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学反思  > 

三年级语文《女娲补天》教学设计(通用9篇)

三年级语文《女娲补天》教学设计(通用9篇)
  作为一名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年级语文《女娲补天》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三年级语文《女娲补天》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女娲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补天的过程。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培养学生品读、感悟课文的能力,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3、学习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畏艰险、甘于奉献的精神。
  4、体会女娲补天精神。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博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理清思路
  1、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女娲补天》这篇神话故事。请大家齐读课题——
  生:(齐)女娲补天
  2、师: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生:女娲为什么要补天?女娲怎样补天?女娲补天的结果如何呢?
  师:问题提得真好!我们根据同学们提出的这几个问题,来梳理梳理文章的思路。请找找看,课文第几自然段讲了“女娲为什么要补天?”
  生:第一自然段。
  师:课文哪几个自然段讲了“女娲怎样补天?”
  生:第二到第四自然段。
  师:课文第几自然段讲了“女娲为什么要补天?”
  生:第五自然段。
  二、学习女娲为什么补天(第一段)
  1、师:女娲为什么补天?其实答案已在课文中了,请一个同学来读读第一段,其他同学用横线画出描写女娲为什么补天的有关语句。
  2、指名答,交流:哪些语句在写女娲为什么补天?再出示:课件
  出示语段:天哪,太可怕了!远远的天空塌下一大块,露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
  地被震裂了,出现了一道道深沟。山冈上燃烧着熊熊大火,田野里到处是洪水。许多人被火围困在山顶上,许多人在水里挣扎。
  3、课件:依次出示“黑黑的大窟窿”“一道道深沟”“熊熊大火”“洪水”图片
  可怕吗?读读这句话,反复指导读“天哪,太可怕了!”
  洪水中,火海里,有多少人,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啊!谁来读读这几句话?一起读出你们的担心、焦急!把可怕的场景读出来。
  4、看到这些,女娲的心情会怎么样?为什么?(因为人类都是她的子女,她的子民,她是人类的母亲啊!)
  三、学习女娲怎样补天(第二到第四自然段)
  1、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A、女娲为了把天补好,做了哪几件事呢?
  B、女娲遇到了哪些危险和困难?用“——”画出。
  2、小组汇报:
  (1)求雨灭火 ( 2)造船救人 (3)找石补天 (4)炼石补天
  汇报后,请小组成员上讲台写板书。
  3、学习“求雨灭火”“造船救人”(第二段)
  为了救人们,女娲先做了两件事:求雨灭火;造船救人。(出示课件)
  这样,人们是否真正脱离了危险?从哪里看出?
  (不久,天火熄灭了,洪水中的人们被救上来了。可是,天上的大窟窿还在喷火。)所以,女娲为了彻底拯救人们,决定怎么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
  4、学习“找石补天”(第三段)
  (1)女娲是怎么找五彩石的呢?请女娲找五彩石容易吗?(不容易)
  (2)交流:你从哪里感受到她找五彩石的不容易?重点从两个句子的读中体会,读中感悟。 (相机出示课件)
  (我从“找啊找啊”“终于”这个词看出寻找五彩石很艰难。)
  (3)挖掘文本的空白点,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她忙了几天几夜,找到了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石头,还缺少一种纯青石。(链接课件)
  想象理解女娲寻找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石头的情景。
  想象理解女娲去哪儿寻找纯青石了?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呢?
  (4)再次品味文本。
  从这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为什么?
  指名读,(从你的朗读中,我也感受到了女娲的辛苦不容易。)
  对呀!学着他的样子一起来齐读。现在再读这个句子,相信你肯定会读得更好。
  5、学习“炼石补天”(第四段)
  (1)女娲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找齐了五彩石,她是怎么炼石、补天的呢?
  (相机出示课件)
  五彩石找齐了,女娲在地上挖个圆坑,把五彩石放在里面,用神火进行冶炼。炼了五天五夜,五彩石化成了很稠的液体。女娲把它装在一个大盆里,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黑窟窿,往上一泼,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补好了。
  (2)请同学们默读第四段,看看这部分你读懂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汇报
  (我喜欢“炼石”这部分,因为它表现了女娲炼五彩石的艰辛)
  (我喜欢“补天”这部分,因为我从这几个动词,体会出女娲很了不起,这看似轻松的动作却是常人不能做到的,这就体现了女娲具有神力。)
  (3)学生汇报,并相机板书。
  (4)朗读。太神奇了,谁来读读?
  (指名读、齐读)
  四、学习“女娲为什么要补天?”(第五自然段)
  (1)女娲补天的地方,人们经常可以看到天边有什么出现?
  出示课件:五彩云霞图片
  (2)理解句子“现在,人们常常看见天边五彩的云霞,传说那就是女娲补天的地方。”
  “五彩云霞”就如女娲的精神一样美丽,让人欢喜。
  (3)五彩云霞太漂亮了,原先天塌地裂,经过女娲补天,那地方变成了五彩云霞,人们又过上了快乐幸福的生活。此时此刻,你想对女娲说些什么?
  (女娲,你真是一个善良的人,勇敢的人。女娲,你真神奇!真了不起!)
  五、回归整体,歌颂升华
  (课件)(音乐:神话伴奏)
  这个神话故事展示了一个神奇的女娲,一个了不起的女娲。
  善良的女娲,
  创造了人类,
  让大地有了欢歌笑语。
  神奇的女娲,
  求雨又造船,
  救出灾难中的百姓。
  勇敢的女娲,
  你日夜奔波补好天,
  不辞辛劳为人类。
  啊,女娲——
  一位了不起的女神!
  六、课后作业
  1、摘抄课文中的生动的语句。
  2、任选一题做做,下节课,我们准备开个故事会。
  (1)我喜欢的女娲---把女娲补天的故事说一说。
  (2)我敬佩的女娲---把女娲补天的故事画一画。
  (3)我心中的女娲---把女娲补天后的故事写一写。

