芜并不衰败
  直面苦难勇敢抗争形体改变精神不变
  【课后作业】
  学完这篇课文之后,你有什么感受?把你的感受写下来,不少于600字。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篇9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残疾后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产生新理解、新感悟的历程。
  2、理解母爱的深沉伟大和孩子痛悔。
  3、品味文章深沉绵密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作者笔下地坛宁静肃穆、生机盎然的美。
  2、咀嚼母爱对我的影响,体悟母亲与地坛之间的同构性。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设想】
  这是一片课内自读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速读把握文章概要,通过细读与反复吟诵重要语段体味语言的深沉绵密和领会思想的深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由史铁生照片及地坛图片导入新课。
  二、学生速读——带问题迅速阅读课文第一部分,筛选信息,并归纳。
  三、指导自读:
  1、“我”进入地坛时的精神状态如何?
  颓废、迷惘
  2、当时作者在地坛里思考着什么问题?结果如何?
  他在想人为什么要出生,现在是否应该马上去死以及如何活着的问题。
  人的出生是上帝交给人的一个事实,不受人的控制,而且只要出生就必定会死亡,不必着急。从此,他摆脱了自杀的念头,走出了死亡的阴影。
  四、详读——地坛是如何帮助作者走出困境的?从课文的景物描写中体会地坛对作者的影响。
  1、地坛在等待“我”来临的四百多年里除去了身上所有人工的雕琢,磨灭了身上的浮华与光芒,让生命显露出本真的模样,以便让“我”看到人生的真相。又在“我”入园的时候,让“我”看见那亘古不变的夕阳,让我在满园沉静中看到时间、认识自己。
  2、地坛向我展示了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让我意识到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主体都有它自身的价值,都有属于它的欢乐、悲伤及情趣,这是任何其他生命都无法替代的。生命的自得其乐促使“我”认识到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当然,人也不例外。
  3、地坛在不断地变化中显现出永恒的一面,让“我”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永恒。尽管十五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地坛不断地被不懂其价值的人雕琢、破坏,但生命自身的力量在每一个细微处渗透出来,直达人内心的深处。无论的赋予万物生机的太阳,还是一群高歌的雨燕;无论是孩子的脚印,还是默默伫立的古柏;甚至暴雨前草木泥土的芬芳,甚至秋风忽至时落叶的歌舞与气息都深深地打动“我”;最博大与最纤细,最沉静与最轻盈,最古老与最年轻,都在地毯上留下了只属于自己的身影;地坛上不断上演着季节的离去与来临;所有这一切都鉴证了生命本身的律动的真实。
  五、研读——作者说“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两句话有什么区别?
  地坛离我家很近:以“我家”为中心,向外辐射,延及地坛。
  我家离地坛很近:以“地坛”为中心,向外辐射,延及我家。
  二者的变化实质上表现了作者的心路历程。前二十年,他的生命按常态进行,自然是以家为中心。二十岁时突至的残疾使他人生道路急转直下,他为了排解内心的苦闷与困惑,来到地坛,又在地坛的启示下完成了他对生命的新认识,树立起自己的生命观、世界观,从而得到了获得全新的生命。此时,地坛已经成为他精神的家园,灵魂栖息的所在。
  六、自由轻读文中景物描写部分,想象当时的情境,感受地坛在沉寂、荒凉、萧瑟的表面下蕴藏着的那种醇厚、沉静、超然博大的生命感。
  七、作业
  1、抄写文中景物描写部分和作者对生死看法部分。
  2、预习文章第二部分。
  ⑴找出文中关于母亲心理活动的语句。
  ⑵作者对母亲的态度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篇10

  教学目标:
  1、品味作者深沉绵密、富于创意、富于哲理的语言。
  2、理解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
  3、体悟残疾人的艰难,培养关爱残疾人的人道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
