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学实录  > 

《三国演义》导读教学设计(通用8篇)

《三国演义》导读教学设计(通用8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国演义》导读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三国演义》导读教学设计 篇1

  一、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学会带着意识阅读《三国演义》;
  2、 指导学生掌握一些阅读《三国演义》的技巧和方法;
  二、 教学重难点:
  1、 把握人物刻画技巧,了解作者着力塑造的主要人物形象;
  2、 领会《三国演义》的进步思想。
  三、 教学设想:
  1、 借《三国演义》著名片断《失街亭》管中窥豹,感受《三国演义》的思想和艺术特色。
  2、 设置重点问题让学生自学,力求在合作探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有意识地掌握一些阅读名著的技巧和方法。
  四、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每次听到《滚滚长江东逝水》这首歌曲,我总有一种血脉贲张的感觉,仿佛自己又回到那个群雄逐鹿,英雄辈出的三国时代。 今天,让我们一起出征街亭,会晤英雄。
  (二) 问题探究:
  探究一、复述故事情节思考:《失街亭》的战争描写亮点纷呈。你关注到了吗?结合导读中相关战争描写的阐述找出本文的一些片断来讨论交流一下。
  《三国演义》著名的战争描写有没有类似的特点呢: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伏击战:乌林、葫芦口、华容道,三笑,三惊)
  彝陵之战 ……
  结论:铺垫伏笔,构思严谨,情节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有张有弛,一波三折,引人入胜。
  明确:读《三国演义》,一要读扣人心弦的战争场面。
  (我们读《三国演义》,精彩纷呈的战斗场面令人应接不暇,带给人以欲罢不能的阅读快感,是我们读三国最不能错过的精彩)
  探究二:小小街亭,为何如此重要?如此重要的街亭为什么会失守?
  课文中有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说明街亭的重要战略位置,请大家寻找一下。“今司马懿出关,必取街亭,断吾咽喉之路”。
  结论:马谡麻痹轻敌,孔明用人不当 客观原因,司马懿老谋深算,实力不俗
  作者是怎样刻画马谡和孔明这两个人物形象的?
  结论:三笑 三哭。
  主要通过语言和神态的细节描写(正面描写),突出人物的典型性格,使得人物形象非常鲜明。
  《三国演义》人物的典型形象表现在毛宗岗说的“三绝”:曹操的奸绝、关羽的义绝,孔明的智绝。
  大家能举一两个相关人物奸(阴险、虚伪、狡诈)、智、义(正当、合理)的事例吗?
  明确:读《三国演义》,二要读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我们今天去读《三国演义》中个性鲜明的人物的意义在于我们可以借此去探究人性的真、善、美和假、恶、丑——虽然时代不同了,场景不一样了,衣服也换掉了,但人性却是可以穿越时空的。)
  探究三:马谡该不该斩?这一情节中的孔明留给你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明确:不斩的理由
  1两人情同手足
  2杀人才叫亲者痛,仇者快
  3处理败将有各种办法 4疑人不用,孔明要为此买单,不能马谡一个人承担责任
  必斩的理由:
  1马谡立了军令状,执法必严。
  2后果情节十分严重,必须死刑。
  3一意孤行,不听建议,咎由自取。
  4、不斩全家已属网开一面,再不斩马谡军心涣散,众怒难平,难以服众
  结论:我们不是当事人,站着说话不腰疼。但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应该能体会到孔明内心情感与理智激烈的矛盾冲突。
  从个人情感上讲,不忍心;从大局上从理性上讲,必须斩。所以孔明万般无奈,只得挥泪执法。什么是仁?仁者爱人,是不忍心;什么是义?公正、合理,应当做的就是义。仁和义在这里发生了矛盾,而挥泪执法,将仁义统一在了一起。
  挥泪这一细节集中展示了他仁义的一面。
  讨论:
  有一个问题老师特别好奇:如果可能,你愿意做曹操还是刘备?为什么?
  结论:想做曹操,多是功利心作怪。我们做事情不能什么都利字当头啊!
  功利心太重,容忘记做人做事的底线。
  如果要交朋友,你愿意交曹操这样的朋友还是刘备这样的朋友?为什么?
  结论:想交刘备这样的。不会吃亏,还可能占便宜。还是或多或少有功利的因素
  《三国演义》,都觉得曹操好厉害,刘备太窝囊。两人都有野心。关键是在实现野心的方式上,曹操是无底线,无节操,无所不用其极;而刘备无论环境多么艰苦,条件多么恶劣,他都守底线、知敬畏,这就是仁德爱民,绝不滥杀无辜。
  刘备要恢复重振的,不仅是汉室,更是世道人心。
  我们读《三国演义》要知道,良禽择木而栖。孔明选择刘备,绝不仅仅是报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更在于刘备的人品契合了孔明的理想。
  所以,我们读孔明,要读他的宅心仁厚,读他的有仁有义。
  导读中特别谈到了《三国演义》的思想倾向:拥刘反曹。实质是拥护德政,反对暴政
  而德政的基础便是为政者有一颗仁爱之心。
  我由此有一个感悟:一个人有没有价值,一个家庭能不能兴旺,一个国家是不是强盛,关键只在一个“德”字。品德高尚,这个人就有价值。一家人品德良好,这一家庭必然兴旺。国民重视品德修养,这个国家自然强盛。《三国演义》的重大启示,即在有仁有义远比权贵名利更值得尊敬。我们读《三国演义》,如果不能提高自己的品德,促进家人的品德修养,就等于白读。
  我知道大家读了《失街亭》后,也写了很多的人生感悟,下面的时间我留给大家作展示
  (学生展示)
  明确:读《三国演义》,要读高尚人品和人生智慧。
  (四)、结语:
  必须要指出,《三国演义》还是一部宣扬权谋的书,民间有“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的说法。一个“三国气”重的人,往往心理阴暗,中国人要阳光,要坦荡,不能承袭这种阴晦的“三国气”。我们要有拿来主义的眼光。一堂课讲三国,难免挂一漏万,让我们借今天学习《失街亭》的东风,把握《导读》的精髓,一起走进这部经典,去发现更多的精彩!
  (五)板书设计 :
  从《失街亭》看《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导读
  读战争 艺术性
  读人物 (交相辉映)
  读人品和智慧 思想性

