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英语资料 > 英语翻译  > 

语文《望月》教案

语文《望月》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望月》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语文《望月》教案1

  一、教材简析:
  本文是一篇散文,记叙了“我”在甲板上赏月时,聪明好学、爱幻想的小外甥和“我”比赛背诵写月亮的诗句以及小外甥对月亮的独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作者文笔生动活泼,聪明好学、爱幻想的小外甥跃然纸上。
  二、教学目标 :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给课文分段,并概括大意。
  4、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光产生想像的句子的意思。
  5、通过朗读训练,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和反映世界。
  三、重点难点:
  1、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光产生想像的句子的意思。
  2、通过朗读训练,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来感受和反映世界。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有关月亮的诗句?请大家背诵。
  2、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有关月亮的课文,中间也有不少月亮的诗句,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
  3、出示课题21望月(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自学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2)自由轻声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语,结合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部分词语。
  (3)再读课文,提出一些自己不懂的问题。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检查词语读音,提示注意点。
  3、学生质疑,理解部分词义:对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能解决的当堂解决,不能解决的放到下节课。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是不是单单写月亮的?除了写赏月外还写了什么?
  2、指名回答。
  3、指导学生给课文分段?提示:课文哪些段落写赏月,哪些写背诗句?
  第一段(1—2 ):深夜,我在甲板上欣赏月下的江景。
  第二段(3—13 ):小外甥和我比赛背诵写月亮的诗句。
  第三段(14—20):小外甥对月亮的独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
  第四段(21——)我独自一人在甲板上展开了幻想的翅膀。
  (四)课堂练习
  1、写字练习,教师进行指导。重点指导:斑、絮、呵欠
  2、用钢笔描红。
  3、写出近义词。 光点( ) 凝望( )惊奇( )封闭( ) 聚集( ) 幻想( )清幽( )闪耀( )
  4、抄写词语。
  (五)学习第一段
  1、自由朗读课文第一段,注意朗读时的感受。
  2、学生交流。引导学生说出:作者描写的月光下江景太美,在我们面前展示了一幅动人的图画。板书:月下江景 美丽如画
  3、同学们,想不想把这幅图画画出来?学生思考:作者描绘的图画上有那些景物以及这些景物是什么样子的?
  4、出示图画,请同学们看看,是不是你们脑海中浮现的画面。 播放课文第一段录音,学生边看图,边听录音,感受图画的整体意蕴。
  5、让学生回忆课文,尝试背诵。
  (六)学习课文第二到三段
  1、自读课文,思考:你觉得小外甥是个怎样的孩子? 学生交流后板书:聪明好学 爱幻想
  2、学习第二段
  3、学生自由读课文。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外甥的聪明好学、爱幻想的特点? 学生自由读后交流。
  4、出示句子:“是月亮把我叫醒了。”小外甥调皮地朝我眨了眨眼睛,又仰起头凝望着天上的月亮出神了。 教师质疑:月亮怎么会把小外甥叫醒呢?
  5、出示句子:小外甥聪明好学,爱幻想,和他交谈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
  6、分角色朗读课文。
  了解诗句的意思。
  (1)学生解释。
  (2)教师点拨理解。
  7、指导读诗,背诵。(出示整首诗读读、背背)
  8、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月亮的诗句吗?(学生自由背诗后指名回答,师出示搜集的有关诗句进行补充,学生选择其中的感兴趣的1、2句读读、背背)
  9、教师口述,引入情境: 诗句是美妙的,月光是美妙的,这两种美妙的东西一起滋润着我们的心田,使得我们无比畅快,沉醉在美丽而幽静、空旷而辽远的气氛中。
  10、出示句子:诗,和月光一起,沐浴着我们,使我们沉醉在清幽旷远的气氛中。
  11、学生反复朗读,体会句意,体会意境。
  12、小结谈话,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 学习了第二段课文,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什么? 正是由于小外甥聪明好学,才积累了数不清的美妙诗句,也因为这美妙诗句的熏陶,小外甥变得更加聪明,爱幻想。我国古代优美的诗句多如天上的星星,只要勤于积累,必有丰厚的回报。
  (七)学习第三段
  1、过渡: 他的聪明好学还体现在哪里?爱幻想又体现在哪里?让我们来继续学习课文。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讨论交流。出示句子1:“像眼睛,天的眼睛。”“这是明亮的眼睛。它很喜欢看我们的大地,所以每一次闭上了,又忍不住偷偷睁开,每个月都要圆圆地睁大一次……”
  4、继续读课文,重点读读描写小外甥说话时的动作、神情的句子。
  出示句子:
  ⑴突然,小外甥又冒出一个问题来……
  ⑵他瞪大眼睛等我的回答,两个乌黑的瞳仁里,个又一个亮晶晶的小月亮闪闪发光。
  ⑶……小外甥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
  ⑷他绘声绘色地说着,仿佛在讲一个现成的童话故事。
  ⑸小外甥打了哈欠,摇摇晃晃走回舱里去了。 圈出你认为应该重读的词语,有感情地朗读,细细品读。 学生交流感受。引导学生说出:小外甥活泼可爱,天真好奇,爱幻想,而且善于幻想,头脑里装满了奇妙有趣的东西。
  5、分角色朗读这一段。
  五、教学结束:
  布置作业
  1、摘抄描写月亮的诗句。
  2、背诵课文。
  3、收集有关山水的诗文,举行赛诗会。