  在文章抒情语言中感悟史铁生由“死”到“生”的复杂情感,由此去解读文章的内涵。
  教学方法:
  在朗读中品味语言,感悟和分析作者情感。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自由地朗读全文,把你认为最能感动你的句子或细节找出来。
  一、导入
  在中国文坛上,史铁生,可谓是当代最有思想深度的作家之一,而他的代表作《我与地坛》曾被誉为20世纪中国杰出作品以及中国当代50本经典著作之一。感受智者精神的魅力,以及澄净的思和深切的悟带给我们的启迪和引导。一个被命运打倒而最终又站起来的人与一座古园的故事则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板书课题、作者)
  二、作者简介
  史铁生,生于北京,18岁去延安插队。21岁时,因腿疾住进医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就再没站起来。他在做了7年临时工之后,转向写作。1983年发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
  史铁生面对残疾,曾一度彷徨苦闷,甚至多次想到自杀,但最终还是面对苦难,顽强地活下来,并拿起笔走上了中国文坛。从残疾者成为一名专业作家,史铁生经历了痛苦的思索。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他的散文,解读他对生命、对人生意义的参悟。
  三、教师范读课文,带领学生走进史铁生的心灵世界。(作品第一部分)
  四、赏析课文,体悟作者的情感
  1、作者“我”进入地坛时的精神状态是怎样的呢?(用简单词语概括)
  明确:颓废、迷惘甚至绝望。“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2、史铁生在绝望中走进了地坛,地坛也自然成了他精神的支柱,在文中作者是怎样抒发我与地坛之间的缘分的呢?全班齐读文章第二自然段。
  文中有“宿命”一词。(认为人的生死、贫富都由命运或天命预先决定,人是无能为力的。)文中第四段还说:“在人口密集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作者真的认为这之间有着宿命的味道吗?(先设疑,在后面解答)
  3、快速阅读第三、五、七自然段,找出文中描写地坛景物的句子。分析这些景物描写昭示着什么?
  明确:
  a.写古园历尽沧桑的四百多年的变化。“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中“这时候”指地坛褪去昔日的荣耀、尽显沧桑时,“该”指“我”失魂落魄时,“我”似乎与地坛相怜相惜,而地坛更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容纳了“我”。
  b.写如今“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的景象。荒园的破败烘托了落魄者颓唐的精神状态和悲苦的命运;野草荒藤的茂盛、自在、坦荡却让“我”感到万物盛衰皆自然。
  c.写“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是谁也不能改变它的”那些内容。“我”在地坛中看到了自己的身影,理解了地坛的“意图”,一颗痛苦的心找到寄托,得到安慰;地坛历久而弥坚的活力正是激励作者勇敢面对不幸、采取积极人生态度的取之不尽的源泉。
  4、当初,作者带着三个问题走进地坛,在地坛公园里仍然思考着这三个问题,请问这三个问题是什么?作者找到答案没有?
  明确:第一个问题,是关于死:“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我的身体残疾了,是不是就一死了之算了?就是,我该不该去死?第二个问题,“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就是,我要不要活?第三个问题,“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就是,我应该怎样活?
  应该说,前两个问题他找到了答案。“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他终于选择了活。因为死亡是一个自然来到而且必然来到的结局。既然死亡是永恒的,生命是短暂的,那就不要急着去死,关键的问题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活下去。事实上,史铁生已经用了一种积极的方式来面对人生,面对苦难。至于怎样活下去,作者也在后文中提到了他写作的最初动机。
  5、那么,文中的那些读起来似乎让人感到有些神秘、有些宿命的味道,也就不难理解了。如“它等待我……又等待我……”“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你怎么理解的,作者真的认为这之间有着宿命的味道吗?