  《三国演义》导读教学设计 篇2

  阅读指导目标:
  1、掌握阅读欣赏小说的一般方法。
  2、指导学生运用比较法等阅读《三国演义》中三处战斗场面描写的文字,结合听读评书分析人物性格,理解人物形象。
  3、激发阅读名著兴趣,培养终身阅读的良好习惯。
  4、学会欣赏作者的表现手法,怡情养性,陶冶情操,开启心智,提高审美能力。
  评价任务:
  1. 比较人物及人物故事。
  2. 在对比中分析人物性格,了解作者塑造人物形象方法。
  阅读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谈话了解,指导阅读小说的方法
  1、讨论:你喜欢读名著吗?说说理由。阅读长篇小说,你有什么好方法?
  2、你读《三国演义》原著还是青少年版?有什么阅读困难?怎么解决的?小结阅读小说的方法(点面结合法):
  (1)面:理清故事情节
  (2)点:抓住人物特征
  环节二
  比较法阅读《三国演义》三处片段活动一 引入片段
  你喜欢哪个三国英雄?
  出示:关羽、张飞、赵子龙图片,阅读这三个人物经典的战斗场面描写文字
  比肖像:有何不同,突出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
  比语言:重点分析张飞的三声“喝”,体会人物性格。
  比手法:恰如其分的动作词,不同内容的侧面描写,“张飞大闹长板桥”的夸张手法等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比赞词活动二 阅读片段
  (1)阅读片段《关云长温酒斩华雄》《赵子龙单骑救主》《张翼德大闹长坂桥》,指导原著阅读,读通读懂。
  (2)阅读、讨论比较:三段文字的相同点?
  (3)阅读、讨论比较:三段文字的不同点?
  指导:不动笔墨不读书。用同一记号标出相同类项。
  比阅读感受:练读谈理解
  活动三听读评书片断
  听评书“赵子龙单骑救主”
  对比:听评书与阅读原著有何不同?
  环节三总结提升
  1、比较法: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表现手法、主题思想时,都可采用比较法,可以将不同篇中的同类作品、同一篇中的不同类拿来比较。如在人物形象上,可将诸葛亮、司马懿、周瑜人物形象进行比较,同样是极具智慧的人物,诸葛亮智慧忠义、司马懿智慧多疑、周瑜智慧忌妒,通过比较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在内容上也可比较,也可进行表现手法上的比较,如《三国演义》和《项链》在揭示人物心理时表现手法的不同,从而了解我国传统小说的写法与西方惯用的心理分析的写法的区别。
  2、参读法:如读完《三国演义》后,可参看他人对《三国演义》的评论,如对曹操的评价。阅读要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及文本的主题思想,要有自己的思考,切不可人云亦云。
  1.注意倾听,能抓住重点字词,体会作者急切,快乐的心情。
  2.能理解标点符号在表现人物用情感时的作用。
  环节四总结升华
  阅读拓展
  1、交流《三国演义》读书成果和自己的阅读方法。
  2、阅读作业:运用对比法读《三国演义》中《孔明用智激周瑜孙权决计破曹操》,体会诸葛亮因人而异的智慧。
  3、书写作业:完成 我喜欢的三国人物 手抄报
  推荐课外阅读。
  附:板书设计
  品读“三国”人物
  方法:比较法参读法
  点面结合以听促读读书做笔记