语文《望月》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
  3、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亮产生想象的句子的意思。
  4、通过朗读训练,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和反映世界。
  二、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亮产生想象的句子的意思。
  3、通过朗读训练,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和反映世界。
  三、教学准备:
  及辅助活动:赛诗会
  四、教学过程:
  (一)背诗导入,板书揭题
  1、同学们知道哪些有关月亮的诗歌?请大家背一背,一人一句。
  2、揭题
  (二)初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1、明确:读通全文,划出不理解词句,想清解决。
  2、学生读文,自学字词
  3、指名分段朗读。
  4、词义质疑:清辉:淡雅清纯的光辉。 凝望:出神地看 绘声绘色:形容叙述、描写生动逼真。(联系课文)云絮:絮,像棉絮的东面。淡淡的云朵。 剪影:照人脸或人体轮廓剪纸成形。这里指事物的轮廓。 不假思索:假,借用。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 晶莹:光亮而透明 隐隐约约:看起来不很清 5、存疑: “诗,和月光一起,沐浴……,……清幽旷远”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是不是单单写月亮的?除了写月亮还写了什么?
  2、指名回答:板书:景比赛想象
  3、我们应怎样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1—2)深夜,“我”在甲板上欣赏月下的江景 第二段(3—13)小外甥和“我”比赛背诵写月亮的诗句。 第三段(14—20)小外甥对月亮的独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 第四段(21)“我”独身一人在甲板上展开了幻想的翅膀。
  (四)课堂练习
  1、进行写字指导甥瞳仁锁絮幽欠
  2、钢笔描红、临写。
  3、写近义词 光点()凝望()惊奇()封闭()
  4、抄词: 清辉流动封销不假思索光斑瞳仁 闪烁挑战剪影绘声绘色沐浴比喻 云絮呵欠
  (五)学习第一段
  1、师读课文,让学生闭上眼睛用心地听,仔细想想你的感受是怎样的?
  2、同学们,想不想把这幅画画出来?
  3、学生细读课文,思考作者描绘的“图画”上有哪些景物以及这些景物是什么样子的? 交流。景物:月光江面芦荡梅林山峰 江面----浮光跃 芦荡梅林山峰----镀上花边
  4、学生当场打开画笔进行绘画,其它同学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评议。
  5、播放第一段录音(诵读),再看看同学画的图感受意境。
  6、看图,尝试背诵。
  (六)学习第二段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出示句子:“是月亮把我叫醒了。”小外甥调皮地朝我眨了眨眼睛,又仰起头凝望着天上的月亮出神了。 教师质疑:月亮怎么会叫醒人?
  3、出示句子:小外甥聪明好学,爱幻想,和他交谈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聪明而又好学体现在哪里? 角色读5--11节。
  4、了解诗句意思。
  5、指导读诗、背诗。
  6、教师口述,引入情境,诗句是美妙的,月光是美妙的,这两种美妙的东西一起滋润着 “我们”的心田,使我们天比舒畅,美丽而幽静,空旷而辽远的气氛中。 出示句子:诗,和月光一起,沐浴着我们,让我们清幽旷远的气氛中。 反复朗读,体会意境。
  7、小结谈话,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 学习了第二段课文,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什么?(小外甥聪明好学,爱幻想)
