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英语资料 > 英语字母  > 

二年级数学上册《角的认识》教学设计(通用10篇)

二年级数学上册《角的认识》教学设计(通用10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二年级数学上册《角的认识》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二年级数学上册《角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1

  教学内容:
  新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39页例1。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子画角。
  2、丰富学生对角的直观认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能积极参与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并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画角。
  2、初步学会用尺画角,理解角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猜图游戏
  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猜图形的游戏,看看这个可能是什么图形?(师出示图形)
  预设:生:三角形。
  师追问: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教师再出示另一个图形,露出其中一个角让学生猜测。
  预设: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
  师追问:那我们是怎样猜出这些图形的?
  2、揭示课题
  师:原来小朋友是根据图形上的角来猜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角的世界,去认识角!(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二、 合作交流,认识角
  (一)找角
  师:其实还有很多角藏在我们身边的物体上噢,同学们,这是一所美丽的校园,你能从图片的这些物体中找到角吗?(出示课件)伸出小手指指,角到底藏在哪?
  (二)感受角
  1、看!图中那位老师手中的三角尺变到我手里来了,谁愿意到前面来指一指它的角在哪呢?(3个角)
  2、请你拿出准备好的三角尺,我们一起像刚才那样摸一摸、指一指,看看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告诉给你的同桌听!
  (交流学习)
  3、汇报:角的两边是直直的;角是尖尖的。
  (三)观察角
  1、刚刚图片上的角 老师把它们单独拿出来,请你观察这些角,然后跟你的同桌说一说这些角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同桌交流角的特点
  3、角的各部分名称:尖尖的部分我们叫它角的顶点,两边平平、直直的线我们叫它边。
  4、小练习:判断哪些是角。
  同学们我从数学王国里带来几个图形,请同学们判断一下,图形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学生汇报后,师提问为什么那些不是角呢?说出理由。
  (四)用活动角探究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1、观察活动角
  老师出示教具活动角,请同学们观察它是怎样一点一点变大或变小的。
  动手操作(1):拿出手中的活动角,跟着老师一起操作,感受角逐渐变大或变小的过程。
  说一说,角在变大,角两边的开口也在逐渐怎么样?所以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后汇报:角两边的开口越大,角就越大;反之,角两边的开口越小,角就越小。
  2、跟同学互相比较角的大小
  比较时出现问题:有的同学角的两边有长有短。
  这时我们怎么知道谁的角大呢?
  学生讨论:角的大小与角两边的开口大小有关,我们可以比一比,发现角两边的长短不影响比较。
  师追问:所以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有关系吗?
  师小结:
  出示填空问题: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角两边的开口越大,角就( );角两边的开口越小,角就( )。
  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 )。
  (五)画角
  我们了解的这么多有关角的知识,你们想不想把他们画出来?
  1、师示范画角。
  师:从一个点起,先向一个方向画一条笔直的线,再向另一个方向画一条笔直的线。
  2、课件展示。
  3、学生总结老师是怎样画的。
  4、学生尝试活出不同角度和大小的角,
  三、巩固练习:在生活中找角。
  孩子们画的真漂亮!角还隐藏在我们的生活中,甚至是教室里,你能试着找一找,看看哪些物品的表面有角呢?
  其实角的世界还有很多有意思的问题等着你去研究、探索,如果你感兴趣,下课以后再继续研究吧!
  板书设计:
  角的认识
  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