  《三国演义》导读教学设计 篇3

  一、内容简介:
  《三国演义》是古代历史小说中成就、影响的一部作品,它广泛流传,魅力无穷,在中国文学和人民生活中都有着难以估量的深远影响,它描写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咤叱风云的英雄人物。
  《三国演义》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把人物放在惊心动魄的军事、政治的斗争中,放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来塑造,其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人。《三国演义》描写了大大小小的战争,构思宏伟,手法多样,使读者清晰地看到了一场场刀光血影的战争场面。其中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战争的描写波澜起伏、跌宕跳跃,读来惊心动魄。
  全书语言精练畅达,明白如话,简洁明快,气势充沛,生动活泼。
  二、指导目标:
  1、通过让学生阅读四大名著之《三国演义》,了解东汉末年社会现实的动荡和黑暗及魏、蜀、吴三个政治、外交、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欣赏书中众多鲜明饱满的人物形象和气势恢弘的战争场面。
  2、了解《三国演义》在文学式上的艺术成就:战争描写和人物塑造,学会欣赏作者的表现手法,怡情养性,陶冶情操,开启心智,提高审美能力。
  3、师生共同探讨阅读方法,激发学生自行阅读的动机,培养终身阅读的习惯。
  三、阅读计划:
  期初进行阅读《三国演义》的导读以后,每天阅读15分钟,阅读能力较强的可自行安排阅读量,利用每周阅读课师生共同阅读,老师为学生念读故事,师生探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学生朗读自己感兴趣的章节。月末进行一次阶段性汇报,完成读书卡各阶段要求,交流各自读书方法,每月评选一次阅读之星。
  具体安排:
  第1周布置购买《三国演义》,《三国演义》导读,明确阅读方法,
  第2周检查《三国演义》的购买情况,并要求每日读15分钟左右,至少读完一回的内容,并明确做批注的方法要求。发放读书卡。
  第3----5周结束第一阶段阅读1——24回,并于月末检查阅读情况,举行一次三国小故事朗读会
  第5周国庆长假,阅读三国演义,并出一期读书小报
  第6----9周第二阶段阅读到第48回,制作三国人物资料卡
  第10--15周第三阶段阅读到72回,复述“赤壁之战”的经过。评选“评书员”
  第16-- 19周第四阶段阅读至96回,月末举行“我知道的三国成语”交流活动
  第19周--寒假第五阶段阅读到完。全文回顾。选择一点写读书笔记。完成问卷调查。