  (七)学习第三段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提问:这一段写的.是什么?(板书:想象月亮) 小外甥是怎样想象月亮的?画出有关句子,连起来说一说。 出示句子:“像眼睛,天的眼睛”“这是明亮的眼睛。它很喜欢看我们的大地,所以每一次闭上了,又忍不住偷偷睁开,每个月都要圆圆地睁开一次……” 你觉得小外甥的想象怎么样?请联系你的生活经验去感受一下。 自由读句子,指名读。
  3、讨论交流。(想象奇特,富有童趣)
  4、继续读课文,找出描写小外甥说话时的动作,神情的句子。 出示句子: 突然,小外甥又冒出一个问题来…… 他瞪大眼睛等我们回答,两个乌黑的瞳仁里,各有一个这晶晶的小月亮闪闪发光。……小外甥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 他绘声给色地说着,仿佛在讲一个现成地童话故事。 圈出你认为应重读的词,读,品味。 学生交流感受。
  5、分角色读这一段。
  (八)学习第四段。
  1、齐读课文
  2、提问:这一段写什么? (板书:独坐甲板,展开幻想)
  3、启发谈话:在小外甥的感染下,作者也情不自禁地展开了幻想的翅膀。你们想不想随作者一起去幻想一下?闭眼。五、听录音,展开幻想。 闭眼,现在,你变成了作者,甲板上只留你…… 引导说说幻想中的东西。 六、作业 1、背诵课文 2、赛诗会(课外)
  (九)游戏辅助,加深理解。
  1、第一个活动:看题目,背古诗。
  ⑴六个词语各代表一首古诗,请选手选择。
  ⑵依次看题目背古诗,背不出可以朗读。 [通过看诗题背古诗,检查了学生对写月诗的积累情况。]
  ⑶小结:刚才各组同学都表现不错,特别是朗读时很投入,很有感情。
  2、不过,刚才的游戏只是个热身赛,接下来的游戏难度就增加了,但也更有趣了!
  3、第二个游戏:给图画配古诗。 ⑴每个词语后面是一幅画,老师已经给图画配上了一首诗,也请同学们根据画面内容来配一首古诗,看看我们配的古诗是否相同。
  ⑵依次看图画配古诗,并朗读古诗。 [让学生根据自己对图画内容的理解来绘图画,配上适当的古诗,实际检查了学生对写月诗的理解情况。]
  ⑶小结:能给图画配上合适的古诗,看来同学们不光会背古诗,而且对古诗还有一定的理解。
  4、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我们刚才所朗读的这些诗除了都写月亮之外,还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板书:幽远的思念) [通过恬当的小结,揭示了传统的月亮文学,也达成了教学目标。
  5、第三个游戏:唱月亮的歌曲。 月亮在诗人眼中是个宠儿,在其他的艺术家心中也是最为钟爱的,例如歌曲当中就经常出现月亮。
  ⑴谁来唱几句有关于月亮的歌曲?
  ⑵我们学校合唱队曾经唱过一首歌叫《月光光》,非常好听,我们班有好几个合唱队员,我们来欣赏一下他们的表演。
  ⑶请同学们说说听完后的感觉。
  ⑷我怎么听着听着想睡觉呀?请合唱队员解释一下。
  ⑸小结:怪不得听着听着,我好像回到了儿时,躺在摇篮里沉沉睡觉,原来月亮确能引发人无尽的遐想。(板书)
  (十)分组合作,借月抒怀。
  ⒈除了诗、歌曲还有很多种艺术形式可以借月亮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这样吧,我给大家创造一个机会,学做一回艺术家。
  ⒉多媒体出示:“现在你是一个艺术家,请你用编歌、写诗、书法、画画、朗诵、写话等形式通过月亮来表达你的情感。”
  ⒊学生汇报,说清楚作品是什么?为什么创作这幅作品? [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形成依赖于主体的亲身实践,在写诗、画画、编歌等实践中,学生把感知、理解、内化的知识转化为了运用的能力。]
  ⒋总结全文。 聆听着同学们的汇报,老师更深刻地感受到月亮是一首恬静的诗,是一曲委婉的歌,是一幅含蓄的画,是一段绵长的情,让我们在《小白船》优美的旋律中,再一次领略一下美丽的月景带给我们幽远的思念和无尽的遐想。
  五、教学结束:
  作业:
  《练习册》P54、二、三) 收集有关山水的古诗,背一背,准备赛诗会。