  三年级语文《女娲补天》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学习课学,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女娲为人们解除痛苦的勇敢精神。
  2、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展开想象,训练学生合理想象的能力。
  3、联系臭氧层对环保教育。
  4、自学课文生字词。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学习课文,了解课学主要内容,体会女娲为人们解除痛苦的勇敢精神。
  2、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展开想象,训练学生合理想象的能力。
  教学方法
  谈话法
  教学手段
  课文插图投影、生字词卡片、有关“五彩石”的实物(如雨花石)
  教学课时
  两课时、自主探究法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同学们,你们爱听神话故事吗?你们都读过哪些神话故事?说说看。
  《西游记》、《封神榜》、《宝莲灯》……
  师:今天,我们再来读一个神话故事。
  二、出示插图投影,指导看图。
  图上是谁?她在干什么?
  三、揭题,释题。
  1. 板书题目:女娲补天
  2. 引导学生据题质疑。
  3. 学生讲自己知道的女娲补天的故事。
  四、录音朗读,学生自由读。
  五、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情况。
  1.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拼读。
  (1)读准”窟隆冶”的读音。
  (2)指导书写生字。
  注意以下字形。
  娲:右下部是”内”。隆:右边中间的一横别漏写。
  窟窿:两个字都是穴宝盖。
  冶炼:冶字是”两点水”不是”三点水”
  炼:是火字旁,右边不是***。
  六、读生字,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字意。
  轰隆隆:像声词。
  塌下:倒,下陷。
  窟窿:洞,小孔。
  山冈:地面形成高低不平的山脊.
  洪水:指可能酿成灾害的大水。
  熄灭:停止燃烧。
  纯青石:指颜色只有青色的石头。
  五彩石:传说中用来补天的各种颜色的石头。
  冶炼:用高温熔炼或电解等方法将矿石中的有用成分提取出来。
  七、指名读文,正音。
  八、齐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九、生讨论后汇报**,师小结。
  课文讲的是传说中女娲看到天塌了一大块,便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好的事。
  十、指导熟读全文。
  练习设计
  1. 抄写生字词。
  2.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女娲补天
  1. 女娲为什么补天?
  2. 女娲怎么补天?
  3. 女娲补好天后,会是什么样的情形呢?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看卡片读生字词。
  2、读后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二、学习课文,解决上节课学生提出的三个问题。
  1、女娲为什么补天?
  2、女娲怎么补天?
  3、女娲补好天后,会是什么样的情形呢?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解决第一个问题。
  1、默读,想哪些段分别写补天的起因,经过。
  2、小组讨论以上三个问题后,汇报学习收获。
  学生A:因为天塌地裂、烧起大火、发洪水,给人们带来痛苦。
  学生B:女娲见此情景,很难过,求雨神熄灭大火。造船救出人们。
  学生C:女娲去找五彩石,回来冶炼成水,把天补好。
  学生D:女娲把天补好后,人们又过上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
  学生E:人们还记得………
  3、指导学生从内容想开去:
  如果你当时在场,看到这样的情景,你会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呢?
  (一方面教育孩子要了解人民的痛苦,一方面体会女娲看到这场面的心情)
  四、指名读第二自然段,体会女娲的心情,了解她的所作所为及原因。
  1. 女娲难过极了。
  联系课文第一句来体会。”创造了人类”人类都是她的子女,她的子民,看到自己的孩子受苦受难,心情当然难过。
  2.从立刻,求等词中进一步体会女娲焦急、难过的心情
  3. 小结,为救人们,先做了两件事:求雨灭火;造船救人。
  五、学习课文第三、四自然段,了解女娲补天的经过,解决第二个问题。
  1. 大声自由读文。
  2. 找出文中具体补天的句子读一读,体会女娲的精神。
  “她跑到山上,去寻找补天用的五彩石。她原以为这种石头很多,用不着费多大力气。到山上一看,全是一些零零星星的碎块。她忙了几天几夜,找到了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石头,还缺少一种纯青石。于是,她又找啊找啊,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生:我从她原以为……费多大力气这儿看出她原来找石头费了很大力气。
  生:她忙了几天几夜这句话中也看出女娲是一个很有耐心的人。
  生:有她找啊找啊这句话也可以看出。
  “五彩石找齐了,女娲在地上挖个圆坑,把五彩石放在里面,用神火进行冶炼。炼了五天五夜,五彩石化成了很稠的液体。把它装在一个大盆里,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黑窟窿,往上一泼,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补好了。”
  (1)结合挂图理解这段话,进一步体会女娲为补天所付出的艰辛。理解第三自然段中的”女娲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
  (2)引导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天的经过。
  3 导朗读这两段话。
  六、齐读第五自然段,了解大自然的美丽,解决第三个问题。
  后来,女娲补好了天,没有了危胁人们的大火,人们又可以安居乐业,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
  七、联系科学上的补臭氧层漏洞,培养学生对科学、对环保的热爱之情。
  八、引导学生读课前备好的神话故事,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热爱之情。
  九、齐读课文,小结。
  练习设计
  1、比一比,组成词语。
  祸 佛 模 熔 张 炼 歇 恼
  锅 沸 摸 溶 帐 练 竭 脑
  2、填一填
  一( )汪洋 一( )小锅 一( )帐篷
  一( )大火 一( )乌龟 一( )石子
  3、造句。
  发誓要……
  板书设计
  女娲补天
  原因 经过 结果
  天塌地裂 求雨 灭火 人们又安居乐业
  起火发洪水 造船救人 炼石补天
  (爱心、吃苦、勇敢)

  三年级语文《女娲补天》教学设计 篇3

  【设计理念】民间传说是我国宝贵的民间文化瑰宝,虽然故事浅显易懂,但其间还有不少值得咀嚼的词句,所以应设法让学生浸润到课文之中去,从中感悟、熏陶。
  【教学目标】
  1、有滋有味地读故事,学会生字新词,积累优美语言。
  2、感受女娲一心拯救人类的高尚品格。
  3、喜爱民间文化。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感受女娲的形象。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导入: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富有智慧,他们凭借丰富、大胆的想像,创造出了许多瑰丽、多彩、优美的神话故事,创造出一个个离奇的神的形象,女娲就是其中的一个。(板书:女娲)传说中的女娲长着蛇的身子,人的头,她见大地上没有人类,就用黄泥捏成了小人,创造了人类,她为了人类的生存,不顾辛劳,不怕凶险,不停地工作,为人类造福,创造出一个个动人的故事。现代有一位叫刘毅的诗人,怀着对女娲的无限崇敬,写下了一首长达1200多行近10000字的长诗来歌颂女娲。
  (教师选读这首诗)
  2、交流:听完这首诗的朗读,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学生自由发言)
  二、初读课文,了解梗概
  1、过渡:让我们一起带着我们的感受和疑问,自由朗读《女娲补天》(板书:女娲补天)。边读边想:女娲在你的心目中是怎样的一个神?请用一个词来表达你对女娲的感受。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交流反馈
  (1)检查生字词。
  同学们和课文已经不是第一次见面了,相信你们对生字词掌握得比较好了,下面我们一起来再认识一下刚刚结交的生字词朋友。
  (出示:轰隆隆 塌下 露出 熊熊大火 挣扎 熄灭 零零星星 冶炼 金光四射)
  (2)交流:女娲补天的壮举,你细细地读了,默默地看了,也静静地想了。那么,你最想用哪个词来概括女娲的形象?
  (估计会有:勇敢、有爱心、神奇、了不起、有责任心、悲天悯人、殚精竭虑……)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随机板书有关词语,并与学生展开二度对话:
  你为什么想到用“勇敢”这个词来概括女娲的形象?
  最令你感动的是什么?
  当你想用“了不起”这个词来概括女娲时,你是怀着一种怎样的心情?
  老师也想用两个词来表达对女娲的感受:悲天悯人、殚精竭虑。)
  三、潜心会文,品读词句
  1、 过渡:女娲补天,义举壮天!面对着可怕的困难,女娲不畏艰险,毫不退缩,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女娲补天,殚精竭虑!她想办法熄灭天火,自己动手造船救人,还要想办法补天。找一找,女娲补天中哪些文字让你的心为之一颤;读一读,品一品,这些令你感动的文字到底包含着怎样的感情和意味。
  (学生默读全文,找找、画画、品品)
  (教师根据情况随机插话:
  感人的文字光找出来是不够的,你得用自己全部的感动去品味它们、咀嚼它们,不放过其中的任何一句话、一个词,甚至一个标点符号。
  感人的文字品到最后,你会有一种冲动,一种要高声朗读它们的冲动。因为你知道,你积蓄已久的感动和感情,只有通过高声朗读,才能得到尽情的表达和宣泄。)
  2、 交流:读读补天部分感动你的文字,说说女娲最感动你的地方好吗?
  ☆ 女娲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
  (1)你知道什么是冒着生命危险吗?(有可能会因为补天而丢掉自己的性命)
  那到底有多危险?课文中是怎样写的?(指名学生读:远远的天空塌下了一大块,露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地被震裂了,出现了一道道深沟。山冈上燃烧着熊熊大火,田野里到处是洪水。)
  然而,当女娲面对这样的危险时,她——(指名读: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
  这样看来,女娲做出这样的决定容易吗?——不容易!极不容易!
  (2)开课时老师介绍了女娲,你们知道女娲是人还是神啊?(是神)
  是的,女娲是一个神,作为一个上古时伟大的神,她本来在这个时候可以选择什么?(过幸福的生活,长生不老,不必管人类的死活…)
  然而,当这个人类之母看到许多人被火围困在山顶上,许多人在水里挣扎。自己的儿女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时,她难过极了!这位悲天悯人的人类之母面对这样的危险时,她——(指名读: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
  这样看来,女娲做出这样的决定是极不容易的啊!什么不容易啊?(学生自由发言)
  (3)过渡: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了自己的儿女,女娲连自己的生命的不顾,为了拯救天下苍生,她想尽办法、忙忙碌碌、殚精竭虑地补天,更叫人无限感慨。读读让你无限感慨的文字,好吗?
  ☆她忙了几天几夜,找到了红、黄、蓝、绿、白四种颜色的石头,还缺少一种纯青石。于是,她又找啊找啊,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1)(板书:终于)你是怎样理解“终于”这个词的?(自由发言)
  在你们看来,怎样地去找之后才可以用“终于”来做一个总结性的交代:终于找到了!也就是说,在这个“找到了”的结果之前,女娲是怎样在找石头?(仔细、认真、精心、精挑细选……)
  (2)女娲这样仔细、这样认真寻找的仅仅是一种石头吗?
  ① 几天几夜过去了,女娲在山上零零星星的碎块中,仔细地寻找着,(指名第一组齐读:找啊找啊,终于找到了一块大小合适的红石)。
  ② 几天几夜过去了,女娲在山上零零星星的碎块中,认真地寻找着,(指名第二组齐读:找啊找啊,终于找到了一块大小合适的黄石)。
  ③ 几天几夜过去了,女娲在山上零零星星的碎块中,精心地寻找着,(指名第三组齐读:找啊找啊,终于找到了一块大小合适的蓝石)。
  ④ 几天几夜过去了,女娲在山上零零星星的碎块中,精挑细选着,(指名第四组齐读:找啊找啊,终于找到了一块大小合适的白石)。
  (3) 作为一个伟大的神,为了拯救人类,为了天下太平,她付出了太多太多,在寻石的路上,她 。
  (学生写话,写完以后,以排比句的方式交流。教师读引文:“作为一个伟大的神,为了拯救人类,为了天下太平,她付出了太多太多,在寻石的路上”学生一个接一个读“她……”)
  (4) 过渡:石头终于找齐了,天到底补上了吗?请同学们自学课文的第4自然段,告诉我答案。
  (生自读,读完师指名回答)
  四、评价人物,布置作业。
  1、学了课文,你想对女娲说什么?
  2、关于女娲的传说还有很多,大家可以收集更多的故事。
  3、把这个故事讲给自己的好朋友或者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女娲补天
  悲天悯人 殚精竭虑
  了不起