  明确:作者并不是真的相信有个上帝在安排自己的命运。当一个人能够豁达地面对死亡,能够以平和而宁静的心态看待和谈论死亡的时候,他已经获得了坚强活下去的自信。
  这是一种身陷苦难多年之后的平静的苍凉。对死亡的舍弃意味着对生命的珍惜,对不幸的平静接受意味着对苦难的无条件地承受。
  五、读张海迪写给史铁生的信《轮椅间的心灵对话》片段。
  六、结束语
  人为什么活着?史铁生没有把自己悟得的答案昭告于世人。其实,离开了每个人特定的生活轨迹,离开了每个人独具的人生感悟,这样的答案近于废话。他只是说了,园神告诉他,孩子,这不是别的,这是你的罪孽与福祉。而我想说,生与死之间有段距离,这就叫人生;怎样走过这段距离,这就叫生活。仅此而已!史铁生在文章的最后说:“要是有些事我没说,地坛,你别以为是我忘了,我什么也没忘,但是有些事只适合收藏”。我说:要是有话我没说,史铁生,你别以为是我忘了,我什么也没忘,但是有些话只适合收藏。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篇11

  一、教学目标
  1、筛选信息,理解作者对生命感悟的内容;
  2、学习本文寓情、理于景的写作方法;
  3、评价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对生死和生活的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在景物描写中所传达的对地坛的情感和对生命的逐步理解。
  三、教学设计
  1、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
  2、媒体设计:powerpoint课件演示
  3、教学课时: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1、导语设计
  课前听音乐。说出音乐名和作曲者?
  学生回答:《命运》,贝多芬。
  引入:贝多芬,28岁开始耳朵有病,听力逐渐衰退,到32岁基本已经丧失听力。《命运》交响曲是在他完全丧失听力的情况下创作的。面对不幸,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喉咙”,谱写了音乐史上光辉的乐章。生活中像贝多芬这样勇敢抗争命运的人很多,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我与地坛》的作者史铁生就是其中一个。
  2、作者简介(幻灯片)
  史铁生(1951~),生于北京,18岁去延安插队。21岁时,因腿疾住进医院,这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没站起来。他在做了7年临时工之后,转向写作。1983年他发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现为专业作家,中国作协会员,其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并有英法日文译本在国外出版。
  3、解题
  介绍地坛(幻灯片)
  (1)有关地坛的图片:方泽坛
  (2)文字介绍:地坛,又称方泽坛,建于明代嘉靖九年,整个建筑群呈方型,象征大地,是明清两朝皇帝祭地的场所。课文第一部分写了史铁生在地坛的所见所闻与所思。
  过渡:他有什么见闻?
  生找出集中写古园风景的段落(3、5、7)
  4、研习课文
  (1)出示“曾经”的地坛和“现在”的地坛,请学生概括各自的特点。
  曾经:浮夸的琉璃 炫耀的朱红 高墙 玉砌雕栏
  现在:剥蚀 淡褪 坍圮 散落
  明确:辉煌→荒芜(幻灯片)
  (2)“我”第一次来到地坛是怎样的心情?
  明确:失魂落魄。地坛的变化就像作者从“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而地坛外形的“荒芜”刚好与作者“失魂落魄”的心情相吻合,所以“我”与地坛一见如故。
  (3)进入地坛以后,作者发现它除了“荒芜”还有什么特点?(原文回答)
  明确:荒芜但并不衰败。
  (4)哪些景物体现了“不衰败”?是怎样体现出来的?
  明确:蜂儿、蚂蚁、瓢虫、蝉蜕、露水草叶;作者写了它们的动态。
  (5)当时的“我”处于怎样的状态?
  明确:“几乎什么都找不到”——被社会遗弃,生存面临危机,这样的时候最容易想到死,他为了“逃避”而来到地坛,但地坛让他感受到了勃勃的生机。
  过渡:以后15中他常常来,发现地坛对他的意义远不止这些。请学生朗读第七段。
  (6)“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的。”“有些东西”指的是什么?