语文《望月》教案3

  一、教材解读:
  《望月》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24课,是当代散文家赵丽宏的一篇写月散文,文章以“望月”为聚焦点,角度独特、构思新颖,清新优美——语言美、形象美、意蕴美,作者用生动活泼的文笔记叙了“我”在甲板上赏月,聪明好学、爱幻想的小外甥和“我”比赛背诵写月亮的诗句以及小外甥对月亮的独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一个聪明好学、爱幻想的小外甥形象跃然纸上。课文既有丰富鲜活的语言表达,又有优美如画的意境呈现,还有人物形象的诗性流淌。是一篇很容易激起学生审美情感教育的课文。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默写课文第二自然段。
  2、理清课文条理,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光产生想像的句子的意思。
  3、通过朗读训练,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和反映世界。
  三、教学重难点:
  理解想象的句子,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和反映世界。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总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跟月亮有关的诗句?能背诵给大家听听吗?
  [ 李白的《静夜思》、《古朗月行》、《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王维的《竹里馆》、《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历来,月亮被看作是皎洁直率的象征,是清纯高洁的象征,是离别的生发意象,许多大诗人对月亮都情有独衷,因此中国古代咏月诗数量巨大,内容丰富。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有关月亮的课文,中间也有不少月亮的诗句,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
  板书: 24、望月
  二、 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明确要求:
  1、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2、 课文的主要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的内容。
  3、 划出初读课文时的疑难问题。(可以和同桌讨论)
  三、检查初读情况。
  1、 学习朗读生字词语。
  出示词语:
  外甥 娥眉 瞳仁
  镀 比喻 船舱
  清辉 凝望 晶莹 云絮 剪影 不假思索 隐隐约约 绘声绘色
  指名朗读,齐读。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提示注意点。
  3、交流初读课文后的收获,学生质疑。
  四、再读课文,理清课文的条理脉络 ,并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把它读好。
  提示思考:课文是不是单单写月亮的?除了写月亮还写了什么?
  1、交流:(课文写了四部分内容)
  一、深夜,我在甲板上欣赏月下的江景。(1-2)
  二、小外甥和我比赛背诵写月亮的诗句。(3-13)
  三、月亮像什么——小外甥对月亮的独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14-20)
  四、我独自一人在甲板上展开了幻想的翅膀。(21) ]
  2、学生朗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有感情朗读。并说明喜欢的原因)
  五、课堂练习
  1、 用钢笔描红。(教师进行适当指导)
  2、 抄写词语
  3、 有感情朗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品读课文
  二、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光产生想像的句子的意思。
  2、通过朗读训练,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和反映世界。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授:
  师:你们有谁留心观察过月夜的景色,那是什么样的呢?能给大家描绘一下吗?(指名交流)
  乡村的月夜是静谧的,美丽的。江上的月夜又怎样一幅美丽的景色呢?请同学们读课文第一部分(1-2),让我们随作者一起去欣赏这美丽的月夜江景吧。
  二、学习第一段
  1、自由朗读课文第一段,注意朗读时的感受。
  2、指名朗读课文,谈谈读后的感受?
  3、出示句子:
  月亮出来了,安详地吐洒着它的清辉。月光洒落在长江里,江面被照亮了,流动的江水中,有千点万点晶莹闪烁的光斑在跳动。江两岸,芦荡、树林和山峰的黑色剪影,在江天交界处隐隐约约地伸展着,起伏着。月光为它们镀上了一层银色的花边……
  你觉得那些词语写出了江面及两岸在月光照耀下的景色特点?
  引导学生说出:作者描写的月光下江景太美,在我们面前展示了一幅动人的图画。
  板书:月下江景 美丽如画
  4、指导有感情朗读课文,尝试背诵。
  三、品读课文第二段
  1、指名朗读课文。