  三年级语文《女娲补天》教学设计 篇4

  教学内容: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三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认识“塌、冶”等5个生字,会写“燃、熄”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塌下、金光四射”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复述故事,积累优美生动的词语。
  教学重点: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女娲的献身精神,培养想象力。
  教学难点:
  在阅读中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培养想象力。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同学们喜欢神话故事吗?你们知道哪些神话故事呢?讲给大家听听。
  2、人类有史以来,就流传着各种各样美丽的神话故事,这些神话故事可以反映人类共同的、美好的愿望,能表达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情感和心态。如《牛郎织女》《西游记》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女娲补天》。
  (收集积累信息,拓宽想象,感悟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情趣。)
  二、阅读课文,感知大意
  1、自由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
  2、同桌互读:读给同桌听,比一比谁读得正确、流利,如有读得不准确的地方查工具书。
  3、小组交流:用几句话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4、生汇报学习收获。
  (给学生读书的自由,尊重学生阅读方式,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人人参予互动,展示读书成果。)
  三、细心品读,细致感悟
  1、指名读文,适时点拨:⑴女娲为什么要补天?⑵女娲是怎样补天的?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女娲补天的艰难?⑶从“女娲补天”这个故事中,你体会出女娲具有什么精神?
  2、指导朗读,激发情感:体会女娲冒生命危险拯救人类的伟大精神。
  (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文字蕴涵的情感,培养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
  四、交流释疑,赏析朗读
  1、读文思考,标出不明白的地方。
  2、说一说喜欢文章的哪部分?说出喜欢的理由。
  3、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故事情节,小组交流感悟故事的神奇。
  (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进一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也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细心倾听的好习惯。)
  五、互助合作,练讲故事
  1、自主练习讲故事。
  2、将故事讲给本组同学听;可以几个人合作,各讲某些情节,连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也可以讲自己最感兴趣或最精彩的情节;还可以创造性地改编、续编故事。
  (通过编、讲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六、识写生字
  1、复习巩固已学过的识字方法,自主独立认识生字,如熟字带生字、加减或替换偏旁、字形比较。
  2、教师点拨提示:“冶”读“yě”,不能读成“zhì”,“挣”是多音字,文中读“zhēnɡ”,不读“zhènɡ”。
  3、发现书写规律:有9个字左窄右宽,1个左右均衡,观察左窄右宽的字如何占格,范写“燃、熄”等字。
  (注重学生积累识字方法,激发写字兴趣,提高书写能力。)
  七、课后作业
  1、抄写喜欢的语句。
  2、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或邻居小伙伴听。