  《三国演义》导读教学设计 篇4

  阅读指导目标:
  1、通过阅读《三国演义》,了解三国故事,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2、通过了解成语背后的三国故事深入理解成于含义,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发表自己的见解,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并学会全面认识事物。
  3、通过分小组汇报阅读成果,训练学生收集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
  1、阅读少年版《三国演义》,每人准备一个有关三国的成语故事,要求了解成语背后的故事并能够用自己的话讲一讲
  2、摘抄其中优美的语言或收集关于“三国”的成语、俗语、歇后语,谈谈自己的感悟。
  评价任务:
  1. 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成语故事。
  2. 了解成语故事背后的深意,会运用部分成语。
  阅读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
  激趣导入
  1.师:让我们首先来观看一个片段,欣赏一首曲子(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曲及开剧片段)。知道这出自哪一部电视剧吗?
  2.生:(齐答)《三国演义》。
  3.师:悲壮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把我们带到了群雄争霸的三国时期,《三国演义》让我们认识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诸葛孔明,骁勇善战、忠义为先的关云长,雄霸江东的孙仲谋,一代奸雄曹阿瞒,旷世奇才周公瑾等生动传神的人物。也让我们目睹了桃园结义、官渡之战、火烧赤壁、草船借箭等场面。让我们再次漫游“三国” ,本节课我们将重点学习三国中的成语
  (板书课题)
  活动一 成语知多少
  1.师:我们先畅游知识园,考考大家对“三国”中的成语到底了解了多少。(多媒体出示“畅游知识园”及相关题目。)
  (1)魏国的霸主是谁?(曹操)蜀国的霸主是谁?(刘备)吴国的霸主是谁?(孙权)
  (2)《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罗贯中)是哪朝人?(明朝)
  (3) 这部著作写的是哪段时间到哪段时间的历史故事?(汉末年到晋代初)
  (4)“七擒七纵”跟谁有关?(诸葛亮、孟获)
  (5)“羽扇纶巾”描写的是三国中的哪位人物?(诸葛亮)
  (6)请列举“过五关斩六将”中的“五关”或“二将”。(五关:东岭关、洛阳、汜水关、荥阳、滑州渡口、六将:孔秀、孟坦与韩福、卞喜、王植、秦琪)
  (7)请说出跟关羽有关的两个成语。
  (刮骨疗毒、单刀赴会、桃园结义、大意失荆州)1.情境导入,渲染气氛,使学生入情入境,了解课堂学习重点。
  2.小结语为学生回顾故事、学习接下来内容作铺垫。
  环节二
  引导学习活动二 引导学习
  1.师:老师收集了一些三国成语,我们先来看一看。
  (多媒体出示:三顾茅庐、七步之才、一身是胆、望梅止渴、锦囊妙计、乐不思蜀、如鱼得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1)生齐读课件中的成语
  (2)同桌交流已经掌握的`成语及含义,相互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成语背后的故事面向全体学生,课内外结合。课前组织多次故事会,逐层选拔,推选故事大王,既让每个学生都有讲述的机会,又让有特长的学生得到充分展示。在熟知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悟语言,让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从中感受到名著语言的精妙和名著对语言的发展产生的影响。
  活动三 我是故事大王
  1.师:同学们了解了那么多三国知识,真了不起!你们知道吗?每一个成语的背后还有一个扣人心弦的故事呢!下面就让我们走进故事王国,请四大组各推出的“故事王”给我们讲一讲。
  2.故事内容:可以讲述自己印象最深的成语,可以讲述自己最感兴趣的成语故事,也可以讲述最让自己感动的成语故事(赵云飞骑救公孙;典韦飞戟退追兵;周泰宣城救孙权;许褚护曹夺船避箭;曹洪护曹步随渡水;周泰救权惨战重围;曹洪挡超竭力死战;曹昂让父奉马身死;长坂赵云决荡救幼主;宛城典韦生死当塞门等)。还可以讲述其它(桃园结义;煮酒论英雄;过关斩将;跃马檀溪;三顾茅庐;携民渡江;大闹长坂桥;舌战群儒;初出茅庐;七步成诗;巧借东风;曹操献刀;义放曹操;单骑救主;大意失荆州;夜走麦城等)
  3.评选故事大王
  环节三总结升华
  阅读拓展
  师:今天,我们一起回味了《三国演义》中的几个精彩片故事,认识了堪称英雄的几位三国人物,感悟了一些精妙的词句,初步领略了经典名著的魅力。(宣布得分最高的一个小组为本次读书活动“三国通”。)《三国演义》中还有更多的故事、人物、语言等待着我们去品味。一本好书是值得反复阅读的,因为每读一遍,我们都会有新的发现。希望同学们再去仔细品读,从中获得更多的收获,更深的感受!在我国文学宝库中,还有许多像《三国演义》一样优秀的作品,如《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都值得大家阅读。让我们(齐声):与好书为伴,与经典同行!
  推荐课外阅读。
  透过范例总结读书方法,提出读书的要求,引入其它经典名著,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环节四
  作业布置
  1、交流《三国演义》读书成果和自己的阅读方法。
  2、阅读作业:运用对比法读《三国演义》中《孔明用智激周瑜孙权决计破曹操》,体会诸葛亮因人而异的智慧。
  3、完成手抄报
  巩固练习附:板书设计
  《三国演义》之“三国成语”
  桃园结义
  羽扇纶巾——诸葛亮