  2、出示句子:“是月亮把我叫醒了。”小外甥调皮地朝我眨了眨眼睛,又仰起头凝望着天上的月亮出神了。
  教师质疑:月亮怎么会把小外甥叫醒呢? 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3、分角色朗读课文中对诗。
  评价交流。齐读
  4、指导大致了解诗句的意思。
  5、交流:这一组对话前面两句有提示语,后面几句没有,你能给他加上适当的提示语吗?
  (1)学生加上提示语后交流,读。(建议加上“脱口而出”、“不假思索”、“话音未落”等词语。)
  (2)讨论:你觉得自己加上提示语后读起来感觉如何?为什么作者在这里没有再加上提示语?
  (引导学生感受这里的对诗很快,照应“一眨眼就是一句”,语言干净利落,符合当时的情景。)
  5、指导读诗,背诵。
  6、出示句子:
  诗,和月光一起,沐浴着我们,使我们沉醉在清幽旷远的气氛中。
  齐读,有感情朗读,体会句意,体会意境,说说自己的理解。
  师:是呀,诗句是美妙的,月光是美妙的,这两种美妙的东西一起滋润着我们的心田,使得我们无比畅快,沉醉在美丽而幽静、空旷而辽远的气氛中。
  三、课堂小节
  读了第二段课文,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什么?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学生同桌交流,再在班级中交流。)
  师:正是由于小外甥聪明好学,才积累了数不清的美妙诗句,也因为这美妙诗句的熏陶,小外甥变得更加聪明,爱幻想。我国古代优美的诗句多如天上的星星,只要勤于积累,必有丰厚的回报。
  四、 布置作业
  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第三课时
  一、教学内容:
  品读课文
  二、教学目标:
  1、学习,朗读课文的第三部分,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小外甥对月光产生想像的句子的意思。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和反映世界。
  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的部分段落。通过说话训练,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月夜的景色是美丽的,课文是如何描写的呢?
  (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师:这一堂可我们继续学习《望月》。我们知道文中的小外甥是一个聪明好学的孩子,他积累了许多的诗句。我们能和他比一比吗?谁也能来背诵一些描写月亮的古诗呢?
  过渡:
  小外甥是好孩子?他的聪明好学不仅体现在他积累了许多的古诗文,他还是一个爱幻想的孩子。让我们来继续学习课文。
  二、 学习第三段
  1、学生自由读课文。
  (1)在小外甥的眼里月亮像什么?
  出示句子:“像眼睛,天的眼睛。”“这是明亮的眼睛。它很喜欢看我们的大地,所以每一次闭上了,又忍不住偷偷睁开,每个月都要圆圆地睁大一次……”
  (2)读一读,谈谈你的感受。(你觉得小外甥的想象怎么样?请联系你的生活经验去感受一下。)
  通过讨论引导感受到:小外甥的想象很奇特,把月亮想象成天的眼睛,即新鲜,又十分自然贴切。“月有阴晴圆缺”,有时候,月亮完全看不见,这是月亮闭上了眼睛;有时候月亮又圆又亮,这是月亮睁大了眼睛;有时候月亮半闭半睁,有时侯月亮眯成一条缝……还富有童趣,月亮喜欢看我们的大地,是羡慕我们人间的美好生活吧!
  (3)指导朗读课文之中小外甥想象月亮的句子。
  2、指名继续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找出描写小外甥说话时的动作、神情的句子。
  (1)出示句子:
  突然,小外甥又冒出一个问题来……
  他瞪大眼睛等我的回答,两个乌黑的瞳仁里,个又一个亮晶晶的小月亮闪闪发光。
  ……小外甥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
  他绘声绘色地说着,仿佛在讲一个现成的童话故事。
  小外甥打了哈欠,摇摇晃晃走回舱里去了。
  (2)指名朗读上述句子,可以先圈出你认为应该重读的词语,然后有感情地朗读,细细品味。
  学生交流感受。引导学生感受:小外甥活泼可爱,天真好奇,爱幻想,而且善于幻想,头脑里装满了奇妙有趣的东西。
  板书:爱幻想
  3、分角色朗读这一段。 组织学生进行评价。
  三、品读第四段
  (一)齐读课文。
  师:读了最后一段话,你有何感想?
  (在小外甥的感染下,作者也情不自禁地展开了幻想的翅膀。)
  (二)让我们也一起和作者去感受一下这美丽的月夜,去展开丰富的幻想吧。
  1、播放课文完整的配乐朗诵,学生闭目静听,感受文章的整体意韵美。
  2、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师:请不要睁开你的眼睛,现在,你就在甲板上,沐浴着月光。此刻你在想什么?也许你想到了星星,想到了太阳,……你展开了幻想的翅膀,在广大的天空中尽情地飞呀,飞 ……
  (学生闭目遐思、幻想。)
  2、 现在请你把你幻想的东西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学生进行交流,教师组织大家进行必要的评价。)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何感受?读完了课文,你还有什么想说的吗?还有什么想和大家一起交流讨论的吗?
  五、布置作业
  抄写喜欢的句子。
  你眼中的月亮像什么?用几个句子写出你心中的月亮。