  三年级语文《女娲补天》教学设计 篇5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讲的是古时候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赞扬了女娲的勇敢、善良的品质,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了解神话传说的特点,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二是体会女娲为了拯救受苦受难的人们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二、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词,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2、感受“天塌地陷”的景象和女娲寻石补天的艰难,体会女娲为拯救人类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的精神。
  3、在阅读中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
  (一)激趣导课
  师:同学们喜欢神话故事吗?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幅图片,可以喊出它们名字。同学们这么有精神,我相信这节课你们一定会表现得很精彩。
  从同学们刚才的眼神中,我就看出来了,你们都特别喜欢神话故事。今天,我们就再来学习一个新的神话故事——女娲补天。伸出你们的跟老师板书课题。注意,“娲”左窄右宽,里面是个“人”字,“补”是衣部旁,齐读。质疑。
  (二)检查预习
  师:同学们都预习课文了,相信本课的生字词一定难不住你们。
  1、自由读
  2、指名读第一行
  师:你们发现这一行的词语都和什么有关吗?
  生:和火有关。
  师:你们的小眼睛真亮,都快赶上孙悟空的火眼金睛了。
  3、“冶炼”这个词是本课要求会写的字,你想提醒大家在书写时注意什么。
  指导书写“冶炼”。
  4、指名读第二行
  师:这一行,可有两个多音字,谁能读准?“挣”的另外一个读音是什么?组词。
  看,我们中国的汉字,多奇妙啊!
  5、读第三行。
  师:声音真洪亮。
  6、读第四行。
  师:你能再个这样的词语吗?你的词汇量真丰富。
  同学们这么会学习,我相信课文会读得更棒!指五名同学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其他同学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生读课文后概括:课文讲的是女娲补天的故事。
  师:语言真简炼,看,只要把主要人物做的什么事说出来,就能把课文的主要内容,概括得既简炼又完整。
  (三)感受“天塌地陷”的景象
  1、激趣引入。
  师:告诉你们一个秘密:你们知道天是怎么破的吗?水神和火神都认为自己本领大,谁也不服谁,他们俩就进行决斗,他俩都是神仙啊,打得天昏地暗,难解难分。打着打着,就把天撞出一个洞,天就塌了一大块。哎哟,可不得了了,天塌一大块后,是一种什么情景呢?同学们到文中找一找有关句子吧。
  生读有关句子
  2、出示句子。都来读读这段文字,看看有什么感受?
  指几名同学回答。
  生:我感受到可怕。
  生:我感受到人们很可怜。
  师: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的?
  生:塌下、大窟窿、震裂、熊熊大火、挣扎。
  师:真会学习,抓住这些词语,就能更好地读出自己的感受。
  3、带着自己的感受再来读一读,看一会谁能读得让我们感到可怕。
  4、指名读
  5、创设情境读
  师:好可怕啊!我都吓得打哆嗦了。有一位哲人说过:如果插上想象的翅膀,我们会飞到任何地方,能变成任何人。现在你就在山岗上,你就是这许多人中的一员,你的心情会怎样?
  生:害怕、恐慌。
  读出这种心情。
  6、师配乐范读,生闭上眼睛想象画面。此时此刻,我的心情和大家一样害怕、恐惧、着急,我来读一读,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那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睁开眼睛,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景象?
  7、把你看到的,想到的,听到的都读出来吧!齐读
  你们看到的就是女娲看到的,你们听到的就是女娲听到的,你们的心情就是女娲的心情啊!自己的孩子在忍受煎熬啊!怎么办?怎么办?得赶快救救他们呀!
  (四) 感受女娲寻石补天的艰辛和神话故事的神奇
  默读课文2、3、4自然段,想一想:女娲为拯救人类做了哪些事?
  1、提示:默读要做到不出声,不动唇,边读边想,边读边画。
  2、想好了,同位可以交流交流。
  3、指名说(引导用简炼的语言概括)板书:求、造、寻、补
  4、确定重点:寻石补天
  哪件事情最困难?第几自然段讲的是寻石补天?看,难办的事情写得多详细,其他的事情写得就比较少。这叫有详有略。
  5、我们一起和女娲寻石补天!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这两个自然段,看看从哪些句子或词语中能读出寻石补天的困难,你把它标出来多读几遍。
  6、交流
  (1)句子一:她忙了几天几夜......
  师:哪个词语能读出寻石补天的困难?
  生:“几天几夜”“ 找啊找啊”。
  师:白天找,夜晚也找,几天几夜找齐了吗?怎么办?“找啊找啊”,这个词语有问题,怎么连着写了两个“找啊”,太啰嗦了,干脆去掉一个?
  生:不能去掉,去掉就读不出寻石的困难了。
  师:看来重复用词还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呢!那你们能通过这些词语读出这种困难吗?
  生:能。
  (2)神话故事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想象的空间,让我们想象一下吧,她可能会去哪儿找呢?她又会经历哪些磨难?试着想想,说说,同位交流一下。
  出示:
  指两生说。
  师:你的想象力真丰富!
  (3)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感受?把我们心中的感动读出来吧!齐读
  (4)自学炼石
  师:找齐了五彩石还要冶炼,自读一下炼五彩石的句子,想一想:炼石容易吗?同位相互交流一下。
  生读句子。
  师:同学们冶炼金属需要高温达到目的2000摄氏度,女娲用的是神火,肯定不会低于这个温度,如此的高温下,女娲一待就是五天五夜。她受得了吗?
  (5)采访女娲
  师:我想问一问女娲,您这么辛苦,怎么不知道休息一下呢?
  生:不能休息,因为人类还在受苦。
  师:您不仅创造了人类,还为人类造福,太感谢您了,您不愧是人类的守护神啊!
  7、感受“神奇”
  师:老天不负有心人,女娲不畏艰辛和困难,她的努力没有白费,我们来读读这句话。
  出示句子:
  你的心情怎样?
  生:高兴。
  师:加上动作,带上心情再来读。
  生加上动作读。
  师:女娲补天只要一泼,天就补好了,立刻金光四射,你感觉如何?
  生:有趣、神奇。
  师:这就是神话故事的特点:有趣、神奇。(板书)
  (五) 升华
  师:传说女娲补天的地方变成了我们常常见到的云霞,人们又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此时此刻,你想对女娲说什么?
  生:女娲,你真了不起。
  生:女娲,你真勇敢。
  师:同学们学完这篇课文,以后我们每当看到天边的云霞,我们就会想起一位神仙,她就是。
  生:女娲。
  师:也一定会想起这样一个神话故事,那就是。
  生:女娲补天。
  (六) 推荐阅读
  美丽的神话故事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颗耀眼的.明珠,一些广为人知的神话故事,大家可以找来读一读。老师给你们推荐几本。同学们,让我们亲近母语,亲近神话故事。

