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学实录  > 

《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

  一、破题激趣,初识“天堂”美
  1、同学们,在你们印象中,什么地方是天堂呢?
  2、对呀,天堂就是神话故事中人们想象的幽美、舒适、快乐的生活环境。
  3、描写的是“什么的天堂?”板书:鸟的天堂。
  4、同学们,你们想看看鸟的天堂吗?多媒体播放《鸟的天堂》录像,让学生充分想象,如临其境。
  5、学生用语言描绘情境。
  6、质疑课题:
  作者为什么说这里是鸟的天堂呢?
  二、自读自悟,感知“天堂”美
  1、读:
  自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读课文,可以低声速读,可以高声朗读,可以同桌互读,可以双人读,个人读……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想:
  这篇课文主要讲什么?作者几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色有什么不同?大榕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从哪些句子或段落中体会到的?你认为哪些句子写得美?
  3、画:
  把反复读书后仍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三、研读体悟,感受“天堂”美
  1、质疑:
  同学们都自主学习了课文,你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吗?提出来大家一起探讨。教师引导学生把问题进行归类、筛选。
  2、合作学习: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如,大榕树怎么会成为鸟的天堂?为什么说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为什么有的地方加引号,有的地方不加引号?学生按小组进行再朗读,再感悟,寻找依据,形成自己的看法,然后相互交流,充分发表意见。教师及时鼓励,随机引导点拨。
  3、全班交流:
  每小组推荐一名发言人。其他组员作补充或提出不同意见,师生共同评价。
  4、有感情地朗读相关段落。
  四、赏读课文,感受语言美
  1、练习读课文:
  选择你最感兴趣或最喜欢的段落标一标,读一读。
  2、交流:
  把你认为自己读得最精彩的段落读给同学听。
  课件出示学生读的句子:
  ⑴ 关于榕树“大”:
  “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有许多根……”
  学生自由读,注意突出数量词,“许多株”“两株”“真是一株”,并播放录像,讲述其占地面积达20多亩,读出榕树之大。
  ⑵ 关于榕树的茂盛和美丽: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的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① 学生自由读句子,注意读好“簇”“堆”“那翠绿的颜色……”“这美丽的南国的树”等词句,同时播放录像引导学生看图想象。
  (这句话写出了榕树的旺盛生命力和色彩的美丽。)
  “簇”“堆”说明树叶的多和茂密。“那翠绿……”说明一片片叶子绿得发亮,在眼前闪烁就好像一个个颤动的生命。“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表达作者由衷的赞美和喜爱之情。指导学生进行个性化朗读,读出情,读出味儿来。
  ② 教师小结:
  是啊,同一个句子,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读起来也不一样,只要能把你感悟到的读出来都是可以的。
  ③ 学生自由读,喜欢怎么读就怎么读。
  ⑶ 关于众鸟活动的场面:“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① 某一学生读后,请其他学生说说读得怎么样。
  ② 教师指导读好“大的,小的,花的,黑的”之间的逗号和“有的……有的……有的……”“一只画眉……好听”“到处……到处……”等,读出鸟的数量之多,不可胜数,鸟儿活动之美。
  ③ 齐读。
  3、配乐、配画齐读这些句子。
  4、推荐读得好的同学赛读。
  5、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6、小结:
  作者笔下展示了人与自然,树与鸟的和谐相处、相互依存的生命之美。这里不仅是鸟的天堂,在这样好的环境中生活的人不也像在天堂里一样吗?让我们共同去创造美好的天堂吧!
  五、结合实践,引导创造美
  1、多媒体出示大榕树美景图:
  目前,“鸟的天堂”已成为一处游览胜地,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并收集一些有关材料,当一回导游写一篇解说词。写清楚导游的身份,旅游的地方及特点,力求写得清楚明白、形象生动。
  2、《鸟的天堂》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精品佳作,让我们感到大自然在人类保护下充满生命活力之美。“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同学们,让我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环保办点实事吧!
  ⑴ 以雏鹰小队为单位调查环境污染问题,如,废旧电池污染、工业污染等,写出调查报告,利用班队会进行交流,提出治理规划。
  ⑵ 组织环保宣传小分队,向社会宣传环境保护的意义,让人们都投入到环保中来。
  3、让学生参加一项自己最感兴趣的活动。