语文《望月》教案4

  教学目标
  1.理解“不假思索”、“绘声绘色”等词语;了解文中省略号和单句成段、省略提示语和衬托的写法;积累运用关于月的古诗词。
  2.理解“凝望”、“出神”,体会小外甥望月的情景并想象朗读;在读文中,抓住
  细节、标点、特殊写法感受外甥的聪明好学、想象力丰富,并有感情朗读。
  3.想象写月亮的比喻和童话,感受望月的乐趣及写作的美好;在望月情境中,产生美好的想象和写作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不假思索”、“绘声绘色”、“凝望”、“出神”等词语;体会小外甥望月的情景并想象朗读;在读文中,抓住细节、标点、特殊写法感受外甥的聪明好学、想象力丰富,并有感情朗读;积累运用关于月的古诗词。
  难点:想象写月亮的比喻和童话,感受望月的乐趣及写作的美好;在望月情境中,产生美好的想象和写作的愿望。
  教学准备
  课件、学习单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交流你心中想到的美好文章。(板书:美好)
  环节一、复习导入
  【回望“美好”——月】
  1.上节课,我们跟随作家赵丽宏一起去望月。还记得那美好的月景吗?(课前板书:望月)
  夜深人静,置身江中,看,月亮出来了(出示:图、提示)(音乐) (引导全班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
  2.这迷人的月景还吸引了谁也来到了甲板上?(出示:图)
  3.这节课让我们跟着小外甥继续去——齐读课题。(出示:课题)
  环节二、精读感悟人物
  【初见“美好”——人】
  1.小外甥是怎么望月的?浏览全文,找找答案。(出示:语句)
  ?交流:这句话你读懂了吗?他是怎么望月的?
  “凝望”仔细地看
  “出神”想象(板书:想)
  ?我们发现了小外甥望月时动作、神态的细节(板书:细节) 想象着他“仰起头凝望”的动作、“出神”的神态读这句话,他就能出现在眼前。
  范读,你看到他了吗?
  谁也能想象着他的动作神情读,
  如果能带上动作神情去读,就更生动了。
  2.他都想了什么呢?
  3.这个孩子不得了,凝望着月亮,出神地想到诗句,脑海中还产生疑问,
  【熟识“美好”——人】
  1.其实他可比你们想象的厉害多了,让我们赶紧走进课文,走近这个孩子。(出示:读书要求)
  (1)第5段(出示)
  交流:“我一句你一句”(积累多、充满自信)语言
  “眼睛一眨就是一句”(聪明、知识丰富、反应快)动作
  你已经会关注人物语言、动作的细节了。
  “挑战”——敢和大作家对诗(积累多、充满自信)提示语 你还从提示语读出了感受,真了不起。(板书:提示语)
  (2)6—11段(出示)
  交流:他能对出很多诗(聪明、知识丰富)
  省略号单独成段(还对了很多诗)
  从这个标点读出的内容比上面的句子更丰富。(板书:标点) 他们是怎么对这些诗的?(一人一句)你怎么看出来的? 无提示语(出示提示语标红的语段)这里没有提示语提醒你呀?
  前边我们知道了提示语有很大的作用,这里为什么又不加了?(连贯、更表现出小外甥的聪明机灵)
  一句一段不用提示语了,用什么提示你的?
  (省略号里的诗句应该也是一人一句,看来他们难分胜负) 不用提示语,而是单句成段,这种构段方式多独特,它也是在告诉我们小外甥是聪明自信地对诗。(板书:段式)
  汉语多神奇,一种段式、一个标点、一处提示语都告诉了我们小
  2.出示文段指导朗读
  他们可不光能帮我们认识小外甥,还能帮助我们通过朗读展现出那个聪明好学、充满自信的小外甥。
  指名一生指导读 自信语气和动作
  你看到小外甥的动作了吗?听到他的声音了吗?
  再找一生(师生3人合作读)(评价鼓励)
  你好像真的回到五六岁了
  想想五六岁的时候怎么说话
  再自信一点真是腹有诗书气自华
  只读语句指名两生读。男女生分角色读。
  3.情景积累运用对诗
  (1)省略号变大让我们也加入,和他们一起对指名对诗 总结:你们能对出这么多呢,真是和小外甥一样聪明!
  (2)小外甥心中有诗,而诗中有月,月中还有情呢!古人喜爱月亮,认为月是美好事物的化身,他们共赏一轮月,却各自抒发着不同的情思。
  当李白回想少时,便写下......
  当苏轼心系故土,便吟出......
  当张继泊船江枫,便诵出......(音乐起)
  (情境图)(随机出示诗句)
  当望见水面升起的明月,小外甥可能会想到......
  当看见水烟笼罩江面为月披上轻纱,我会沉醉地吟诵......
  当看到宁静的湖水中美丽的月影,小外甥会情不自禁地吟诵...... 当想起离别多日的故乡,我触景生情地低吟......
  4.总结引读:
  此时此刻,月亮的清辉洒落在我们肩头,美妙的诗句萦绕在我们身边,你有何感受?
  多情的诗句,滋润着我们;
  美丽的月色,亲吻着我们;

语文《望月》教案5

  一、学习目标。
  1、培养独立鉴赏诗词的能力,形成个性化的审美情趣。
  2、培养丰富的联想、想象能力。
  3、积累咏月的诗词。
  二、学生活动。
  1、课前准备:利用书籍、报刊、网络收集关于咏月的诗词、佳句,誊写在小卡片上。
  2、小组评析其它咏月的诗词佳句。组长记录有价值的赏析,综合成一篇赏析短文,全班交流。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诵明月之词,歌窈窕之章”这是历代文人墨客的雅事,今天我们将通过《十五夜望月》来学会如何赏析这些名句佳作。
  (二)赏析《十五夜望月》。
  教师印发《十五夜望月》的赏析文章,让学生加以体会,并进一步展开讨论,哪些地方特别精彩?哪些地方有不同的见解或补充?
  在唐代咏月的篇章中,这是较为著名的一首。诗人在万籁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凝想入神,丝丝寒意,轻轻袭来,不觉浮想联翩,那广寒宫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湿了桂花树吧?这样,“冷露无声湿桂花”的意境,就显得更悠远,更耐人寻思。
  同是望月,那感秋之意,怀人之情,却是人各不同的。诗人怅然于家人离散因而由月宫的凄凉,引入了入骨的相思。他的“秋思”必然是最浓挚的。这首诗意境很美,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
  (三)诵明月之诗。
  小组之间把准备好的有关“明月之诗”的小卡片,相互交换赏析,组长记录学生的赏析或评价,大家动手把有价值、有个性的见解综合成一篇赏析文章,全班交流。
  (四)思维训练。
  用媒体展示不同角度所看见的月,(诸如:海上明月、沙漠月升、小楼新月、水中望月等)学生对自己有所感悟的图景发挥想象、进行联想。
  (五)学生小结。
  你认为这堂课好不好?说明原因。
  这既是使学生总结所得的过程,也是教师了解学生所需的过程,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因此,学生即使否定了这堂课,教师也要辨证地接受学生的否定。