  三年级语文《女娲补天》教学设计 篇6

  设计理念:
  《女娲补天》是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讲的是古时候女祸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赞扬了女娲勇敢、善良、甘于奉献的精神。
  本节课,我力求体现《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主动探究,通过感受人物形象,体验人物的情感变化,获得更多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鼓励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积累语言,感受神话故事的魅力,培养丰富的想象力,提高想象说话的能力。
  学习目标:
  1、认识“隆、燃”等5个生字,会写“隆、塌”等13个字,正确读写“冶炼、轰隆隆”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文章主要内容,体会女娲的献身精神。
  4、培养想象力,感受神话故事的魅力。
  5、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能有条理地讲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女娲补天的故事内容,激发他们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练习想象说话。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基础上,加上合理的想象,再现神奇、美好的画面。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揭题激趣
  同学们,大家都喜欢听故事。那你都听过哪些神话故事?(学生交流)今天,老师又给大家准备了一个神话故事,听。(故事铺垫:女娲造人)
  可是,突然有一天夜里,女娲被一声巨响震醒了,一件可怕的事情发生了。(课件:天塌的画面)天塌下一个大窟窿,这可怎么办呢?(学生交流)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31课《女娲补天》。(板书课题)
  利用神话故事女娲造人来导入课题,为下文女娲冒着生命危险补天——拯救人类作下铺垫。
  二、初读课文,读准读通
  1、自读课文
  下面,先请同学们自己读故事,不过老师有一个小要求,那就是读书时,把生字读准,把句子读通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展示朗读
  老师听同学读得都很认真,现在谁想把这个故事读给大家听听?(抽生读课文)其他同学当小评委。听他们哪里读得好,哪里还不够好,记下来。
  3、朗读评价
  谁来交流一下他们读得怎么样?(重点读准本课的生字隆、燃、冶炼、塌)同学们,‘塌’在课文中组什么词?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朗读基本功。在充分自读的基础上,扫清文字障碍,初步进入故事情境。
  三、读中感悟,想象说话
  1、朗读感悟灾难的可怕
  天塌了,那是一种怎样的景象呢?请同学们自己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
  太可怕了!那个大窟窿好像一张大嘴要把人间的一切都吞掉。谁想站起来读读这段话。
  放眼望去,山上是熊熊大火,地上是一道道深沟,田野里到处是洪水,人们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多么凄惨的景象!谁还想来读读。
  人们在水火中叫喊着、挣扎着、呻吟着,灾难面前的人们是多么无助啊!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话。
  通过教师的语言渲染,引导学生读出天塌后的可怕,读出当时凄惨的景象,读出人们的无助。
  2、换位思考,感受人们的无助,体会女娲的奉献精神
  同学们,如果你正承受着这样的灾难,你现在最大的愿望是什么?(生交流)此时,人类的母亲——女娲,看到眼前的情景女娲难过极了。她都做了什么?(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交流)(板书:求雨灭火,造船救人)
  天火熄灭了,洪水中的人们得救了。可是,天上的大窟窿还在喷火。女娲又做出了什么决定?这又是一个怎样的决定呢?(学生交流,体会女娲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奉献精神)接下来,女娲都做了哪些事?(板书:找石)
  3、朗读女娲找石的部分,感悟女娲经历的艰难
  请同学们再用心地读读女娲找石的部分,看看从这些词语和句子中你能体会出什么?可以用笔画下来。(学生交流,重点引导从‘几天几夜’‘找啊找啊’‘终于’等词语中来体会找石的艰难)
  找石部分是文章的重点段落,引导学生读活文本,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敏锐地捕捉语句中的关键词,领悟其作用。
  4、想象女娲找石的艰难画面,练习说话。
  同学们,虽然课文中没有写女娲在找石的过程中经历的艰难,但是我们可以想象的到。请同学们展开丰富的想象,把你想到的画面说给同学听听。(学生交流想象的画面)
  出示:她忙了几天几夜。 她来到——,来到——,又来到————————…… 她找得好辛苦呀!
  谁能把这几个同学说得综合起来,完整地说一说。(学生完整地描述一段话)
  在学生朗读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更深层次上探究,练习想象说话。学生尽情交流自己想到的画面,教师引导学生注意倾听,将大家的发言综合起来,完整地描述。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水平。
  5、朗读升华
  望着天边还在不停喷火的大窟窿,想到自己的儿女还在承受的苦难,女娲是怎样的心情?谁想站来读一读。(生朗读)
  在经历了几天几夜的辛苦后,女娲终于找到了纯青石。我们一起读读这句话。
  6、体会女娲补天的神奇
  五彩石找齐了,而这仅仅是补天的第一步。接下来,女娲又做了什么呢?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课文最后两段。(交流,板书:炼石 补天)
  天上那个黑黑的大窟窿,此时,还在喷着熊熊大火。就是这样的一个大窟窿。女娲是怎样补上的呢?(学生朗读)
  女娲把炼石的液体就这么一装、一端、一泼,就把天补好了。女娲真了不起!多么神奇啊!用神奇的想像来实现美好的愿望,这也正是神话故事的魅力所在。
  补天部分主要体现了的女娲的神奇。通过引导学生朗读文本,从一装、一端、一泼中,体会女娲的神奇和了不起。
  四、回归整体,主题升华
  同学们,天补好了,处在水深火热中的人类得救了。(课件)望着天边五彩的云霞,作为被女娲拯救的人们,你想对女娲说点什么?(生交流)
  是呀,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谢女娲,感谢大自然。珍惜这蓝蓝的天,珍惜这清清的水,珍惜我们生存的每一片土地!
  五、课堂总结,推荐作业
  同学们,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创作了很多美丽的神话故事,你像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嫦娥奔月等等,故事中运用了大胆的想象,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然而今天,神舟5号、6号、载人遨游太空,嫦娥一号已实现成功绕月,百年飞天的梦想已不再是梦。事实证明,有梦想就会有希望。老师希望同学们也能插上想象的翅膀,创作出更加美丽神奇的故事。也许有一天,你的梦想也会变成现实呢!课后,同学们可以把《女娲补天》的故事讲给弟弟妹妹听,也可以搜集更多的神话故事读一读,讲给身边的人听。
  有梦想就会有希望,科技成就了梦想。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并努力将自己的梦想变成现实,升华学生的认识和情感。
  教学反思:
  《女娲补天》是三年级第八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是一个流传于千古的神话故事。讲的是古时候女祸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赞扬了女娲的勇敢、善良的品质;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
  在《女娲补天》这一课中,描写天塌的情景,通过一连串叠词的运用(轰隆隆、黑黑的、一道道、熊熊大火)逼真地传达出人间的惨状;女娲冶炼五彩石和补天的一连串动词的运用(找一挖一放一炼一化一装一端一泼等)十分生动传神。例如:女娲冶炼五彩石和补天的一连串动词的运用,充分体现了女娲不怕危险、不怕苦难的人格魅力。
  《女娲补天》是一篇学生非常喜爱阅读的神话故事,整个教学学生的心都被女娲的善良、勇敢、吃苦耐劳等光辉形象深深地牵动着,我引导学生去想象,去体验,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地读。

  三年级语文《女娲补天》教学设计 篇7

  学目的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在头脑中形成画面,受到课文中思想感情的熏陶。
  2、知道女娲为什么要补天以及补天的过程,能复述"补天"的过程。
  3、能体会女娲急他人之所急、救民于水火的精神,并对阅读古代神话故事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女娲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补天的过程。
  教学难点:
  体会女娲的勇敢精神和乐于助人的品德,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想象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读通课文,读准、读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师:瞧,大家多精神,老师相信,这节课大家一定会表现的很出色,一定会给在座的的各位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大家有信心吗?
  师:好,上课。
  二、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最近看电视了吗?你们知道最近哪个地方发生灾难了吗?谁愿意给大家讲讲?
  师:你们知道的可真多,在2008年5月12日那天,汶川发生了强烈的地震,有近6万9千多人在地震中丧生,无数的人无家可归,地震还使30多万人受伤,倒塌房屋不计其数,灾区的状况真是惨不忍睹啊!全国人民纷纷伸出了援助这手,给灾区人民送来温暖,并全力帮助他们重建家园。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远古时候也曾发生过这样另人震撼的灾难!那又是谁伸出了援助之手呢?
  生:女娲。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女娲补天》(板书课题)。
  1、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有什么问题要问?(板书:女娲是谁?女娲为什么补天?女娲怎样补天?……)
  2、问题提得真好!女娲是谁?传说中的女娲长着蛇的身子,人的头,她见大地上没有人类,就用黄泥捏成了小人,创造了人类。她为人类的生存,不辞劳苦,不停地工作,为人类造福,创造出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课件演示<<女娲补天>>的故事)
  3、女娲为什么补天?女娲怎样补天?同学们一定很想知道啊,别着急,请大家到课文里找答案吧!
  4、课件播放课文
  三、学习第一、二段,解决问题一
  1、女娲为什么补天?其实答案在课文中了,请一个同学来读读第一段,其他同学用横线画出描写女娲为什么补天的有关语句。
  2、指名答,交流:哪些语句在写女娲为什么补天?(课件展示句子):
  (1) “天塌地裂”造成什么后果呢?
  生答:
  (2)洪水中,火海里,有多少人,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啊!谁来读读这几句话?一起读出你们的担心、焦急!把可怕的场景读出来。
  3、课件展示“天塌地裂”的情景
  4、我们再来看看灾难之前,世界是怎么样的?快速找出文中的句子。
  5、可是如今呢?大地上再没有——人们再也不能过着——只能———只能———————
  6、看到这些,女娲的心情会怎么样?为什么?(是她创造了人类,人类都是她的子女!看到自己的孩子受苦受难,做父母的心情当然不一样了。)
  7、灾难带给女娲的仅仅是难过吗?(着急、心痛)她决心怎么办?
  8、你从哪知道的?
  9、女娲为了彻底拯救人们,决定怎么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那她是怎么补天的呢?
  四、学习第四段,解决问题二:女娲是怎样补天的?
  1、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用简洁的话填空:
  课件展示:
  女娲补天先 想完后,和同桌讨论一下 ,接着 ,最后 。
  (女娲补天的经过可以概括为这三个词语:先找五彩石一一接着炼五彩石一一最后补天空。)请在文中圈出这三个字,就是板书“找一一炼一一补”。
  2、女娲找五彩石容易吗?(不容易)
  3、同学们,女娲为了寻找石子历尽千辛万苦,我们想象一下,女娲在寻找石子时,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呢?
  4、女娲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找齐了五彩石,她是怎么炼石、补天的呢?
  (1)请同学们默读第四段,想想哪些句子在写“炼石”?哪些句子在写“补天”?用圆圈圈出描写女娲炼石、补天的动词。
  (2)这段写了“炼石”“补天”两个部分,你喜欢哪个部分?为什么?
  (我喜欢“炼石”这部分,因为它表现了女娲炼五彩石的艰辛)
  师:从女娲补天的过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艰难>你是从哪些词或句子体会出来的?
  生:我从“放…炼…燃…挥…补…飞”这几个词体会出女娲很了不起,这看似轻松的动作却是常人不能做到的,这就体现了女娲具有神力。
  生:我从“挥”这个词看出女娲的了不起。她一“挥”能泼到天上,那肯定是具有神力。
  生:我从“炼”一词体会出女娲了不起。“炼”是用高温等方式把矿物中的金属提炼出来,这需要很高的温度,也需要很长的时间,这说明炼石很艰难。
  师:谁能把描写女娲神力的语句再读读,看谁能读出她的神力。(指名读)
  师:读的太好了,女娲真了不起,在你们身边有没有什么人或什么事也让你觉得了不起?
  (学生结合实际说)
  (3)天补好了, 这样,人们是否真正脱离了危险?从哪里看出?所以,女娲又捉龟斩足,烧灰堵缝,勇杀水怪、
  (4) 女娲补好了天大地又恢复平静,我们也有了一份意外的收获,是什么呢?
  (5)人们又过上了快乐幸福的生活。此时此刻,你想对女娲说些什么?
  (女娲,你真是一个善良的人,勇敢的人。女娲,你真神奇!真了不起!)
  故事展示了一个神奇的女娲,我们了解了女娲补天的过程,这个故事虽然离我们很遥远,但我们会终生不忘她的善良、勇敢的品质以及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一定会在人间永远流传。
  六、作业
  1、摘抄课文中的生动的语句。
  2、任选一题做做,下节课,我们准备开个故事会。
  (1)我喜欢的女娲———把女娲补天的故事说一说。
  (2)我敬佩的女娲———把女娲补天的故事画一画。
  (3)我心中的女娲———把女娲补天后的故事写一

