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求职资料 > 面试技巧  > 

《腊八粥》教学设计(通用13篇)

《腊八粥》教学设计(通用13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腊八粥》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腊八粥》教学设计 1

  【设计理念】
  “课标”中指出:六年级学生已具备独立识字的能力。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教材分析】
  本文是作家沈从文的作品,讲述了腊八那天八儿等不及要吃粥的嘴馋、对粥的猜想以及看到粥的惊异,写出了一家人其乐融融的亲情,表现出作者对普通百姓生活的热爱和对家庭亲情的眷恋。作者用娴熟的笔法、细腻的笔调叙述了腊八节浓郁的民俗风情,使课文犹如一张腊八风俗画,充满了生活的气息。整篇课文围绕八儿等着吃妈妈熬的腊八粥的神态和心情,展现了一幅纯朴、和谐、温馨的图景。对话贯穿全文,从八儿向母亲焦急的询问、到与母亲的讨价还价、到惊讶,展现了八儿的天真和童趣。同时本文的'主要线索是八儿的心理活动,从八儿迫不及待到苦苦等待、独自猜想到亲眼所见,都表现了八儿的可爱活泼的性格特点。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抓重点词句、联系提示语、分角色朗读等方法感悟课文。
  2、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课文内容,感受八儿的心理活动变化,体会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
  【教学重难点】
  通过细节描写,品析八儿的心理变化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聊聊生活中的“腊八粥”,
  2、交流课前搜集的沈从文资料。
  3、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腊八粥的句子,并圈画。
  2、学生交流,“品尝”腊八粥的美味和拟人手法的运用。
  如:“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儿合并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的装着,大勺大勺朝口里塞灌呢!”
  3、默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围绕“腊八粥”写了一件什么事?
  八儿盼着吃腊八粥的种种表现。讲述了腊八那天八儿等不及要吃粥的嘴馋、对粥的猜想以及看到粥的惊异,写出了一家人其乐融融的亲情,
  【设计理念】
  课标中指出: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三、精读课文,品析人物形象
  1、默读课文:文中多处写到八儿想吃腊八粥的情形,请你画出来并作批注,体会他的心情。
  【设计理念】
  于永正老师说过:“读书一定要留下痕迹。”一定要鼓励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学生可以在在书页上用特定的符号或文字写下自己读书的所疑、所思、所感和所想。因此,在批注中圈、点、勾、画等符号的运用是必不可少的。在这个环节中,教师会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独立思考,而教师会随堂巡视,适时点拨,在学生充分感悟后,组织交流。交流时,要引导有感情朗读。
  2、小组讨论,1人发言,其他补充。
  3、引导学生从神态、动作、心理、语言这四个方面进行评析
  ①神态动作:但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体会“急红了眼”所表现出的急切心情。
  ②心理描写:锅中的一切,这在八儿,只能猜想……
  此刻的八儿想吃却吃不到,只能想象锅中的美味,体会他焦急的心情。
  ③“妈,妈,等一下我要吃三碗!”“要不然,我吃三碗半,你就吃两碗……”
  从八儿的语言中体会他的天真无赖,这里写出了他对腊八粥的渴望和迫不及待,就如古诗中所说“最喜小儿无赖”。
  文中八儿的语言最为有趣,于是引导学生进一步品读。
  4、情景再现,品读语言
  ①呈现文中三处对话,学生自由读
  ②片段一:师生合读片段二三:学生合作演读
  【设计理念】
  采用多种方式,以读促悟。描写、抒情课文,可“诵读欣赏”。
  5、在沈从文笔下,通过对人物的细节刻画表现出了八儿对腊八粥的喜爱之情,以及八儿一家其乐融融的情景。
  6、八儿这么想吃粥,他吃到了吗?引出最后一段话。
  7、练笔:发挥想象,运用细节描写的手法,写出八儿吃腊八粥的情景。
  【设计理念】
  此环节是为了拓展延伸,加深感悟,主要是让学生学习课文的描写,进行读写结合的练习,完成读写之间的迁移。
  四、课外延伸
  名家阅读:推荐阅读冰心和老舍的《腊八粥》
  【设计理念】
  高老师昨天在讲座中特别提到:要注重类属化阅读,瞻前顾后,由个及类。
  在本课教学设计中,我们注重把无休止的课堂提问变为几项有张力、有探究价值的学习任务,建立篇章意识,强化整体性阅读。
  【导学案】
  1、学写生字。
  tuòmò nónɡchóu ɡǔzhànɡ fèiténɡ tiántiánnìnì
  ( )( )( ) ( ) ( )
  2、熟读课文
  3、关于腊八粥,你有什么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收集作家沈从文的资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腊八粥》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新词,理解相关词语的含义,感受作者的语言特点。
  2.整体感知课文,借助思维导图理清课文脉络,分清内容主次。
  3.聚焦文中的细节描写,反复品读,体会人物形象,初步感受作者文字中所蕴含的情感。
  教学重点
  借助思维导图理清课文脉络,分清主次
  教学难点
  抓住细节,体会人物形象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揭示课题,走进腊八
  1.说说腊八节(展示思维导图)。
  2.板书课题《腊八粥》
  3.听写词语:腻腻的浓稠深褐搅和熬粥
  4.出示第1自然段
  思考:这段话中哪个地方让你觉得特别有意思?
  学生互动交流。
  想象画面,读一读。
  【设计意图:“这段话中哪个地方让你觉得特别有意思?”以这个问题为抓手,让孩子去发现开篇的精彩之处,体会作家生动而细腻的描写,初步感受其语言风格。】
  板块二:梳理文脉,初识“八儿”
  1.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2.课文围绕八儿主要写了哪两件事?(板书:等粥喝粥)
  第2至19自然段是写等粥;第20-21自然段是写喝粥。
  引导学生质疑。
  3.快速默读2-19自然段,想想八儿等粥时想了什么主意?试着补充下面的情节图。
  提问:从这些情节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八儿?
  【设计意图:“八儿”无疑是个可爱的孩子,心急而等不了“热粥”的他一连着想了好几个主意。初读课文时,引导学生从这些情节中认识“八儿”,理解作者是如何通过情节的展开来体现人物形象的。】
  板块三:聚焦细节,再识“八儿”
  1.学习提示:自由读2至11自然段,边读边想象八儿的馋样儿,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从哪个细节读出来的?用笔勾画出来,再到小组里和同伴说说。
  2.交流预设:
  (1)“一个人进进出出灶房,看到那一大锅……但他妈妈总是说时候还早。”
  (2)“但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
  (3)“妈,妈,要到什么时候才……”“那我饿了……”
  (4)八儿分粥可是有窍门的,发现了吗?
  (5)找一找2至11小节中描写粥的句子,划出来。联系上下文读一读,想想这里对粥的描写还有什么用意?
  3.小组里分角色朗读。
  【设计意图:正如当代著名学者朱光潜所说,“那一句话只有那一个说法,稍加增减更动,便不是那么一回事”,作者笔下那一个细微的眼神、一段有趣的对话、一个细小的动作,都是那么地富有深意,语言的精妙之处需要反复地品读,才能读出那个味儿来。】
  板块四:补充资料,拓展留疑
  1.出示句子:我就生长在这样一个小城里,将近十五岁时方离开。出门两年半回过那小城一次以后,直到现在为止,那城门我还没再进去过。但那地方我是熟悉的。现在还有许多人生活在那个城市里,我却常常生活在那个小城过去给的印象里。
  2.沈从文的腊八粥里到底还有着什么不一样的味道呢?
  【设计意图:每一个作家的心里都住着故乡,“乡土文学之父”沈从文更是如此。那挥之不去的乡音,那软糯香甜的腊八粥,那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场景……都是作者对故土的深深眷恋。“腊八粥里还有着什么不一样的味道呢?”最后提出这个问题,意在指引孩子课后进一步去研读课文。】