《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榕树的美和众鸟纷飞的热闹场面。
  2、通过理解课文,感受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榕树的美和众鸟纷飞的热闹场面。
  2、通过理解课文,感受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强环保意识。
  【教法】
  范读法、点拨法、动作演示法。
  【学法】
  朗读法、自主感悟法。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感知了《鸟的天堂》这篇课文,当巴金爷爷游览完鸟的天堂后不禁发出这样的感慨: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他为什么会这样说?
  (快速浏览课文,归纳总结。)
  二、分组学习,完成任务
  师:哪些自然段写了榕树美,哪些自然段写了鸟的多?
  (小组协商选择学习的内容。)
  1、出示各组学习目标:
  ⑴ 学习榕树美的部分。
  ⑵ 学习鸟多、快乐的部分。
  2、学习要求:
  ⑴ 默读课文:
  标画能体现榕树美的语句并在句子旁批注感受。
  ⑵ 把你标画的语句用心多读几遍,感悟榕树的美。
  ⑶ 组内交流标画的语句,谈感悟。
  三、交流汇报,深谈感悟
  1、感悟榕树美的有关句子:
  ⑴ 一簇簇树叶伸到水面上。树叶真绿得可爱。那是许多株茂盛的榕树,看不出主干在什么地方。
  ⑵ 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突出树的奇特。)
  ⑶ 那么多的绿叶新的生命在颤动。
  生汇报时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修辞手法等谈感悟。
  师小结:大榕树不仅美丽,生命力也是如此旺盛,因此巴金爷爷发出这样的赞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2、感悟鸟的欢乐场面的有关句子:
  ⑴ 我们继续拍掌有的在扑翅膀。师:仅仅两句话作者就抓住了鸟的叫声、形状、颜色等特点,突出了一个众鸟欢腾的场面。巴金爷爷刚到这儿就看到这样的场面了吗?
  (师生表演鸟儿一只只飞出的情景。)
  ⑵ 我们注意地看着另一只又飞起来了。
  ⑶ 一只画眉鸟飞出来那歌声真好听。师:画眉鸟会唱什么歌呢?
  (生汇报:歌唱环境美、生活幸福、人民爱护)
  师总结:是啊,榕树因为有了鸟儿显得更加年轻,鸟儿因为有了榕树显得更加快乐,这里的人们很懂得爱鸟、互鸟,他们说:亲亲小鸟,给你一个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亲亲小鸟,给你一个自由呼吸休闲惬意的空间。于是一只小鸟飞来了,两只鸟儿飞来了,成千上万只鸟儿来到这里安居乐业,繁衍后代,难怪巴金爷爷说: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四、思想渗透,激发情感
  师:文章学到这儿,你一定有许多的感慨想说,现在就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把我们想说的话写出来吧!
  (展示学生的感悟)
  【课后反思】
  每节课后只有不断地反思总结,才能找到差距,弥补不足。讲完《鸟的天堂》一课后,我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真想用切身体会对我们的老师说:大胆地放开你的羁绊,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合作的空间吧!
  设计这节课时,我并没有想得太多,只是想省点力气,因为以往的课堂,我细致入微的讲解换来的总是学生的昏昏欲睡,这节课我就决定少讲,看看这帮孙猴子有多大的能耐。课上我让生分组学习课文内容,并出示学习目标,让生自己标画有关语句写出感悟。任务下达后,学生一下子活跃起来,有的默读,有的已经开始标画语句,我不以为然,认为这不过是表面现象而已,但汇报结果却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学生不仅能抓住关键词谈体会,还能运用文中的写作手法使自己的感悟更具说服力,如生1说:从一簇簇这个词让我感到了榕树叶子的多,而树叶真绿得可爱拟人的手法,让我感觉到叶子的青翠欲滴,我很喜欢这绿色。生2说:我从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感受到榕树叶子重重叠叠,枝繁叶茂的样子,而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又使我感到了榕树旺盛的生命力,感觉到每一片叶子都充满了活力,好像无数的精灵在跳舞。多精彩的发言,这是我意想不到的。教学中的一个个难点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被学生解决了,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精彩的发言来自于学生心灵与文本内容的碰撞,而这样的碰撞只有在无拘无束中才能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松开羁绊,让我们的孩子在新课改的浪潮中飞跃与遨游吧!

《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由好学资源网教学实录栏目发布,感谢您对好学资源网的认可,以及对我们原创作品以及文章的青睐,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网站或者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