  《三国演义》导读教学设计 篇5

  教学设想:
  教学“导读”应结合文本的视觉和影视的视觉,使学生产生欣赏的欲望,然后以学生的潜心阅读为主。本导读拟设2课时,第1课时以教材中的导读内容为依托,较全面地介绍名著;第2课时让学生通过活动(名著故事会、精彩片段选读),感受名著的艺术魅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三国演义》的背景、作者、思想内容、价值等;
  2)识记一些与《三国演义》有关的成语、熟语、歇后语;
  3)复习《赤壁怀古》《蜀相》;
  4)掌握名著欣赏的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语言积累以抢答的形式完成;
  2)理解教材中导读内容,把握要点;
  3)文学作品与历史记载的比较鉴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谋事在人”的积极人生观;
  2)确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的社会历史观;
  3)通过鉴赏典型形象获得精神愉悦。
  教学重点:
  1、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
  2、语言知识积累;
  3、了解阅读名著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文学语言与史传语言的比较鉴赏。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序幕。
  2、展示篇首词,略作欣赏。
  3、联系复习苏轼词《念奴娇-赤壁怀古》
  二、展示课题:名著导读《三国演义》一提起《三国演义》,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一个个耳熟能详的英雄我们脱口而出:诸葛亮、关羽、张飞、曹操……的确,这是一个群星璀璨的时代,智谋、权术、机变、口才、勇气……在三国鼎立的舞台上,发挥得淋漓尽致。
  三、 导读名著
  1、名著的形成
  1)《三国演义》的编撰者是罗贯中,名本,号湖海散人,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元末明初。
  2)《三国演义》的形成,课件展示:晋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宋代讲史平话“说三分”元代讲史话本《三国志平话》《三分事略》明初罗本贯中编撰《三国志通俗演义》 清初毛纶毛宗岗整理和评点《三国志通俗演义》
  2、名著的影响
  1)老师讲意思和运用,学生抢答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熟语课件显示:唱空城计,过五关斩六将,说曹操曹操就到,乐不思蜀,赔了夫人又折兵,人在曹营心在汉,扶不起的阿斗。
  2)课件显示歇后语前半句,学生抢答后半句。
  3)名著其他影响如:京剧“失”“空”“斩”是传统剧目;大型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易中天《品三国》让经典走向普通民众;教材选编《出师表》《赤壁之战》《孔明挥泪斩马谡》。
  3、名著的价值
  1)课件出示《三国演义》的内容和思想;教师介绍《三国演义》的情节时间跨度、线索、作品倾向。
  2)提问,要求从教材“导读”中找答案:《三国演义》给予我们人生最宝贵的启示是什么?《三国演义》表现了一种怎样的社会观、历史观?课件展示。
  4、名著的欣赏
  1)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要求学生说出几个《三国演义》故事回目。
  2)生动典型的人物形象:提问:毛氏父子评点《三国演义》所谓“三绝”是?课件展示:奸绝——曹操义绝——关羽智绝——诸葛亮课件展示“曹操小档案”,建议阅读长篇小说时,由于情节复杂,人物众多,可以通过制作人物档案的方式理顺内容。谈谈诸葛亮的形象:诸葛亮是群众智慧的化身,他足智多谋、神机妙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课件出示武侯祠楹联;复习背诵杜甫律诗《蜀相》
  3)欣赏《三国演义》中《孔明挥泪斩马谡》与晋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中对斩马谡的记载。
  a)分角色朗读《孔明挥泪斩马谡》中孔明“三哭”片段分5个角色:孔明、马谡、蒋琬、先主刘备及叙述者。
  b)讨论“三哭”各含怎样的感情?一哭:挥泪哀伤之哭二哭:流涕惋惜之哭声三哭大哭不已惭愧之哭
  c)阅读《诸葛亮传》中记载,理解“戮谡以谢众”,意即:杀了马谡来向众人谢罪。
  d)文学作品语言的形象性与正统史书叙事的客观性。
  二、 小结:名著欣赏的方法:
  1了解名著的形成和影响;
  2把握名著的基本内容和思想;
  3通读名著,欣赏精彩篇章,抓住小说三要素;
  4积累语文知识。
  三、作业:
  1)课后准备“三国”故事会;
  2)阅读《同步作业》中两篇文章《孔明挥泪斩马谡》和《群英会蒋干中计》
  四、在《三国演义》片尾曲声中结束。