  《腊八粥》教学设计 3

  活动设计背景
  在寒冷的冬天,让孩子一边听《腊八粥的故事》一边品尝美味的腊八粥,让孩子深切的体会中国的传统节日与文化。
  活动目标
  1.了解腊八节的来历,了解民俗腊八节的常识。
  2.认识腊八粥的材料,学习制作腊八粥,提高幼儿的生活能力。
  3. 愿意与同伴合作,体验劳动的快乐。
  4. 激发幼儿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对老人的尊重的理解。
  5 学念儿歌:腊八粥,感受过节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幼儿认识制作材料,以愉快的心情制作腊八粥
  活动准备
  1.课件《腊八粥》、
  2. 腊八粥制作材料(实物):大米、小米、红枣、红小豆、绿小豆、莲子、花生米、红糖,成品腊八粥。
  3. 腊八粥制作工具:电饭煲或者普通锅、火、水等等
  4. 识字卡片:米、腊八节、枣、红糖、豆、莲子、花生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活动的主要环节很清楚地再现,即开始环节、基本环节、结束环节、延伸环节。注:重点表述基本环节)
  一、观察图片,激发兴趣
  观看课件《腊八粥》中的——过腊八节,让幼儿了解腊八节的由来。
  二、认识腊八粥的制作材料
  1. 观看课件《腊八粥》中的——材料,解说腊八粥是由大米、小米、红枣、红小豆、绿小豆、莲子、花生米、红糖等很多种材料熬成的。
  2. 展示实物材料,让幼儿从视觉、触觉认识这几种材料。
  3. 分组合成材料。每组一份材料,互相看看是否合适。
  三、我做腊八粥
  1. 认识电饭煲,清洗材料,学习使用电饭煲。
  2. 引导讨论制作腊八粥的'方法,熬制腊八粥。
  3. 观看课件《腊八粥》中的——成品粥。让幼儿了解腊八粥的多样性。
  四、品尝腊八粥
  1. 观看课件《腊八粥》中的——品尝腊八粥,让孩子们说说课件里的小朋友们们在做什么?他们高兴吗?为什么?你们做的腊八粥分给谁一起品尝?(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哥哥姐姐还有小朋友们),培养幼儿对老人的尊敬和关心。
  2. 学念儿歌:
  腊八粥
  小孩小孩你别馋,
  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
  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炸豆腐。
  二十六炖羊肉。
  二十七杀只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煮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3. 全体幼儿品尝制作的腊八粥,感受劳动的成果,感受腊八节的快乐
  五、认识卡片上的字。
  以游戏的形式和孩子们一起学习识字:米、枣、红糖、豆、莲子、花生、腊八节、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上,由于内容较多,所以我没有对上课时间进行限制,完全将本节课的内容上完,所以超时是本节课的最大问题。而在这节课上孩子的学习兴趣的还是非常强烈的,每一个环节孩子都积极的参与其中,教学效果很不错。但是由于内容较多孩子在课后也略显疲惫,如果重新再上本节课我将会把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删减,力求精炼的讲完本节课,让孩子在有限的课上时间充分学习且不占用孩子的娱乐时间。