  明确:与“形体”相对的古园的“神”——永不改变的、生生不息的精神。
  (7)是哪些东西体现了古园的“神”?(朗读有关内容)
  明确: 落日的灿烂
  雨燕的高歌
  孩子的脚印
  苍黑的古柏(幻灯片)
  暴雨中草木泥土的气味
  秋风里落叶的味道
  配音朗读相关内容。
  教师概括:人们可以改变古园的外形,但它的精神不能改变;命运可以夺去“我”的双腿,但不能夺去“我”的意志。古园历久而弥坚的活力正是激励作者勇敢地面对不幸,采取积极人生态度的取之不尽的源泉。作者的灵魂已皈依地坛,地坛成为一个精神的家园。他说,“所以我常常要到园子里去。”(幻灯片)
  (8)由上述内容整理出作者“对地坛的感情”和“对生命的态度”两条线索:
  亲近→喜爱→皈依
  颓废→豁达→顽强
  (9)在这样的一个古园中,作者思考了哪些问题?(幻灯片)
  明确:为什么生?怎么活?
  (10)双腿的残废,使得史铁生一切的理想、一切的前途都化为泡影,所以他一心想死,但这个时候,地坛勃勃的生机冲散了他想死的念头。史铁生说,他还要感谢卓别林大师,“卓别林”在电影《城市之光》中救起一个要自杀的少女时说了一句很棒的话:“你着什么急呀?”这句话史铁生一生都忘不了。用幻灯片出示该材料,请一生模仿卓别林的语气——喜剧大师对死亡的幽默感。史铁生也具有这种幽默感,请学生找出类似的表述并齐声朗读:
  “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个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11)请学生分析这段话的含义
  讨论明确:不必急着死;不必害怕死。
  (12)第二个思考不是由他一个人完成得了的,他精神跋涉的每一步,都有人伴随,原文的二、四、五三部分作者超越自身,写来到地坛的其他人。他发现这世上有许多人在受命运的捉弄,在承受不同的苦难,而不仅仅是他一个,特别是苦难而伟大的母亲,教会了他怎样去面对苦难,怎样去生活。
  (13)请学生自读读本中的相关内容,讨论地坛人物及他们对作者的影响。
  5、总结:放音乐《命运》
  和史铁生相比,在座的每一位都是幸福的,因为我们都是完整而健康的人,所以,请珍爱生命,珍爱健康。假如有一天你遇上了苦难,也请记得史铁生曾经说过:“无论多么痛苦,也要勇敢地活着,而且要活得有意义”。(幻灯片)
  6、板书设计
  我与地坛
  史铁生
  对地坛亲近→喜爱→皈依
  对生命颓废→豁达→顽强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篇12

  教学目标:
  1、明确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感受深切的母爱
  2、揣摩恳切、深沉的语言
  教学重点:
  地坛、母亲给我的生命启示
  教学方法:
  师生讨论,领悟、鉴赏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地坛与我。行不行?不行。这篇文章写的是我与地坛及人和事,“我”是主动的,生命遭到厄运,是“我”主动到地坛这个“宁静”的地方去,到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整整十五年,是地坛给了“我”关于生命的启迪,这篇文章后面部分写到其他人和事都与地坛有关。写这样题目的文章一定要分清两者之间的关系。
  二、简介作者:(多媒体显示)
  三、检查预习:
  指名学生解释词语:宿命心魂
  (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解释)
  四、课文研读:
  1、史铁生对生死的感悟是和一个特殊的环境联系在一起的,这就是地坛。请快速阅读第一部分,思考,地坛有什么特点,用文中的话来回答:“荒芜但并不衰败”。
  哪些文字揭示了故园的特点,指名学生朗读第3节,第5节,第7节有关文字,体会语言的特点。
  2、我与地坛有着怎样的联系?(第2节写我与地坛的缘分——“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在作者的心目中,古园和他是息息相通的,古园能够感受他的痛苦,理解他的情感,并给他以生命的启示,可以说,自他残疾以后再来到这里,古园就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
  荒园的破败烘托了落魄颓唐的精神状态和悲苦的命运,野草荒藤的茂盛,自在坦荡却让“我”感到万物盛衰皆自然。
  地坛就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接纳了我。荒芜不衰败,生命永恒。
  2、作者从荒芜的地坛得到了生命的启示,这个启示是什么?能说说你的看法吗?