  三年级语文《女娲补天》教学设计 篇8

  教学目标:
  1、复习生字,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2、通过对课文的诵读感悟,了解女娲所承担的使命的艰巨,知道她通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实现补天志向。
  3.使学生懂得要实现自己的志向必须发奋努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掀起情感的波澜
  1、同学们,果树爷爷在果子里藏了许多词语宝宝,能标准、响亮地叫出他们的名字吗?第一个词语娃娃来了!
  (以个别读、齐读、男女生赛读的形式,复习要求会认的词语,)
  2、真棒!读词语难不倒你们,果树爷爷出了个更难的题目。他在果子里藏了三个词语宝宝,是哪三个词语呢?梁老师也不知道。不过他给了同学们一些提示,请大家根据提示猜词语,并写在听写本上,敢不敢接受果树爷爷的挑战?
  快速拿出听写本。第一个词语:提示1、水烧到100度。提示2、有气泡产生。 第二个词语:“好象”的近义词 第三个词语也只有一个提示:停下来休息。
  我们看看果树爷爷藏着的究竟是哪三个词?(课件出示:1、沸腾2、仿佛 3、停歇)
  你猜出来了吗?如果写对了,就送给自己一个小奖励吧!
  二、层层剖析,叩响情感的和弦
  1.略读第一段,感悟“怵目惊心”
  看来,果树爷爷考不倒你们。梁老师想给你们出一个更难的题目,有没有信心接受挑战?
  今天早会课学的每日一成语是什么?(怵目惊心)什么意思?(看到某种严重的情况使人十分紧张、害怕或震惊。)
  今天我在阅读《女娲补天》时也体会到了这种“怵目惊心”的感觉,请你快速地默读课文,在文章中找一找,究竟是什么让我感到怵目惊心?你能把这些话读出来吗?
  教师创设情境:闭上眼睛,眼前一片漆黑,穿过时空隧道,让我们回到那遥远的古代。水神共工与火神祝融打仗。共工失败了。他恼羞成怒,一气之下,撞倒了不周山。(播放声响)这下可闯了大祸,不周山是支撑天的柱子,柱子一倒,天塌地陷,日月星辰向西移去,大地裂开了,山林大火昼夜燃烧,洪水从地下喷涌而出,地上一片汪洋。各种猛兽都出来残害人类。世界仿佛到了末日。
  睁开眼,你看到了什么?用一个词来形容你此刻的感受。带着你的感受,你来读一读这段话好吗?
  请看!播放录象。
  可怕吗!能不能用你的朗读把这种到了世界末日的恐怖与悲惨读出来?(配乐)
  2.品读第二段,感悟“心痛极了”
  女娲是人类的母亲,自古以来,母亲都最疼最爱自己的儿女。看见自己的儿女遭受这样的苦难,(课件)女娲流泪了!此时此刻,她的心情怎样?(让俩三个学生说。)课文中也有一个词写了她此刻的心情,哪个词?(心痛极了)!课件。
  为谁心痛?(为人类,为她的儿女心痛)此时此刻,女娲作为人类的母亲,她看见自己的儿女遭受这样的苦难,心痛极了,发誓要修补好残破的天空。同学们,女娲是怎样发誓的?女娲说:“ ” 课件出示。
  能把这句话读好吗?谁来当当小老师,提醒大家要注意什么?
  从你们坚定的朗读中,我明白了:女娲立下了一个志向:(板书:立下志向)
  3.细读第三段,感悟“从不停歇”
  女娲立下补天的志向后,她马上行动起来。(课件出示“女娲…………填补在天空的缺口上”。)
  你能找出其中描写女娲动作的词吗?(挑选 支起 架起 填补)要让所有听课的老师和家长知道女娲是如何补天的,应该怎样读?
  (生读)
  女娲这样做只坚持了一天,对吗?只坚持了两天,对吗?那坚持了多久?你是从哪一句话中知道的?(课件出示:不知烧了多少天火,炼了多少石子)不知多少,能计算吗?非常漫长,是吗?能用你的朗读表达出这种“漫长”吗? 指导读好“多少”
  这么漫长的劳动,女娲累吗? 累得腰酸背痛。你体验过腰酸背痛的感觉吗? 腰酸背痛的时候,你最想做什么?女娲也累得腰酸背痛,她有停下来休息吗?哪个词?(从不停歇)
  什么叫不停歇?女娲工作了一天又一天,渐渐地,她累了!腰好酸呀,要是能停下来揉一揉,那该多好,但女娲(不停歇)!背好痛呀,要是能停下来捶一捶,那该多好,但女娲(不停歇)!腿好疼呀,要是能坐下来伸一伸,那该多好,但女娲还是(不停歇)!眼睛好涩呀,要是能闭上眼躺一躺,那该多好呀!但女娲还是(不停歇)。这就叫:课件出示(从不停歇)
  把它带到句子中,能读好吗?
  课件再次出示:不知烧了多少天火,炼了多少石子,虽然累得腰酸背痛,但她从不停歇。个别读,齐读。(这句话经过你的口一读,立刻有了生命,谢谢你!)
  你们这一读,给了我一个灵感。我知道了这半边该写哪四个字了。我相信你们会比我更聪明。想一想,女娲立下志向后,是怎样做的?用四个字表现出来!
  (鼓励学生说,让学生完成板书)
  女娲确实在不懈地努力。就算天补好了,她还担心天补得不结实,要寻找一根撑天的柱子。这时,她看见东海里游过来一只大海龟。你们看!(播放课件)
  三、联系实际,诱发情感的高潮
  瞧!人类重新过上了幸福安宁的生活,开心地笑了!是呀!人类的安宁与幸福,是女娲立下补天的志向后,通过不懈的努力换来的。女娲立下了补天的志向,周恩来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居里夫人立下了“做个对人类有贡献的人”的志向。梁老师像你们这么小的时候,也有一个志向,而且我还根据自己的志向写了一句格言:
  努力努力再努力,当一颗铺路石,做一个好老师。
  这句格言伴随了我将近二十年。在这二十年中,梁老师从没忘记自己的志向,始终向着自己的目标不懈地努力。当学生时,我刻苦学习,真的当上了老师以后,梁老师也努力让自己成为让同学们喜爱的好老师。同学们,有志不在年高,你们一定也立下了自己的志向。你能不能结合自己的志向也想一句格言送给自己呢?(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启发:你们课前不是也收集了许多立志格言吗?也可以把这些格言变成你自己的呀!)
  交流,加上(未来的 )
  同学们,我们每天在校园中会度过许多个40分钟。很多40分钟我们上完就忘了,但是今天,2005年4月8日上午的第三节课,有一样东西,老师希望同学们一辈子都别忘。你们猜,老师希望你们永远记住的是什么?
  让学生说。
  四、课后延伸,升华情感的体验
  同学们,下课后请大家将自己的立志格言制作成一张小书签,夹在书中,激励自己,再去阅读有关立志的小故事,好吗?
  送一句话给大家:有志者,事竟成。向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奋斗吧!祝你们成功!