  《腊八粥》教学设计 4

  学习内容:
  《徜徉于我们的节日——腊八》第三板块“经典诗词诵读节日”
  学习目标:
  1、通过指导学生诵读和腊八有关的诗词,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诗句,能够助赏析内容读懂诗句的意思和描述的情境,在此基础上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2、通过解读夏仁虎的《腊八》和陆游的《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了解腊八的独特习俗和节日情怀。
  学习重点:指导学生诵读节日诗词,挖掘其中的节日文化,感受腊八节中所体现的利乐他人、丰盈自我的节日情怀。
  学习难点:结合诗句内容了解节日的习俗和情感内涵,体会陆游的情感变化与节日的关系,感受腊八带给人们的温暖。
  教法:诵读感悟法,创设情境法,评议讨论法。
  学法:诵读感悟法,图文结合法,合作交流法。
  学习准备:多媒体课件
  时间安排: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节日主题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是想和大家一起聊聊腊八节。你对这个节日了解多少呢?
  (指名发言,教师补充资料并及时点评,丰富学生对腊八的感受,明确这是一个身处寒冬却内容丰富,让人倍感温暖的日子。)
  这份温暖通过不同的节日习俗传递下来,今天我要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去体验这份温暖——诗词。(板书主题:腊八诗词)
  二、诵读诗词:
  1、《腊八》 (清)夏仁虎
  腊八家家煮粥多,大臣特派到雍和,圣慈亦是当今佛,进奉熬成第二锅。
  (1)自己试着读一读,要求正确、流利。
  (2)指名朗读后全体诵读。
  (3)从这首诗里,你看到腊八节怎样的习俗?
  (指导学生发现,腊八煮粥的习俗,在皇室成员、王公大臣中也不例外。)
  对于这样的习俗,你有什么要问的吗?
  预设:为什么煮粥?为什么要进奉?为什么称之为“当今佛”?
  (出示资料:腊八粥的传说。)
  通过资料阅读,你一定有所收获。和同桌交流一下,互相说一说。
  (学生交流,丰富认知。)
  说说自己对于腊八习俗的发现。(指名发言,教师点评、补充。)
  (4)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形容诗中所描述的场面,你会选择哪个词?
  (引导学生体会腊八节中的忙碌、温暖、祥和。)
  这是夏仁虎眼中的腊八!在宋代诗人陆游的心里,腊八又带给他怎样的感受呢?
  2、《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 宋 陆游
  题目的意思你明白吗?从诗题就可以看出一些信息。
  (明白此诗为腊八节所做,体现诗人“步行”的闲适。)
  (1)自己读读这首诗,做到正确流利。
  (2)同桌互相检测。
  (3)教师范读。
  (4)学生练读后指名展示。
  (5)借助注释和译文试着读懂这首诗的内容,可以和同桌交流一下。
  这首诗里有关于腊八的习俗吗?
  抓住“今朝佛粥交相馈”来想象表达,这是一种怎样的场面?
  (村子里的人们家家都煮了腊八粥,彼此馈赠,传递节日的问候。想象什么样的人在互相馈赠,又会说些什么呢?)
  陆游步行至西村,看到的场面是否也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
  (其乐融融、相亲相爱。)
  这样的场景,确实令人感到温暖。陆游的心情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引导学生抓住“更觉江村节物新”体会,作者的`心情一下子爽朗了。)
  那原本是什么感觉呢?你能从诗句中发现吗?
  (引导学生关注前三行诗句,发现春意萌发,作者闲散信步,乡村的旷远、古朴尽在眼中,但是对自己的身体和生活都有些悲观。)
  是什么感动了他?(就是这互赠佛粥的场面,就是这彼此温暖的人心。)
  再看刚才的景象,“更觉江村节物新”,那飘渺的烟雾、那满是牛迹的河畔,都显得这么富有情趣。就连刚才的自怨自艾,在此时也变得舒心了很多!如果不是他身体欠佳,怎会有这闲情逸致漫步西村,看到这“佛粥互赠”的场面呢?