  《三国演义》导读教学设计 篇6

  一、指导目的:
  1、让学生学会运用课外阅读方法进行读《三国演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达到课内向课外延伸的目的。
  2、通过介绍三国知识,增强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二、指导重点:
  增强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三、课前准备:
  1、学生版《三国演义》
  2、课件(包括相关故事的动画)。
  四、教学过程
  (一),与学生沟通,切入话题。
  1,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确,书籍可以让我们增长知识;可以让我们陶冶情操。
  2,同学们你们喜欢阅读吗?
  3,能和老师说一说你们都读过哪些书吗?
  4,学生汇报交流
  5,大家读过的书还不少,看来你们都是爱读书的好孩子。为了奖励你们老师送给你们几条关于读书的名言,请看大屏幕,大家一起朗读一下(课件出示名言)
  6,其实,老师也很喜欢读书,我最喜欢读的是《三国演义》师朗诵《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7,一首《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以其特有的雄浑和古朴为我们翻开了三国的历史画卷,作为欣赏者,我们仿佛被带回了金戈铁马的故战场,经受了一番刀光剑影的洗礼。今天,老师就把这本书与大家分享一下。
  (二),聊三国,引发阅读兴趣。
  1,谁知道这本书的作者是谁?
  预设:罗贯中
  师:我们就一起走近三国的作者“罗贯中”
  录音介绍(罗贯中)
  2,《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首,现如今已被搬上电视荧屏,而且被改编成了戏曲、评书、游戏等多种形式。我想大家对它不是很陌生,下面我们就按照大屏幕上的提示一起聊聊三国
  课件出示交流任务
  (1),你知道哪些《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他们是怎样的人?
  (2),你知道哪些《三国演义》中的成语、歇后语等?
  (3),你知道哪些《三国演义》中的故事?
  2,学生自由说一说、聊一聊。
  3,全班交流汇报
  4,教师小结(送出锦囊妙计)
  (四),读三国故事,感悟读书方法。
  1,过渡: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骄傲,你们知道这么多关于《三国
  演义》的知识,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三国中的一个小故事,想知道吗?
  学生:想
  播放动画《曹操败走华容道》
  任务:简要概括一下这个故事。
  学生汇报:
  2,打开《小学生阅读资源》读《曹操败走华容道》故事。完成下列任务。
  课件出示《阅读要求》
  (1),在这个故事中主要描写了那两个人物?
  (2),你最喜欢哪个人物?
  (3),说一说为什么喜欢?
  (4),找出这个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及心里,体会一下。
  3,学生汇报交流
  4,教师小结:人物众多、形象鲜明而富有个性,是《三国演义》的一个主要特点。人物众多,其中有名有姓的共1191人,期中文官451人,武将436人,汉、三国、晋的皇裔、后、妃、宦官等128人,其他三教九流和官亲176人。人物形象鲜明而富有个性。围绕着这些人物形成了一个又一个小故事,这些小故事共同构成了三国这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所以在读三国演义时最主要的一个方法就是抓住每一个人物的语言、动作、心里等描写,去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从而理清故事情节、全面了解三国这部作品。
  5,课件出示阅读三国的方法
  点:抓住人物特征
  面:理清故事情节
  (五),总结升华,激发阅读欲望
  1,总结:今天我和大家一起了解了三国这部伟大的著作,大家有没有信心读一读《三国演义》
  历史的故事以其永久的魅力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希望大家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读更多的课外书。老师希望大家能终生坚持阅读。
  2,课件放映
  阅读,终生的承诺
  让我们拿起书,以书为伴,读书有记性、有悟性、有任性,畅游在多姿多彩的课外阅读中,让阅读成为我们终生的承诺。
  3,让我们大声朗读以上内容,结束本课。