  (一个人出生了就不再是可以辩论的问题……)生不该由自己决定,死也不该由自己决定,人活着应顺从自然。我虽残疾了,但不能一味消极地想到死,应豁达地面对死亡,以平静的心态看待死亡,从而获得顽强活下去的信心,即热爱生命。
  请学生回忆有关生死的名人名言。例:司马迁“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地坛这座历经400年沧桑的古园,馈赠作者的是如此丰厚,使他从不幸中走了出来,所以作者“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去窥看自己的心魂”去寻找生命的感悟,吸取顽强生活与奋斗的力量,作者从心底发出这样的感激:“哦,地坛,我的古园,你是我的精神家园。”地坛——精神家园。
  3、怎样面对残酷的不公平的命运,这个问题的解答,也不是史铁生一个人完成的,他精神跋涉的每一步,都有母亲的伴行,是母亲的爱和理解帮他解决了怎样活的问题。
  指名学生朗读第二部分有关文字
  讨论:(1)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是什么样的难题呢?(指名朗读第3节开头一段文字)明确:儿子残疾,又沉默寡言,独自上地坛,情绪变化无常,使本已痛苦的母亲更增了悲伤和恐惧,却又不知道为儿子做些什么。
  (2)母亲对“我”的关爱有什么特点?(默默的爱,痛苦忍耐)
  (3)史铁生表达了对母亲怎样的一种情感?
  范读第8节(多媒体显示答案“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痛悔自己的倔强、羞涩)
  母亲的“活法”,母亲对待苦难的态度,母亲对待儿子的爱,让作者明白了面对苦难应该怎样活下去,所以母亲是史铁生生命的航标。
  4、为什么写母亲写得这么感人?设想母亲的心理,“空落的,不眠的”等语句形象的突出了母亲的焦虑、空虚和痛苦,她日日夜夜生活在愁苦之中,生活在忧虑之中,因此,“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他回去”,“上帝的考虑也许是对的”,这样沉痛的文字,叙议结合,自然渗透深沉的感情,写得既饱含感情,又富有哲理,是对母亲的最深切的理解。
  六、母爱感言
  1、《懂你》(多媒体播放),
  2、联系课文、歌词,谈谈自己对母亲的理解,对母爱的认识。
  3、(多媒体显示)歌颂母爱的名人名言。示例:
  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雨果)
  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纪伯伦)
  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英国)
  母爱是多么强烈、自私、狂热地占据我们整个心灵的感情(邓肯)
  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惠特曼)
  作家刘墉告诫中学生说,中学时期是孝顺父母的最好时期,等你功成名就再来孝顺父母时,已经来不及了。
  七、总结课文(多媒体显示)
  《我与地坛》第一部分写我与地坛的故事,地坛——精神家园,第二部分写在地坛这个大背景下我与母亲的故事,母亲——生命的航标。母亲与地坛合二为一。因此,题目只能是“我与地坛”。
  让我们在史铁生对生命感悟的昭示下,充分利用我们的优越条件,用我们的辛勤努力,碰撞开一条通向幸福的人生之路,让我们的母亲都为我们感到骄傲。(下课)
  教后感: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一课时教完是完全可能的。本教案考虑两点:一,带领学生走进文本,体会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二,营造一种感受亲情的气氛,让学生情感得到一次陶冶。因此,第一部分着重生命的感悟,第二部分,从母爱与爱母的层面上引导学生体会生存的意义。这样设计容易操作,从教学实践来看,基本达到了预想的目标。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篇13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概括课文前后两部分的要点。
  2、学习本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品味文章沉静、深沉、绵密的语言特色,学习本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思维发展与提升:了解作者残疾后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产生新理解、新感悟的历程。