  (6)如果此时陆游走进了人群之中,又会发生什么事呢?
  (引导学生想象,村民的热情馈赠,祝福不论亲疏远近,都可以分享。)
  (7)这就是腊八节带给作者的感受。在这个已经有和风春意的节日,一切景色都是那么古朴自然。有了腊八的情意传递,每个人的心都会温暖起来。
  三、布置活动:
  自主阅读陶渊明的《腊日》,看看你对腊八节又有什么新的发现。

  《腊八粥》教学设计 5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内心情感。
  2.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3.体会人物特点,感受浓浓亲情。
  基础知识:
  1.生字: 枣 落叶灌木或乔木,枝有刺,叶卵形,开小黄花,核果称“枣子”或“枣儿”,椭圆形,熟时红色,可食:枣红、枣泥、囫囵吞枣(喻读书等不加分析辨别地笼统接受)。 仁 果核内部分或其他硬壳中可以吃的部分:核桃仁儿。 沸 开,滚,液体受热到一定温度时,内部发生气泡,表面翻滚,变成蒸气:沸点、沸水、沸涌、人声鼎沸。 沸腾(亦喻事物蓬勃发展或情绪高涨)。 沸反盈天(形容人声喧闹,乱成一片)。 唾 口腔里的消化液:唾液、唾涎、唾沫。 肿 皮肉浮胀:肿胀、肿瘤、肿痛、浮肿、红肿、脓肿。胀 体积变大:膨胀、肿胀、热胀冷缩。 拣 挑选:挑拣、拣择、拣选、挑肥拣瘦。
  2.会写的词语: 唾手可得、腊月、挑拣、浓稠、 仁至义尽、肿胀、沸腾、红枣 3.解词
  (1)唾手可得:唾手:往手上吐唾沫。动手就可以取得。 比喻极容易得到。
  (2)仁至义尽:至:极,最;尽:全部用出。竭尽仁义之道。指人的善意和帮助已经做到了最大限度。
  教材特点: 本文是《腊八粥》一文的节选。围绕八儿特别想吃腊八粥展开故事情节,通过对八儿与妈妈的描写充分体现了孩子对腊八粥的渴望与喜爱,字里行间流露着浓浓的亲情。
  教学重点:
  结合文章对人物细致描写,体现人物特点,感受深深情感。
  教学难点:
  在字里行间中体会八儿对腊八粥的渴望与喜爱,体会浓浓亲情。
  教学突破点:
  以“腊八粥”为切入点,结合文章中对腊八粥的描写,深入体会文中八儿对腊八粥的喜爱与渴望之情,从而感悟一家人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 看图导入:
  1、请学生说一说对“腊八”或腊八粥的了解。
  2、教师导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腊八粥》这一课,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学生指名读课文,边读边标记自然段记号,划出读不准音的.词语。
  2、正音,并反复读关键词语。
  3、同桌一起读重点段落。
  三、再读课文:
  1、学生围绕课后题默读思考。
  2、学生自读,教师巡视。
  3、学生汇报:
  第1小题:练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也可以先适当提出文中的`主要人物,围绕“妈妈”和“八儿”结合课题来概括,这样先降低了难度,概括效果会更好。
  第2小题:这一题旨在训练学生对“八儿”这一人物是否理解。是在梳理文章大意后关注作者的表达。聚焦到主人公“八儿”身上,因为他的心理活动变化构成了本课的线索,可以此为突破口。从“迫不及待”到“苦苦等待”到“美妙的猜想”再到“亲见时的惊讶”,文章随处可见“八儿”急切想吃腊八粥的情形。
  第3小题:全文围绕“八儿”全家吃妈妈熬煮腊八粥的经过,展现了一幅淳朴、和睦的图景。表达了一家的其乐融融。
  4、教师相机总结。
  四、分析人物特点:
  1、“八儿”是个怎样的孩子?结合文中语句加以说明。
  2、师生交流。
  3、文中的母亲呢?用刚才的方法。
  4、师生交流。
  五、指导朗读:
  1、本篇课文人物对话描写较多,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
  2、通过揣摩人物心理,联系提示语来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组织朗读比赛,互相点评,取长补短。
  六、作业:
  1.有感情地将课文朗读给家长听。
  2.学生自由读课文。
  板书设计
  腊八粥
  沈从文
  “八儿”母亲
  其乐融融