  《三国演义》导读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三国演义》的作者、写作背景及成书过程。
  (2)学习欣赏名著的的基本方法,了解鉴赏小说的角度,如线索、人物、主题等。
  (3)引导学生认识《三国演义》的价值,激发学生阅读《三国演义》的兴趣。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积极人生观。
  (2)确立正确的社会历史观。
  学情分析
  以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为蓝本,通过对典型人物的分析及点评,引导学生感知其中的人物形象,并适当进行比较,鼓励学生思考探究,从而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通过欣赏、互动,让学生感受名著的艺术魅力。
  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
  身为荆州人,大家引以为豪吗? 荆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在璀璨的文化长廊中,三国文化便是其中一张名片。一提起三国,大家恐怕会脱口而出一些耳熟能详的名字:诸葛亮、关羽、赵子龙、刘备、张飞、曹操、周瑜……的确,那是一个群星璀璨的时代,智谋、权术、机变、口才、勇气……在三国的舞台上,发挥得淋漓尽致。虽然中国历史并不乏这样的英雄时代,像春秋战国、隋末唐初、元末明初,但唯独这一时代特别让人难忘,也特别让人热血沸腾,这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三国演义》这本书的传播带来的影响。
  大家完整地看过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这部名著吗?能说出几个有关三国的俗语吗?大家知道其中的含义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三国演义》,品味意味深长的三国文化。
  活动2【讲授】授新
  阅读方法
  1、线索法:一部小说,情节是吸引读者的重要元素,《三国演义》共120回,情节曲折,故事跌宕起伏,错综复杂,每一回都像一粒粒的珍珠,但要把这些珍珠串起来,成为一件绝世的艺术品,那么线索是关键。因此,品读名著抓住线索,无疑可以事半功倍。回顾历史,请同学们说说三国之前是哪个朝代?(东汉)那东汉的末年 的状况如何呢?(宦官专权、天下大乱、民不聊生、饿殍遍野。朝廷风雨飘摇,民众苦不堪言)《三国演义》就是以此为引线来讲故事的。三国之后呢?(西晋一统天下)。这就是《三国演义》的终局。那中间80回这条主线是什么呢?(三国纷争的矛盾和斗争)这三条小线索此起彼伏,交互联络,构建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不过三线之中,写得最详细的是蜀汉集团,其次是曹魏,再次是东吴,要注意作者的详略安排。
  东汉之乱--------------引线(前20回)
  三国纷争------------- 主线(中80回) 线索法
  三国归晋------------- 结局(后20回)
  至此,我们通过把握线索对《三国演义》有了一个宏观的认识,进入了王国维先生的“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境界。我们把这种方法叫作线索法。
  2、人物分析法
  有了宏观的把握,接着就要具体深入文本,我们发现,小说中人物的出场让人目不暇接在多大千人的队伍中,大家最感兴趣的是哪个人物呢?为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收集信息,确定本组讨论人物,在分析人物时,注意选取合适的角度,分析人物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学生各小组展示讨论成果。教师总结归纳
  通过细节描写分析人物
  举例:曹操
  细节一:动作凸显性格
  曹操骗父
  曹操献刀
  错杀伯奢
  细节二:语言表现性格
  曹操借刀
  曹操献刀
  路遇陈官
  错杀伯奢
  细节三:心里暗示性格
  曹操献刀
  错杀伯奢
  总之,一方面,曹操镇压起义,充当屠夫,欺君罔上,窃国谋利,玩弄权术,残暴不仁,虚假伪善,奸诈狡猾,骄奢淫逸,嫉贤妒能;另一方面曹操仍不失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目光远大,胆识过人,求贤若渴,重视人才,胸襟开阔,豁达乐观,军纪严明,爱护百姓,豪爽多智,指挥若定,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善于总结,著作颇丰。
  通过故事情节分析人物
  示例:诸葛亮
  情节一:正面侧面表智慧
  徐庶曾曰:“以某比人,譬就驽骈麒麟,寒鸦配鸾凤耳。此人每尝自比管仲、乐毅,以吾观之,管、乐殆不及此人。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盖天下一人也。”(36回——元直走马荐诸葛)——侧面描写
  火烧博望、再烧新野、舌战群儒、巧借东风、智算华容、三气周瑜……奉命入川、夺取汉中、七擒孟获、六出祁山。——正面描写
  情节二:反复皴染突忠诚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
  只为刘备的知遇之恩,他将自己的一半人生都献给了刘备的复兴汉室。刘备在世时,他开辟疆土,平定南方。刘备死后,他尽力辅佐后主,六出祁山,几度北伐魏国,最后还是操劳过度死于九丈原,后追曰“忠武侯”,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在《出师表》中表现得一清二楚。
  情节三:对比渲染衬稳重
  46回,应奇谋孔明借箭;85回,诸葛亮安居平五路……其办事的稳重真的可以比作泰山也。
  情节四:情节摇摆显大度
  刘备三顾茅庐后,关、张二人就不高兴了,以无礼于诸葛亮,然而诸葛亮并没放在心上,用火烧博望冰释前嫌。在赤壁之战前,周瑜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以三日造百万之箭来陷害他,但他没有计较。平定南夷时。他七擒七放,对孟获的大度,连敌人也服了。
  可人无完人,诸葛亮也有缺点,他过分忠诚,成了愚忠。过分的谨慎导致蜀国人才短缺,君主无能……这些都是他性格中的缺点。
  小结:作者在塑造人物时围绕人物性格的主要特征,多角度、多层次予以强化、深化,使其性格在单一中呈现丰富性、复杂性。
  名著人物众多,建议大家在阅读时分门别类建立人物小档案,会更清楚。
  曹魏集团
  文臣:郭嘉、程昱、贾诩、荀彧等
  武将:张辽、乐进、于禁、张颌等
  蜀汉集团
  文臣:诸葛亮、庞统、法正、姜维等
  武将:关羽、张飞、赵子龙、马超等
  东吴集团
  文臣:周瑜、陆逊、吕蒙、鲁肃等
  武将:太史慈、甘宁、周泰、凌统等
  3、主题探讨法
  我们在交流时,发现大家对文本有很多疑虑,我选了一个大家很关注也很感兴趣的一个问题,希望通过大家的讨论交流能有一个满意的答案。
  问题:为什么我们读《三国演义》,当读到曹操失败时,我们内心极为愉悦,而刘备失败时我们觉得很失落伤心?
  作者站在刘备的立场,具有比较明显的“拥刘反曹”的倾向。把蜀国的刘备、诸葛亮、关羽等君臣作为理想中的政治道德观念的化身,仁君、贤相、良将的典范,而把魏国的曹操等作为权诈、推行暴政的代表,至于孙吴方面知识陪衬而已。
  作者处在元末明初,他经历了外族统治的时代,所以他呼唤正统,刘备又是正统的代表。
  小结:我们在读《三国演义》时,要注意小说的要素,把握情节中的线索、人物及时代背景,在分析中关注塑造人物的方法及小说的主题等。