  审美鉴赏与创造:从把握文章的线索入手,理解母爱的深沉伟大和作者痛悔的心情。
  文化传承与理解:感悟作者有“生”到“死”的复杂情感,形成健康的生命观。体验“母爱”的崇高与伟大,形成正确的亲情观。
  1、感悟作者由“死”到“生”的复杂情感。
  2、感悟母爱的崇高伟大,形成正确的亲情观。
  本篇课文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学过一些散文,掌握了一定的散文知识,但本文在思想上有一定的深度,学生要在课前预习中反复诵读,提高阅读能力。
  一、导入
  播放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简介贝多芬失聪而作此曲,并能扼住命运的喉咙,奏响人生的最强音。
  请大家看看这个“人”字,你们知道它为什么会稳稳地站着吗?因为它有一撇一捺,因为它有两条“腿”,正是这两条腿撑起了每一个人,每一个健康的人。而著名作家史铁生,在他“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属于他的世界轰然坍塌了,他一度失魂落魄,痛不欲生,但他最终勇敢地站了起来。那么,到底是什么给了他人生的支点,使他走出了人生的低谷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史铁生,走进他的代表作——《我与地坛》,用心灵去丈量他从痛苦之中挣扎而出的脚步。
  二、学生诵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结构
  1、第一部分:我与地坛的关系
  2、第二部分:对母亲的追思,对母爱的理解。(过渡句:第二部分第一段)
  三、师生互动,解读课文
  1、“我”是以怎样的精神状态进入地坛的?地坛呢?
  提示:“我”——颓废、迷惘。(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地坛——废弃、荒芜、冷落。(我……提到过一座废弃的古园……荒芜冷落得如一片野地,很少被人记起。)“我”被社会遗弃,地坛被人们遗弃,所以我对地坛产生了一种同病相怜,惺惺相惜的感情。
  2、“我”与地坛有怎样的宿命?
  (1)我家与地坛很近。
  (2)我与地坛有着相同的命运。(“园子”荒芜,“我”残疾)
  (3)地坛顽强的生命力给了“我”重新生活的勇气,让“我”领悟到生命的内涵。
  3、为什么说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这给作者以什么启示?用自己的话概括。
  提示:古园的荒芜冷落正烘托着作者的悲苦命运,也正是这荒芜但并不衰败的景象给予了作者对生活的新的感悟。阳光灿烂,昆虫活跃,露珠晶莹,草木丛生,这是生命力的展现;使我感受到即便在无情的命运之中,生命依然是一种顽强的存在,其前景照样会缤纷多彩。
  二十岁时突至的残疾使他人生道路急转直下,他为了排解内心的苦闷与困惑,来到地坛,又在地坛的启示下完成了他对生命的新认识,树立起自己的生命观、世界观,从而得到了获得全新的生命。此时,地坛已经成为他精神的家园,灵魂栖息的所在。
  4、我在地坛里思考了什么问题?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了吗?
  我该不该去死?(死,应该顺其自然)
  我为什么要出生?(无须思考)
  我应该怎么去活?(地坛的述说)
  体验:生和死都是自然规律,对死不必急于求成
  5、是什么给了”我“坚强活下去的勇气,它们有怎样的特点呢?
  景物的特点:破败、荒芜、古旧。宁静,充满活力、生气,体现这古老的园子生命依然顽强,洋溢着生命的律动。
  作者的思想感情经历了一个从苦闷、绝望到充满希望的过程。正是地坛这种难以言传的包孕着永恒与瞬间、古老与新鲜、沉寂与涌动、博大与纤细的双重境界给了作家的心灵以强烈的震动。文章中的地坛概括地说,令作者感到的便是地坛在看似沉寂、荒凉、萧瑟、幽深之中的那种醇厚沉重、超然博大的历史沧桑和喧嚣不已、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识。用文中的话即为:荒芜但并不衰败。
  .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与文中对“蜂儿”“蚂蚁”“瓢虫”“蝉蜕”的描写比较语言的异同。
  提示:均比较细腻,本文更深沉绵密。
  6.“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作者的结论是什么?