  《腊八粥》教学设计 6

  活动目标:
  1、品尝腊八粥,知道腊八粥是甜甜的,真好吃。
  2、初步了解腊八粥里有什么,分清豆类和米类。
  活动准备:
  1、腊八粥,各种常见的豆类和米类。
  2、勺、夹子、不同大小的容器。
  活动过程:
  1、腊八粥里的.秘密
  ——幼儿品尝腊八粥,看看嘴里都吃到些什么?猜猜会是什么东西呢?(初步感知它的味道)
  ——看看腊八粥,尝试去发现里面有些什么?(可以从颜色、形状、味道上去分析)
  ——小结:原来腊八粥里有那么多的东西(有各种各样的豆类、不同颜色的米类,还有像花生一样的果仁)。
  2、豆宝宝、米宝宝来分家
  ——幼儿分豆宝宝和米宝宝(每桌一筐混和着米和豆各一种的教具,让幼儿用小勺或夹子将豆和米分开来,并将豆和米放入不同开口大小的容器中)
  ——展示幼儿分的结果:
  A、看看这些豆宝宝你认识吗?你知道它的名字吗?(出示常见的豆类,鼓励幼儿从颜色、大小、形状进行区分,并知道它们的名字)
  B、豆宝宝有名字,米宝宝也有不同的名字,大家来看一看:看看这些米宝宝都是什么形状的?什么颜色的?会有什么好听的名字呢?(用显示屏观察比较,初步知道大米、糯米和血糯米)
  ——将米宝宝和豆宝宝送到厨房间,让营养员阿姨做腊八粥。

  《腊八粥》教学设计 7

  设计意图
  如今,随着生活条件改善,工作节奏加快,年轻一辈的家长们已很少会记得过腊八节,煮腊八粥,感受传统节日,通过听听、说说、吃吃、看看过一个热热闹闹的腊八节。
  腊八节在我国有着很悠久的传统和历史,而我们的孩子对这些习俗和节日不甚了解。所以我们生成“腊八节”这一节日主题课程。
  活动目标
  1、让孩子从多方面了解腊八节的习俗和饮食习惯。
  2、能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学会关爱需要帮助的人们。
  3、在寒冷的冬天,感受节日带来的温暖和快乐。
  活动准备
  1、各种腊八粥的相关图片、制作腊八粥的各种材料及腊八粥故事的视频;
  2、课前对于春节的了解以及对于腊八节的'了解;
  3、教学课件PPT准备。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你们记得农历十二月初八是什么节日吗?每年的腊月初八这一天,一家都要做什么呢?
  师:想熬出香香甜甜的腊八粥,我们要准备哪些事情呀?
  2、和孩子们探究腊八粥的制作过程,绘制腊八粥制作顺序表
  ①介绍食材
  师:今天我们班请来了两位熬制腊八粥的高手,瞧瞧她们是谁?(请两位厨师出场)两位厨师师傅带来了许多东西,一起来看看吧。
  ★孩子们围在桌子旁时,老师引导孩子说出食材、准备的用具。
  ②引导孩子大胆表述制作腊八粥的方法
  师:准备这些东西是要干什么呀?你们会煮吗?看来小朋友都学会煮腊八粥了!你愿意告诉老师你会怎么做吗?
  师:怎样才能熬出香香甜甜的腊八粥呢?先放什么,再放什么……
  3、延伸活动
  腊八节除了有好喝的粥,还有好听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关于腊八节的传说故事:
  学儿歌《过了腊八就是年》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冻豆腐;
  二十六,炸羊肉;
  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腊八粥》教学设计 8