  《三国演义》导读教学设计 篇8

  教学目标:
  1.了解名著的形成和文学地位
  2.掌握名著的人物形象特征和名著的主题思想
  3.初步领悟欣赏名著的方法
  教学重点:
  鉴赏人物形象和三绝的性格
  教学难点:
  了解名著的主题思想以及名著的启示
  教学方法:
  讲授法多媒体辅助点拨法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片头曲开场,打开“滚滚长江东逝水”幻灯片开始,导入内容: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由明代杨慎作词,当代艺术家杨洪基演唱这首穿越时空的天籁之音带着我们走进“名著导读《三国演义》”
  二.名著的影响:
  放幻灯片成语和熟语,以及歇后语,让学生说出人名和歇后语的下句。激发学生课堂兴趣。
  三.名著的形成
  看课本2-5段,依据幻灯片,理清名著形成的过程
  四.名著的内容和主题
  让生浏览课本高度归纳名著内容的情节,依据幻灯片,掌握情节,老师课堂补充名著的三大部分。特别指出,名著主要内容是以蜀国为主,依此引出主题。
  探究:名著从桃园三结义写起,到孔明病逝,后文只有5个回合,作者如此安排情节,是要表现怎样的主题?
  明确:拥刘反曹是因为刘备出生正统,仁义(打出关于主题幻灯片)
  作者是要表现忠义思想,仁政思想
  五.鉴赏任务形象
  1.了解三绝是谁
  2.鉴赏曹操
  打出有关曹操的幻灯片,让学生说说曹操,评价曹操。让学生说出曹操在自己心中的形象。
  老师归纳:曹操多疑但是爱才,奸诈然而有雄才大略。
  (打出幻灯片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3.欣赏关羽
  打出有关关羽的幻灯片,根据关羽的故事,让学生讲出自己喜欢的故事,并说说喜欢的理由,以此总结关羽的性格
  老师归纳:桃园三结义,华容道可见他的义;刮骨疗伤温酒斩华雄可见他的勇但是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可见他的骄傲,狂妄。
  第二课时
  一:复习
  二全班交流
  1、了解诸葛亮
  打出有关诸葛亮的幻灯片,老师读出对联,学生齐读《蜀相》。让学生积累有关诸葛亮的诗词。
  2、合作探究:
  (讨论并概括诸葛亮的故事。借此概括诸葛亮的智和忠)
  3、说说还有哪些鲜活形象
  还有勇猛的张飞一身是胆的赵云意气风发的周瑜圆滑睿智有心计的司马懿
  三、赏析精彩场面
  1.与三有关的情节
  (打出幻灯片)
  2.精彩的战争场面
  (打出幻灯片)
  四、名著的启示
  合作探究:读三国的启示
  老师点拨:可以从诸葛亮的角度,曹操的角度归纳。
  (打出幻灯片: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五、拓展延伸:
  1、你认为在当今经济日益发展的时代,再读《三国》有必要吗?(由学生自由发言,观点正确即可)
  2、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同时,精神文明的需求相应的物质化了。当你因成绩提高了而向父母提要求的时候,你会向父母索要什麽东西?会不会要书呢?
  (给出名人名言,倡导读书)随着中外文化的广泛交流,《三国演义》已经被译成几十种文字传播到世界各个大洲。作为一名中国学子你定想了解更多的三国知识,对吗?那就赶快投入到读书行列中来吧!
  六、总结反思:
  《三国演义》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它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语言特色,塑造人物形象,描写战争等几个方面,所以,在教学中,注重从这几个方面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平。部分学生已经通过电视和教材-对人物有了一些了解和认识,但这种了解是模糊的,片面的。所以,此次“导读”用意还在于让学生充分、全面地认识《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汲取古典小说的丰富营养,从而找到打开阅读古典小说之门的钥匙。
  如果说,这节课的导入环节是在解决“为什麽”读的问题,那麽后面的环节就是在解答“怎麽”读的困扰。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不仅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还要让他们懂得阅读名著还有古为今用的实用价值。
  成也罢,败也好。都随这滚滚的长江水烟消云散。但是不变的是他们那不朽的生命价值凝聚的历史的天空中。
  (放歌曲《历史的天空》结束本节课。)

《三国演义》导读教学设计(通用8篇)由好学资源网教学实录栏目发布,感谢您对好学资源网的认可,以及对我们原创作品以及文章的青睐,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网站或者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三国演义》导读教学设计(通用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