  三年级语文《女娲补天》教学设计 篇9

  教学目标:
  1、学会8个字,认识4个字,注意多音字“哪”的读音。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复述故事。
  3、学习女娲冒着生命危险拯救人类的勇敢精神和崇高品质。
  4、通过读文,让学生对阅读神话故事产生兴趣,并从中感受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重难点:
  复述故事。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神话传说,激阅读兴趣
  1、同学们喜欢神话故事吗?什么叫神话故事呢?(神话故事里的人物都是一些神仙或者是鬼、怪、妖之类的,这样的故事才叫神话故事。)你读过哪些神话故事呢?说给大家听听。
  《封神榜》、《西游记》、《八仙过海》、《夸父追日》、《嫦娥奔月》、《牛郎织女》……
  2、在我们悠久灿烂的文化历史长河中,神话故事是一朵美丽的浪花。它语言优美,故事生动,感情丰富,寄托人民美好的愿望和追求,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优美动人的《女娲补天》这个神话故事。板书课题:22 女娲补天
  3、读读课题:用你们的声音告诉我,谁补天?女娲做什么?(通过读课题,让学生知道通过语感的变化,信息就传出去了。)
  4、读了这个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预设:我想知道女娲是什么样的或是谁?女娲为什么补天?她是怎样补天的?天补好了吗? 评价:看来大家都是会学习的孩子,善于提出问题,将会帮助你在学习上取得更大的进步。“书读百遍,其自义见”如果提出的问题能够通过自己读书来解决,大家就更了不起了,你们有这个信心自己弄懂这些问题吗?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自由读。那赶快打开书22课读课文吧!请大家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难读的词语、句子多读几遍,看谁最认真。
  2、同桌互读。同学们有合作学习的精神吗?现在请你们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比一比谁读得正确流利,如果对方有读得不准确的地方,请你帮他指出来。
  教师巡视学生的合作学习情况,待学生读完之后及时地提出表扬。
  3、检查学生读书情况,顺势正音。谁想站起来读?请举手。(上课发言、读书的机会都是自己积极争取,没有举手,就没有机会的。)
  根据举手情况,分小组读书 第二自然段较短,指名读。4、5自然段一个小组读。如果学生有读错的词语及时纠正,难读的句子让学生多读几遍。
  4、默读课文:要求学生不指读,不动唇,不出声,养成一边默读、一边思考的习惯。
  (1)、思考读完课题之后提出的问题。(对于女娲是什么人老师可做讲解)
  (2)、想一想,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让学生用七个字说出来)
  大家想回答问题了吗?之后:看来大家都对课文的内容了解得比较清楚了。
  三、理清课文脉络,学习“受灾”
  那老师有问题想问大家:女娲补天的故事有前因后果啊,能通过对课文内容的了解说说吗?(或者 女娲在补天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事情呢?)
  再次引导学生读文,知道第一个内容将人们“受灾”了;第二个内容讲女娲“救灾”;第三个内容讲“寻石”;第四个内容讲“补天”。
  大家对故事的整个过程明白了吗?那女娲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学习第一自然段(略)
  四、师小结:
  女娲补天这个神话故事寄托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和追求,他们通过丰富的想象为我们展现了女娲这位人类母亲的伟大形象,下节课,我们还将通过读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去体会这位人类的母亲高贵品质。回家后在网上看看《女娲补天》的故事。下课。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2、学习女娲冒着生命危险拯救人类的勇敢精神和高贵品质。
  3、通过读文,让学生对阅读神话故事产生兴趣,并从中感受我国古代人民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
  了解女娲怎样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的。
  教学难点:
  在阅读中体会女娲的勇敢精神和乐于助人的高贵品德,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丰富想象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整体感知
  1、上节课,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概括了女娲补天这个故事的整个过程: 受灾、救灾、寻石、补天(上节课的板书)
  通过读课文,我们知道了女娲补天是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类,让我们一起去回顾一下人们受灾的情景吧。
  2、教师引读:自从女娲创造了人类,大地上到处是欢歌笑语,人们一直过着快乐幸福的生活。一天夜里,女娲被一阵“轰隆隆”的巨大的响声震醒了,她急忙跑到外面一看——生接读:远远的天空塌下一大块,露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地被震裂了,出现了一道道深沟。山冈上燃烧着熊熊大火,田野里到处是洪水。许多人被围困在山顶上,许多人在水中挣扎。
  过渡:眼睁睁地看着人类深陷水深火热之中,女娲真是心急如焚啊!她要去——拯救人类。
  二、研读课文,感悟女娲的高贵品质。
  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你能感受到女娲怎样的心情?
  (1)、 出示:女娲难过极了。她立刻去找雨神,求他下一场雨,把天火熄灭。她又造好了船,去救挣扎在洪水中的人们。
  (2)、指名说
  (预设)
  a、生可能会说 女娲难过极了。 师:这是课文中直接告诉我们的。
  我们合作来读这句话好吗? 师:看到被水火围困,处于死亡边缘的人们, 生读:女娲难过极了。(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到女娲的痛苦)
  b、还能体会到女娲的什么心情呢?(引导学生抓住“立刻”、“求”、“又”来体会女娲急于把人们救出的心情)然后引导学生读出这样的体会,进行朗读评价。
  2、学习“寻石”
  过渡:天火熄灭了,洪水中的人们被救了上来,可更大的困难在等着女娲。
  (1)出示:天上的大窟窿还在喷火。
  不绝后患,人类还会受到天灾的折磨,她决定把天补上。
  (2)默读第三自然段,画出让你感动的句子,在句子旁写写自己感动的原因。
  (3)指名读感动的句子,说感动的原因。
  a、出示:女娲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
  预设:生可能会说到女娲很勇敢;不怕牺牲自己的生命;女娲的勇气让人感动等等
  师:大家都被女娲的勇敢深深感动,谁能够把这份感动读出来呢?
  指名读、齐读。
  b、出示:她忙了几天几夜,找到了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石头,还缺少一中纯青石。于是,她又找哇找哇,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指名生说 预设:生可能会说寻找五彩石很累;寻找五彩石真是不容易啊!……
  师:追问 你们从女娲寻找五彩石的艰辛中读出了感动,那你是从哪些词语中看出寻找五彩石是非常困难的呢?
  (让学生找出 零零星星 几天几夜 找哇找哇 终于等词语进行体会)
  寻找五彩石多困难啊,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吧:
  师引读
  面对全是一些零零星星碎块,女娲没有灰心:——
  为了一心一意找到完整的五彩石,,女娲几天几夜没合眼:——
  为了找齐五彩石,替人们消除灾难,一路上女娲跋山涉水:——
  师:同学们读得如此的动情,看来都被女娲战胜困难的精神深深感动了啊!
  3、学习“补天”
  过渡:找齐了五彩石还不够,还要把五彩石炼成很稠的液体,可想而知困难就更大了。
  (1)出示:五彩石找齐了,女娲在地上挖个圆坑,把五彩石放在里面,用神火冶炼。炼了五天五夜,五彩石化成了很稠的液体。
  a、自由读句子,边读边想象,在炼石的五天五夜中,女娲克服了哪些困难呢?