  一、活动时间:
  1月8日
  二、活动地点:
  莞城敬老院、东城敬老院、万江敬老院;救助站;流浪点
  三、活动背景、目标和对象:
  每年农历的十二月俗称腊月,十二月初八(腊月初八)既是腊八节,习惯上称作腊八;腊八节在我国有着很悠久的传统和历史,在这一天喝腊八粥、做腊八粥是全国各地老百姓最传统、也是最讲究的习俗。
  然而,在这个温暖的节日里,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有亲人的关怀和爱护。城市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以天为被、以地为床。敬老院里更是聚集着缺少家人关爱的老人。
  这个腊八节,送上我们的微不足道的'问候,希望能给长者和流浪人员带去关怀,带去温暖。
  四、主办单位
  东莞时报、东莞市志愿者拓展服务总队、瓦蓝栈
  赞助商:花园粥城
  五、活动流程:
  1、前期准备:
  联系并统计各派送点所需粥品数量。
  莞城敬老院:95份
  东城敬老院:110份
  万江敬老院:65份
  救助站:85份
  流浪点:45份
  A 招募志愿者:1月7日-1月9日。
  B人员安排:1月9日,确定志愿者人员。派送人员20人,一个点安排4个人。活动指挥以及后勤人员2-5人与粥城和时报进行联系,并负责调配各小组粥的数量。
  C 每组派送由4名志愿者组成,组长一人,负责联系和总结。
  D 人员集中方式:方案一车辆足够时,集中出发;方案二,汽车不足时,自行在指定时间前往指定地方;
  E 小组分工:每组4人,包括领队1人,活动摄影1人,
  F 物资安排:粥的运送由粥城负责。相机5台,把活动的记录下来。如有DV,更加理想。
  2、活动进行:
  A 指挥后勤支援提早联系好各个小组的人员,司机,时报负责人。
  B 穿好队服,戴志愿者工作牌,在指定时间集中或者前往指定地方,并带好相应的相机、DV等。
  C 派送人员到位后,布置场地,或者组织一些活动,并做好回收活动产生的垃圾准备。
  D 车辆司机到位,到粥城联系好,领取好粥品,再安全前往指定地方。
  E 派发时,注意粥品的特点和温度,并且控制好派发的人数和粥品的数量。把冬日的暖粥和你的微笑送上。同时进行摄影。
  F 派发完,注意回收所产生的垃圾,处理好场地物资。
  G 小组合照,组员谈体会,组长负责总结,以文档形式交给活动指挥,并在群共享。分享活动的点滴。摄影组员负责把照片处理,写好照片的介绍和你的感想,并名明,交给指挥。每组上交材料时需注明哪个小组。
  H 活动指挥和后勤人员,随时候命,协调好各组遇到的情况,及时调动安排,尽量把活动做到完善。
  3.活动总结:
  A 各参与人员,可以在我们的网站(阳光网瓦蓝栈版块、东莞市志愿者拓展总队网站、瓦蓝行动网站)发表自己的感想和收获,和大家一起分享。
  B 组长做好书面的小组总结,可以结合图片一起。
  C 活动指挥汇总好各小组的材料,做全部活动的总结,及时发布在志愿者等网站上。
  六、 活动应急:
  1.如果参加人员不足时,不再统一进行。可以集中力量,分时段进行。
  2.如遇到车辆不足时,根据各个点的距离,确立合理的送粥路线。