  二年级数学上册《角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2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39页例1、例2。
  思考和提出的问题
  本节课在一年级学习过的图形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角,本课要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的思想,但是角作为一个抽象的图形,与学生头脑中的墙角、桌角、衣角不尽相同,在教学中,比较难把握好数学与生活的距离,凸显教学内容的数学实质。如果以主题图或者生活情境导入本课内容,在导入部分可能会耗费较多的时间,并且可能干扰后面学生对于角的本质的认识。
  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形和三角形,所以本节课意在此基础上导入,不仅复习了旧知,也可以将完整图形与角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凸显出来。本节课在循序渐进中突出角的本质属性,摒弃无关的属性。舍弃了课本中折角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用活动角演示教学角的大小比较的方法。最后回归到生活中去找角,让学生更好的感受到数学和生活密不可分的联系。
  磨课要点
  1.起点:本节课是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基础上学习的,是角的初步认识的第一课,需要联系旧知,突出角的本质属性。
  2.终点:通过认识角的我特点,学会画角和比较角的大小以及从生活中找角,循序渐进的突出角的本质属性。使得学生能够认识角,判断角,以及比较角的大小。为后续直角、锐角和钝角等的学习打好基础。养成学生良好的作图习惯。
  3.过程与方法:本节课充分发挥学生原有经验的作用,突出知识的层次性。让学生在已有基础上,通过观察比较以及动手操作,自主感受与思考。
  教学目标
  1.结合长方形和三角形,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叠合法比较角的大小,初步学会用尺子画角。
  2.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丰富学生对角的直观认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能积极参与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并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在直观认识角的活动中,形成关于角的正确表象。
  教学难点:
  理解判断角的大小的方法,能正确的画出角。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两位老朋友(出示长方形和三角形),你们认出它们了吗?生:长方形和三角形。
  师:怎么认出来的呢?
  生:有四个角的就是长方形,有三个角的就是三角形。
  师:刚刚同学们通过“角”就认出了我们的两个老朋友,“角”真是帮了大忙呀,我们今天就好好的认识一下它(板书:角)。
  【设计意图:以认图形游戏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学生熟悉长方形和三角形上的角引入课题,无形中渗透整体图形与角的关系,并在游戏中初步认识角。】
  二、探索新知:
  1.认识角的特点。
  师:现在老师把“角”从图形上取下来。请你们看一看它们长得都一模一样吗?但是它们都是角,说明它们有——
  生:相同的地方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师:,哦,都有一个尖尖的地方——(叫角的顶点),还有两条线——(叫角的两条边)。
  小结: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板书)
  2.判断角,完善角的特征。
  师:(取下4个角)请你们摸一摸角的顶点和边,同桌两人摸完之后请传给下一桌。(提示边摸边说)
  师:刚刚四个小组摸的角都不一样,但是你们都可以摸到一个顶点两条边吗?
  生:可以。
  师:这就说明了,只要是角,就可以找到一个顶点、两条边。这可以称作角的——(特点)。
  师:现在老师请来了一些图形朋友,想请各位小数学家来判断一下,这些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为什么?
  课件出示下图:
  学生判断。
  师:看来作为角的边,还要加是“直的”这样一个条件。
  (补充板书:角的两条边要是直的。)
  3.画角。
  师:现在我们已经学会判断角了,如果要画一个角,应该怎么画呢?请你们说说看。
  生:画一个顶点,沿着这个顶点一旁画一条直的线,另一旁再画一条直的线。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抓住了角的特点画角,那现在请同学们拿出学习单、尺子和铅笔,跟老师一起动动手吧。
  板演画角,生模仿。
  (画角:①画一个顶点②从顶点出发画出一条笔直的线③从顶点向不同方向画出另一条笔直的线)
  师:刚刚同学们和老师一起画了一个角,你能准确的画角了吗?现在请你们在学习单上自己试一试?
  师:互相检查一下,同桌画的角对吗?(汇报、交流)
  师:那和同桌比一比,你跟同桌画出来的角一模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生:大小不一样、边画的长短不一样、角的开口方向不一样。
  师:既然大家画的角都不太一样,为什么都画的都是对的呢?
  生:因为他们都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师:这么说只要有一个顶点两条边,都是角,那你们看看老师这么变是不是角呢?(旋转角)
  4.角的大小。
  师: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
  生:喜欢。
  师:数学王国里面有两个角,叫绿绿和橙橙。它们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一天,它们相约去海里面吃小鱼……
  师:(两个活动角演示两个不一样的角比大小),绿绿和橙橙谁吃的鱼多呢?怎么比较呢?(请生上台演示并说一说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小结:比角的方法:①顶点对齐②一边重合③再看另一边。
  师:如果它们要吃一样多的小鱼,怎么办呢?
  生:要把橙橙的的嘴巴张大。
  师:角的嘴巴怎么张大的呢?
  (演示活动角引导学生)
  生:要把角的两条边张大。
  小结: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师:你们知道吗?角有一个神奇的魔法,只要是角就可以随意把它的变长或者变短呢。红红和蓝蓝是一样大的好朋友,这一天红红施展了魔法,把它的变长了。于是它可神气了,它和蓝蓝说:“你看,我的边变长了,所以我变大了!”蓝蓝一听,笑着说:“你没有变大,不信我们比一比”。
  回顾比较的方法,课件演示两角重叠。
  师:它们两条边都重合在一起了,橙橙有变大吗?
  生:没有它们一样大。
  师:橙橙的边变长了,它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变化吗?
  生:没有。
  师:那边变长或者变短和角的大小有没有关系?
  生:没有关系。
  活动角演示边变长或者变短。
  小结:角的大小和与角的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小练: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角的两边越长,角越大。
  ②角的两边张开的越小,角越小。
  ③角的两边张开的越大,角越小。
  ④角的两边越长,角越小。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对比图形上取出来的角初步认识角的特征。再通过判断角明确角堵塞特征,在画角的操作活动中使学生进一步感受角的特征。在认识了角的基础上教学角的大小,在这个环节通过小故事调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吃小鱼明确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再通过角变魔法的小故事使学生在直观中感受到角的两条边变长,两条边张开的大小不会变,从而明确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的长短无关。最后以选择题进行巩固。在多种环节的活动下,使学生充分的感受角的相关知识。】
  三、巩固强化: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很多关于角的知识,那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角呢?
  (课件出示剪刀,时钟,单杠)
  师:那你们能在教室里面找找角吗?说说生活中的角和课本中的角不太一样的原因?
  生:为了保护我们,所以把尖尖的地方弄得有点弯弯的。
  课件出示剪角的小游戏。
  【设计意图:通过找角活动,将角的知识回归到生活中,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再通过剪角的活动,深化学生对角的认识。】
  四、全课总结:
  你们真的非常了解我们的新朋友——角,不管它怎么伪装,你们都能快速的找到它。相信你们也非常高兴和角成为朋友。我们的新朋友在课本39页,希望你们可以回家向爸爸妈妈介绍一下你的新朋友,再和爸爸妈妈在课本38页找一找这个新朋友哦。最后还有一个小任务给同学们挑战:请同学们回去在我们的周围找一找我们的新朋友角,下节课回来分享,看看谁找的最多。
  板书设计:
  角
  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直的)。
  画角:
  ①顶点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②边长短无关,
  ③另一边