  b、指名说 预设 五天五夜没合眼 五天五夜没有挪动一步,担心五彩石没有炼好
  用神火冶炼五彩石,可能内力受损……
  c、 师:女娲的辛劳没有白费,她用神火冶炼。生读:炼了五天五夜,五彩石化成了很稠的液体。
  过渡:大功即将告成,女娲在为自己的诺言做最后的努力。
  出示:女娲把它装在一个大盆里,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窟窿,往上一泼,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补好了。
  a、轻声读这句话,找出描写女娲补天动作的词语,从这些词语中体会到什么?
  预设:觉得女娲很轻松地把天补好了,神态自若。 在这一点上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到看似轻松的动作,却看出了女娲的神力无比,让故事充满了神奇的色彩。在让学生读出自己的体会。
  或是:女娲补天耗尽了自己的力气
  小结,齐读最后一段
  女娲历尽千辛万苦,将天补上,你们看,天边那五彩的云霞,传说就是女娲补天的地方,请大家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三、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1、提示讲故事的要求
  神话故事寄予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凝聚了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想到人类一定有能力战胜自然的灾害,让今天的人读起来倍感亲切。我们讲的女娲补天这个故事时,能不能再加上我们的想象呢?如课文中,女娲看到人类的灾难时,可能她会自言自语,去求雨神降水灭火时都没有说一句话,雨神又是怎样说的呢。找五彩石,冶炼五彩石也都是几天几夜的时间,她一定克服了很多的困难,大家讲故事时,把自己的这些想象都讲进去。
  2、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段故事讲,希望每一段故事都能发挥同学们的想象。看谁能以最快的速度讲出自己喜欢的那段故事。
  3、请学生上台讲故事。然后评价 :谁发挥了丰富的想象力。
  4、总结:大家充分发挥了自己丰富的想象力,使故事更加的生动,吸引人,这就是神话故事的魅力。
  5、课外拓展:收集古代传说故事,和同学们一起开个故事会。
  板书
  女娲补天
  受灾 救灾 求神 造船
  关心人类疾苦 勇敢顽强……
  品读想象,再现神话特色
  江夏区教研室 张春霞
  神话故事既包含了一个民族的宝贵精神,又凸现着一个民族的优良品质。《女蜗补天》是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作为教材,其蕴涵的人文性极强。
  可这个故事学生已经耳熟能详,课文的故事情节浅显易懂。那在教学时该如何将这种人文精神有效地渗透到语文教学之中去呢?曾经我们作了多种预设。最后还是决定根据神话的特点,在教学中通过对文本的品读想象,既要让学生感悟神话的特点,又要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还要让学生体会女娲为了拯救受苦受难的人们关心人类疾苦,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精神。并且把感受女娲精神作为教学的重点。
  但这个目标还是很感性,也很模糊,落实起来还有一定的困难。因为文本浅显,可挖掘的“点”不多,弄不好,感悟女娲精神会落入到“贴标签”的窠臼。而课标中明确指出,三维目标要整合,文本的特点和人文精神两者要互相整合统一,让学生在感受语言文字的同时受到人文性的自然熏陶,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徐老师努力从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
  一、抓住主线,串连整体
  感受女娲的精神是这堂课的主线。
  徐老师从课前布置学生上网查看女娲补天的故事入手,让学生初步感受神话故事的魅力,然后通过梳理文章脉络,初步了解女娲形象,再通过品字析句,让学生插上想象翅膀加深体验,到最后的女娲精神的现实意义小结,到最后的复述故事,深化认识等板块都是围绕这条主线而展开的。
  2、挖掘空白,引导想象
  课文的文字浅显易懂,表现女娲精神的关键语言文字也不是很难理解。就是课上徐老师着重锤打的几个词“几天几夜” 、“找哇找哇” 、“终于” 、“五天五夜” 、“冒着生命危险”等,它们都并不深奥。如何从浅显的文字中挖掘出深刻的内涵,凸现女娲的精神?这需要透过文字表面去挖掘,去想象,将文本再创造,以充实内容,使人物形象趋于丰满。
  为此,徐老师在“几天几夜” 、“找哇找哇” 、“终于” 、“五天五夜” 、“冒着生命危险”等时空的空白处激发学生想象,通过“女娲在寻找五彩石的过程中会碰到哪些具体困难” 、“她怎样度过这五天五夜”等问题的创设,通过一遍一遍地把字词句读成画面的过程,引着学生去想,去超越文本。
  可在课堂上呈现的却是学生所想出来的困难都是很简单的 ,都是与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联的。冒着生命危险的困难成了小孩都可克服的小困难了,这与“神”的能力相距甚远。在解读文本、预设教案时,徐老师曾想到这个问题,女娲本身是个无所不能的神,人都是她创造出来的,还在乎这点小困难,这对她来说应该是轻而易举的,没必要去挖掘得这样深。
  此时,我们想到了《西游记》,想到了齐天大圣西天取经,不一样困难重重?我们发现,原来这些神通广大的神仙其实也是人化的,也有一般人的喜怒哀乐,当然他们也会碰到我们常人的困难和危险。教学这样的课文,这根本不是我们应该考虑的,我们应该考虑的是如何利用学生的生活积累,让它与文本内涵有机整合到一起,让他们去想象、再创造,帮他们正确感受神话的魅力,感受女娲的崇高精神品质。
  3、创设情境,充分体验
  四年级的孩子本身对神话充满好奇心。所以在教学时,徐老师准备了一些生动的多媒体课件,来创设神话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想象,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提高教学效果。
  但如果过多的采用课件渲染,对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也是不利的,所以在课上,徐老师更多采用的是通过教师声情并茂的语言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一步步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充分的对话,使学生对文本所蕴藏的内涵有更多的个性化体验。
  4、反复研读,逐步提升
  语文课就应该靠读去感悟、去体会,但读已不是一味的同一层面的平移,而应该做到读有目的,读有层次,读有重点,读有指导。我认为只有读的目的明确了,读的重点突出了,有教师的正确指导,读的层次就体现出来了。只有这样的读,学生每读一次才会有新的收获,新的感悟,新的震撼。
  徐老师在课上无论是哪个板块的教学,在研读重点句时都让学生经历了从感知性读到理解性读,再到欣赏性读的过程。
  如读女娲找五彩石的句子时,让学生在自主感知句子的基础上抒发自己对文本的理解,然后聚集到一个“几天几夜” 、“找哇找哇”等的想象,进行扩散,“女娲会遇到哪些具体困难”,让学生在想象的空间里,突出提升人物形象,再让学生有感情地读句子,读出自己的感受。
  从整体上看,徐老师的课是很真实的,很朴实的,课上生成的东西很多。这课也是我们向往的语文课的境界:真实、扎实、平实。
  但从这堂课所呈现的情形看,我们还有一些困惑,就是如何缩短远古神话传说的丰富内涵与学生实际生活间的时空距离,让学生在语言文字训练同时,情感上受到熏陶呢?
  再就是如何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系。我想只有课前投入了,读透了,悟明了,自己能从文本中跳出来了,教师在课堂上对生成的东西就更容易把握,自然会做到游刃有余。
  第三就是如何提高课堂的实效性,今天徐老师的课上,由于时间分配的不合理,复述课文的环节竟然没时间上,只好把这个环节扔掉了,但如果是常规课,那就是对学生的不公平了。

三年级语文《女娲补天》教学设计(通用9篇)由好学资源网教学反思栏目发布,感谢您对好学资源网的认可,以及对我们原创作品以及文章的青睐,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网站或者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三年级语文《女娲补天》教学设计(通用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