语文《望月》教案6

  教学目标
  1.综合音乐、图画等多种手段,在朗读、欣赏、吟诵、表演、想象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充分感受月光下美的意境,感受散文、诗歌、童话等不同视野下月亮的风格,创生出自己对月亮文化的独特感受。
  2.让学生自主选择性地阅读,在丰富的月亮文化的熏陶、传承、感染和建构中审美、启智、激趣。
  3. 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和反映世界。
  教学重点:
  充分感受散文、诗歌、童话视野下的月亮,让学生建构起自己的月亮文化。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通过网络搜索、文本阅读等多种学习途径,阅读有关月亮的童谣、诗文、神话、故事等,欣赏有关月亮的音乐、图画等不同的艺术表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同学们,自古以来,月亮和艺术有着不解之缘,文学当然也不例外。从人类有文学的那天起,月亮就成了文人墨客心目中的女神。她在遥远的星空中向我们讲述着永远也讲不完的故事,给了文人墨客们无限的灵感。这一课,让我们和著名作家赵丽宏一起走上江轮的甲板,去欣赏江中的月亮,激发我们的情思与灵感。
  2. 齐读课题。
  二、走入散文世界,沐浴月色清辉
  1. 课前同学们已经读了课文,说说,你最喜欢读课文的哪些部分?
  2. 我们先和喜欢散文的同学一起,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走上江轮的甲板,
  去欣赏江中的月色。
  3. 我们欣赏过日出喷薄的壮阔,也赞叹过晚霞满天的绚丽,月光的美是一种怎样的美呢?自己轻轻地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4.月光的美是一种怎样的美?
  5.欣赏着这安详的、晶莹的、朦胧的月色,我们仿佛在聆听一首优雅的月光曲。 请一个同学把这一段连起来, 把这种意境读出来。
  三、步入古诗殿堂,品味优雅意境
  1.月夜的江景实在太美了,把小外甥都叫醒了。他一定是在梦境中看到了月亮。凝望着天上的月亮,每个人都会出神,都会陶醉,都会在心中涌动起浓浓的诗情。我们的祖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古往今来,月亮一直被反复吟诵着。
  2.师生齐背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秋》
  3.写月亮的诗多如繁星,小外甥也知道许许多多 。他和舅舅一起,你一句我一句吟诵起来。下面同桌一个做舅舅,一个做外甥,一起把下面的内容读一读。读前想一想,月下吟诗应该在怎样的气氛里?他们吟诵的每句诗应该读出怎样的情趣?
  4.请两位同学扮演舅舅与小外甥吟诗。全班同学评点。
  5.男女同学一起扮演舅舅、小外甥对诗。
  6. 此情此景中, 一定有许许多多吟诵月亮的诗句,在我们的耳畔回响起来,让我们也参与到他们的咏诗中去,也来你一句我一句 。
  7.月下吟诗,这是一种多么美好的感觉啊。这些绝妙的诗句引着我们走进了古典,走进了美的意境。
  8.一起清唱 《水调歌头中秋》
  四、迈进童话乐园,唤起纯真童心
  1. 每个诗人的眼睛里,都有一个自己的月亮,每个孩子的眼睛里,也有一个自己的月亮。还记得你们在那个静静的夜晚,看着天上的月亮,,展开了幻想的翅膀,提出了好多好多好奇的问题,你悄悄地跟月亮说了些什么呀?
  2. 小外甥跟你们一样,在他的眼睛里,月亮就充满了童年的纯真与幻想。自己读读小外甥充满童话般的语言。
  (1) 请一个同学扮演小外甥。
  (2) 在评读中体验小外甥纯真的童心,神奇的话语。
  3. 小外甥用童话的眼睛去看月亮,用童话的语言去说月亮,用童话的心灵去感受月亮。一起朗读小外甥充满童趣的话。
  4.多么纯真的童心,多么神奇的话语呀!( 引读)小外甥回到船舱里了,甲板上又只留下了我一个人——我久久凝视着月亮消失的地方,轻轻地展开了幻想的翅膀……
  五、张开幻想双翼,走进月神文化
  1.小外甥的话深深打动了舅舅,也深深打动了我们每一个人,让我们也插上幻想的双翼,飞向月亮。(伴随着迈克杰克逊的《童年时代》美妙歌声)你们可以用散文的语言、诗的语言或者童话的语言,去抒发自己对月亮的情感。
  2.学生书写自己眼中的月亮 。
  3.交流。
  4.有一位著名的学者说,中国文化起源于月神文化。月神文化,映射出我们民族的圣洁、祥和与仁慈。让我们走向月亮女神,走近月亮文化,沐浴着她的清辉,让她圣洁的月光永远滋润我们的心田。