  《腊八粥》教学设计 9

  活动来源:
  每年农历的十二月俗称腊月,十二月初八(腊月初八)既是腊八节,习惯上称作腊八;腊八节在我国有着很悠久的传统和历史,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之一。腊月初八,我国人民有吃腊八粥习俗,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为了让宝贝们了解吃腊八粥的由来,我们开展了本次活动——腊八粥的故事
  活动目标:
  1、知道农历十二月初八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腊八节,了解腊八节的来历和习俗。
  2、通过故事,培养幼儿要做一个勤劳的人“感知勤劳和懒惰”。
  3、 知道制作腊八粥的主要材料,初步尝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感受。
  活动准备
  各种腊八粥的相关图片、制作腊八粥的'各种材料及腊八粥故事的视频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了解腊八节吃腊八粥
  1、我们每天的早餐都会吃些什么呢?(牛奶、鸡蛋、花卷、饼干、鸡蛋饼、面条、包子、粥)
  2、那你们都吃过什么样的粥呢?(肉松粥、八宝粥、皮蛋粥、肯德基粥)
  3、观看图片,说说粥里面有哪些东西?(强调腊八节、腊八粥)
  (小结:这是我们腊八节时吃的腊八粥,粥里面有红枣、桂圆、红豆、绿豆、花生、葡萄干、栗子、莲子)
  二、欣赏故事
  1、哪一天是腊八节?
  2、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呢?
  3、腊八粥里面都有什么呢?
  (重点突出:勤劳的人)
  三、介绍腊八粥的各种佐料、谷物
  老师向幼儿逐一介绍腊八粥的各种佐料、谷物。简单了解这些谷物的形状、颜色以及对人体的帮助。
  活动延伸:腊八节除了有好听的故事,还有一个好玩的儿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过了腊八就是年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
  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
  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冻豆腐;
  二十六,炸羊肉;
  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活动反思:
  节日活动是很好的教育资源,我们国家的节日丰富多彩,但有些节日,我们的孩子了解的并不多,甚至根本不知道。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腊八节的由来及习俗,认识了一些有关制作腊八粥的材料,并帮助幼儿从小树立要做一个勤劳人的意识。如果可以让幼儿参与制作及品尝那就更好了!

  《腊八粥》教学设计 10

  教学目标:
  1、了解腊八节的来历,了解民俗腊八节的常识。
  2、认识腊八粥的材料,学习制作腊八粥,提高小朋友的生活能力。
  4、愿意与同伴合作,体验劳动的快乐。
  5、激发小朋友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小朋友的动手能力和对老人的尊重的理解。
  6、学念儿歌:腊八粥,感受过节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小朋友认识制作材料,以愉快的心情制作腊八粥
  教学准备:
  1、课件《腊八粥》
  2、腊八粥制作材料(实物):大米、小米、红枣、红小豆、绿小豆、莲子、花生米、红糖,成品腊八粥。
  3、腊八粥制作工具: 电饭煲或者普通锅、火、水等等
  4、识字卡片:米、腊八节、枣、红糖、豆、莲子、花生
  教学过程:
  一、观察图片,激发兴趣
  1、观看课件《腊八粥》中的——过腊八节,让小朋友了解腊八节的由来。
  二、认识腊八粥的.制作材料
  1、观看课件《腊八粥》中的——材料,解说腊八粥是由大米、小米、红枣、红小豆、绿小豆、莲子、花生米、红糖等很多种材料熬成的。
  2、展示实物材料,让小朋友从视觉、触觉认识这几种材料。
  3、分组合成材料。每组一份材料,互相看看是否合适。
  三 、我做摸腊八粥
  1、认识电饭煲,清洗材料,学习使用电饭煲。
  2、引导讨论制作腊八粥的方法,熬制腊八粥。
  3、观看课件《腊八粥》中的——成品粥。让小朋友了解腊八粥的多样性。
  四、品尝腊八粥
  1、观看课件《腊八粥》中的——品尝腊八粥,让孩子们说说课件里的小朋友们们在做什么?他们高兴吗?为什么?你们做的腊八粥分给谁一起品尝?(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哥哥姐姐还有小朋友们),培养小朋友对老人的尊敬和关心。
  2、学念儿歌:
  腊八粥
  小孩小孩你别馋,
  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
  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 糖瓜粘。
  二十四 扫房子。
  二十五 炸豆腐。
  二十六 炖羊肉。
  二十七 杀只鸡。
  二十八 把面发。
  二十九 煮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3、全体小朋友品尝制作的腊八粥,感受劳动的成果,感受腊八节的快乐
  五 、认识卡片上的字。
  以游戏的形式和孩子们一起学习识字:米、枣、红糖、豆、莲子、花生、腊八节