  二年级数学上册《角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3

  【学习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结合生活情境,能辨认角。2、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3、知道角有大小,理解与角的大小有关的`因素。
  【学习重点】
  1、 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画角。
  2、 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能辨认角。
  【学习难点】初步学会用尺画角,理解角的大小
  【教具学具】大三角板、学具袋(三角板、绒线绳、剪刀、图钉、折扇、硬纸条)。
  学习过程:
  一、 激情导入
  1、(出示4幅建筑物的图片)找出与其它三幅图不一样的地方,并说出理由揭示课题。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2、明确目标:
  (1)认识角
  (2)学习画角
  (3)比较角的大小
  3、效果预期:
  二、民主导学
  1. 看一看、找一找、摸一摸、议一议生活中角的特点。
  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2、指一指:图形中角的顶点和边。
  在角上标出来。
  3. 判一判:下列图形是不是角。
  是角的画对号,不是角的画错号。
  4.数一数:给定的图形中有几个角
  5、画一画:按要求画角
  (1)给一条射线,画一个角。
  (2)给一个顶点画一个角
  6、 唱一唱:
  小小角真简单,一个顶点两条边,画角时,要牢记,先画顶点后画边。
  7、摆一摆:
  (1) 从学具袋中寻找材料,看谁最快摆出一个角。
  (2) 同桌合作,把你们准备好的绒线变成一个角。
  8、开合折扇或自制的活动角
  观察:角变大了还是变小了?
  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角的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角的两边张开的程度越大角越大。
  9、补充歌谣:要知我的大和小,只看张口不看边。
  三、检测导结:
  1、检测目标:课本练习八第一、第二题
  在方格纸上画一个角
  2、小组检查完成情况。
  3、反馈检测结果。
  四、课后拓展:
  课后观察一下,你还见过哪些地方有角,听说过哪里有角,然后把它们写下来,题目就叫《我是一个小小角》