语文《望月》教案7

  教学目标:
  1.学习朗读诗歌并能背诵默写。
  2.体会诗歌意境,理解诗歌内容。
  3.学会鉴赏诗歌。
  教学重点:
  体会诗歌意境,理解内涵。
  教学难点:
  学会鉴赏诗歌
  教学时数:
  1教时
  教学方法:
  边读边议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多媒体展示一轮圆月挂在夜空的画面,皓月当空,月色如银,如此美景,会勾起你无尽的遐想,今天且让我们跟着唐代诗人王建走进他的《十五夜望月》,感受他的思绪。
  (二)揭示本课的环节及任务
  今天我们的中心任务就是一个字——读,具体任务是:读顺、读义、读景、读情、读味、读韵。
  (三)六步闯关
  1.大声读——把诗歌读顺畅。学生自由读,小组内轮读,熟读成诵,毛遂自荐当堂背诵。
  2.说读——读懂诗歌的意思。边读边说,用自己的话把诗句的意思说出来。小组内轮流说,互相交流,派代表在全班发言。
  3.默读——仔细阅读,摘录诗中所描写的景物,用恰当的词语概括这些景物的特点。
  (银白的地面、熟睡的鸦雀、飘洒的冷露、芳香的桂花),抽查展示自学作业。
  4.议读——体会诗中意境,理解作者感情。边读边议,小组互相讨论:(1)从以上景物描写概括诗歌描写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一种怎样的意境氛围;(一幅安静、凄清的秋夜景色,为秋思创造伤感的氛围)(2)结合景物意境揣摩诗人在中秋之夜仰望夜空,会有怎样的心理感受?(孤独寂寞,对家人、友人的深切思念),各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相机点拨。
  5.品读——品析诗味。咬文嚼字,用比较换词法等品析诗中精美词句。小组互相讨论。
  (1)诗人写望月,却没有写到月光,从何处体现?(“地白”:给人予积水空明、澄清清冷之感,从侧面突出了月色皎洁)
  (2)“树栖鸦”从听觉还是视觉来写?写鸦雀有什么作用?(既是听觉也有视觉,烘托夜的寂静,衬托诗人内心的孤独)
  (3)“冷露无声湿桂花”蕴含怎样的情感?(用寒意、清冷烘托诗人寂寞凄清的心理。)
  (4)“落”换成“在”好吗?(“落”写出了愁思随着月光的泻落从上而下,富有动感,形象新颖)。小组充分讨论后,学生自由发言。
  6.美读——读出诗歌的韵律。指导学生朗读诗歌,注意感情基调、朗读语调、朗读节奏、朗读重音。
  (四)课外延伸
  收集有关咏月的诗歌。
  板书设计:
  景 → 境 → 情
  银白的地面 安静 孤独寂寞
  (皎洁的月色) 凄清 对亲人的
  熟睡的鸦雀 伤感的 深切思念
  飘洒的冷露 秋色夜景
  芳香的桂花

语文《望月》教案8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听写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2、学会本课3个生字,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受望月的乐趣及小外甥的聪明好学、想象力丰富。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听写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2、学会本课3个生字,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难点:
  1、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光产生想像的句子的意思。
  2、通过朗读训练,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来感受和反映世界。
  教学方法:
  交流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小黑板、挂图
  教学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感知课文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3个生字,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进程:
  一、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有关月亮的诗句?请大家背诵。
  2、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有关月亮的课文,中间也有不少月亮的诗句,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
  3、出示课题24望月(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自学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2)自由轻声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语,结合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部分词语。
  (3)再读课文,提出一些自己不懂的问题。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检查词语读音,提示注意点。
  3、学生质疑,理解部分词义:
  对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能解决的当堂解决,不能解决的放到下节课。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
  思考:课文是不是单单写月亮的?除了写赏月外还写了什么?
  2、指名回答。
  3、指导学生给课文分段?
  提示:课文哪些段落写赏月,哪些写背诗句?
  第一段(1—2 ):深夜,我在甲板上欣赏月下的江景。
  第二段(3—13 ):小外甥和我比赛背诵写月亮的诗句。
  第三段(14—20):小外甥对月亮的独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
  第四段(21——)我独自一人在甲板上展开了幻想的翅膀。
  四、课堂练习
  1、写字练习,教师进行指导。重点指导:斑、絮、呵欠
  2、用钢笔描红。

语文《望月》教案由好学资源网英语翻译栏目发布,感谢您对好学资源网的认可,以及对我们原创作品以及文章的青睐,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网站或者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语文《望月》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