  《腊八粥》教学设计 11

  活动目标:
  1、品尝腊八粥,知道腊八粥是甜甜的,真好吃。
  2、初步了解腊八粥里有什么,分清豆类和米类。
  活动准备:
  1、腊八粥,各种常见的豆类和米类。
  2、勺、夹子、不同大小的容器。
  活动过程:
  1、腊八粥里的秘密
  ——幼儿品尝腊八粥,看看嘴里都吃到些什么?猜猜会是什么东西呢?(初步感知它的'味道)
  ——看看腊八粥,尝试去发现里面有些什么?(可以从颜色、形状、味道上去分析)
  ——小结:原来腊八粥里有那么多的东西(有各种各样的豆类、不同颜色的米类,还有像花生一样的果仁)。
  2、豆宝宝、米宝宝来分家
  ——幼儿分豆宝宝和米宝宝(每桌一筐混和着米和豆各一种的教具,让幼儿用小勺或夹子将豆和米分开来,并将豆和米放入不同开口大小的容器中)
  ——展示幼儿分的结果:
  A、看看这些豆宝宝你认识吗?你知道它的名字吗?(出示常见的豆类,鼓励幼儿从颜色、大小、形状进行区分,并知道它们的名字)
  B、豆宝宝有名字,米宝宝也有不同的名字,大家来看一看:看看这些米宝宝都是什么形状的?什么颜色的?会有什么好听的名字呢?(用显示屏观察比较,初步知道大米、糯米和血糯米)
  ——将米宝宝和豆宝宝送到厨房间,让营养员阿姨做腊八粥。

  《腊八粥》教学设计 12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文中人物的对话描写。
  4.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
  教学重点:
  文中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
  教学难点:体会“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读题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腊八粥》请一个同学来读一下课题。
  二、初读课文
  1.指导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请其他同学认真在心里跟着读。
  3.这篇文章围绕腊八粥讲了一体什么事?
  4.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三、默读课文,圈划批注
  1.文中的主要人物是谁?—“八儿”
  2.“八儿”这个人物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请默读圈画相关语句。
  3.学生圈画后汇报。
  4.教师及时总结。
  他的心里活动变化构成了本课的.线索,可以为突破口。从“迫不及待”,到“苦苦等待”,“到美妙的猜想”再到“亲见时的惊讶”。
  四、总结升华
  1.文章中有关腊八粥熬煮的描写也不可忽视,如第1自然段写的:“把小米,饭豆,枣,白糖,花生仁儿合并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但看他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地装着,大匙大匙朝心里塞灌呢!”
  2.学习作者语言的妙处。
  3.当堂积累下来。

  《腊八粥》教学设计 1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会写“腊、粥”等13个字,正确读写“腊八粥、甜腻”等1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力、方法培养目标:
  通过阅读,了解本文的表达顺序,分清课文详写、略写的内容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抓住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
  教学重点:
  抓住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
  教学难点
  感受八儿的心理变化,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揭示课题
  1.听儿歌《腊八》,再谈话:俗语“腊七腊八,冻掉下巴”说明在腊月初七、初八这两天,天气很冷。于是,民间逐渐形成了一种风俗,即在腊八这一天要吃腊八粥,把下巴粘牢。这就是腊八粥的由来。
  2.你们对腊八粥还有什么了解吗?指名学生谈谈对腊八粥的.印象。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腊八粥的文章。(板书课题:腊八粥)
  4.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字词揭秘
  1.自读课文。课件出示自读提示:
  (1)请大家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中作者围绕腊八粥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字词揭秘
  检查学生对生字、词语的认读情况。
  (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
  腊粥腻咽匙搅稠嘟肿熬褐缸脏
  (2)指名学生读,纠错正音。重点指导“匙”的读音。
  钥匙(shi)汤匙(chí)
  “匙”是多音字,在本课中读音为“chí”。
  (3)指导学习易错字:腻熬
  (4)课件出示本课词语。
  腊八粥甜腻搅和可靠猜想肿胀粉碎

《腊八粥》教学设计(通用13篇)由好学资源网面试技巧栏目发布,感谢您对好学资源网的认可,以及对我们原创作品以及文章的青睐,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网站或者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腊八粥》教学设计(通用1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