  提示:写出了一个充满生机、活力永存的景象。这实际是在回答前文怎样活的问题——外在的环境是恶劣的,但生命是无法遭到破坏而发生改变的,只要按照自己的方式活着,顽强的活着,你就能坦然地体会到人生的味道。
  7、景物描写的作用
  (1)说明地坛是破败、荒芜、古旧的,同时又宁静,充满活力、生气。
  (2)为作者的思考提供了一个特定的“情绪背景”,在那样一个安谧、沉寂、荒芜的背景上,最容易展开对生命的思考。
  (3)地坛是对“生命”和“世界”的解读,也是作者的解读,让作者获得新生。
  8、为什么作者说“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我”所承受的,是我自己的不幸;母亲不但要承受“我”的痛苦,还要承受不能将这种痛苦现于形色的痛苦。她不但要随时准备接受儿子自杀的噩耗,还要想儿子今后的人生道路该怎样走。因此,作者说“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9、母亲为“我”做了什么?她对“我”的关爱有什么特点?儿子在母亲身上读懂了什么?
  送我上地坛无言目送艰难的命运
  在家担忧我坐卧难安坚忍的意志
  到地坛找我悄悄缓缓毫不张扬的爱
  要坚强的承受苦难,要坚韧的活下去,生存的意义、价值、在逆境中更加坚强
  10、母亲离去后,“我”摇着轮椅在园中度过一天,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
  从清晨到白昼,从午后到傍晚,从日升到月升,“我”走遍了这院子的每一个角落,一切都像往常一样,但是母亲却已经离开了“我”,一切都不曾改变,但母亲却永远不会再来找“我”了。“我”的内心充满了失落与惆怅,正如当初母亲寻找“我”时的焦灼与茫然。到此时“我”已经真正懂得母亲那份真挚、深沉、毫不张扬的爱对“我”来说有多么重要。但是,已经来不及了。作者反复讲“母亲已不在了”充满了痛惜悔恨之情。
  ——物是人非
  11、品味“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有过母亲的脚印”一句的含义?
  作者回到园子中认识到园中处处都有过“母亲的脚印”,处处都有母亲的牵挂与关爱。这样的总结,形象地表现了母亲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在“我”的每一寸进步中都凝聚着母亲的心血。母亲与地坛已经合二为一,融为一体,也早与“我”融为一体。
  四、课堂讨论[自选一个话题]
  1、我们的生命完美无缺吗?我们应该怎样活着?
  2、面对父母,我最痛悔的……
  设计的话题均能和学生自身实际紧密结合,使学生有话可说;允许自选话题,又能尊重学生的个人情感爱好与偏向,在说话训练中体现教学民主思想;而口语交际训练更是引导学生对生命和亲情感悟进行内化与升华,在口语能力训练中体现人文的关怀。
  五、课堂总结
  地坛向我展示了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让我意识到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主体都有它自身的价值,都有属于它的欢乐、悲伤及情趣,这是任何其他生命都无法替代的。生命的自得其乐促使“我”认识到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当然,人也不例外。
  结束语
  人为什么活着?史铁生没有把自己悟得的答案昭告于世人。其实,离开了每个人特定的生活轨迹,离开了每个人独具的人生感悟,这样的答案近于废话。他只是说了,园神告诉他,孩子,这不是别的,这是你的罪孽与福祉。而我想说,生与死之间有段距离,这就叫人生;怎样走过这段距离,这就叫生活。仅此而已!史铁生在文章的最后说:“要是有些事我没说,地坛,你别以为是我忘了,我什么也没忘,但是有些事只适合收藏”。我说:要是有话我没说,史铁生,你别以为是我忘了,我什么也没忘,但是有些话只适合收藏。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通用13篇)由好学资源网面试技巧栏目发布,感谢您对好学资源网的认可,以及对我们原创作品以及文章的青睐,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网站或者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我与地坛教学设计(通用1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