  二年级数学上册《角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4

  【教学内容】
  教材第38~39页
  【教材分析】
  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本节内容位于第三章第一课时,学生已经对图形图像有了初步的认识,同时加在第二章100以内的加减法和第四章乘法的初步认识之间可以有效地缓冲计算所带来的枯燥与单调。学习了角的初步认识,可以使学生先对几何图形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为以后学习更加复杂的图形做铺垫。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认知水平虽处于初级阶段,但基本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由于学生所特有的年龄特点,学生有意注意力占主要地位,以形象思维为主。从整体上看,二年级学生都比较活跃,大多数学生上课基本上能够跟上教师讲课的思路,教师上课组织课堂纪律并不难,而且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很容易调动。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会用直尺画角。
  2.通过操作活动,帮助学生建立角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角的特征,并能正确判断角。
  难点:画角。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流程】
  情境导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探究
  ↓ ↓
  探究新知→认识角,会用直尺画角
  ↓ ↓
  巩固应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 ↓
  课堂小结→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方法
  【情境导入】
  (出示学校的图片,让学生欣赏)
  1.师:孩子们,刚才从屏幕上欣赏了咱们的校园,它美吗?那你们平时喜欢到操场去玩吗?最喜欢玩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出示主题图)这些同学在操场上玩得多开心呀!有的在……有的在……仔细看看,操场上还有许多我们学过的图形呢,你们看见了吗?(学生指出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球等)
  2.师:这些图形都是咱们的老朋友了,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个新的图形朋友(出示园丁在剪草的图)。你们看,园丁爷爷手里拿着的剪刀,张开就形成了这样的图形,(出示角)做操的小朋友伸开两臂,也形成这样的图形,这就是角。(板书:角)孩子们,和角打声招呼吧。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
  【探究新知】
  1.在主题图中找角。
  (1)师(指图):操场上很多物体的表面都有角,快找找吧!
  (2)(学生说)学生说到一个,课件演示一个,教师跟着复述一遍,并及时表扬。
  2.教学例1。
  (1)从实物中抽象出角。
  师:小朋友一下子找到了这么多的角,真了不起。
  看,老师带来了三件物品,它们身上有角吗?(出示例1的图画)
  等学生观察后,把剪刀、钟表、三角尺放大,背景逐渐褪下去。问:这些生活中的角在数学上该怎样表示呢?你们看,角就是这样的:(课件中三个角从实物中移下来)
  师:这三个图形都是角。闭上眼睛想一想,角是什么样的?再用手比划比划角的模样。
  师:仔细观察这三个角,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1:都是尖尖的。
  生2:都有两条直直的边。
  (2)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及其特征。
  ①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角):你们觉得尖尖的这是角的顶点,这是角的两条边,角的两条边都是……(生:直直的)。这个顶点和这两条边就组成了一个角。
  ②师(再指课件上第二、三个角):谁来指出这个角的顶点和两条边?(分别抽出两名学生)问: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3)判断角。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图形客人,孩子们,想看看吗?有我们的新朋友角吗?用手势表示你们的判断。(课件出示课本第43页的第1题)
  学生先判断再说理由。
  (4)再回到主题图中讲评学生前面判断角出现的错误。
  (5)师:你们看,下面几个图形里也有角,快跟你同桌的小朋友交流一下吧。(出示课本第43页第3题,同桌互相指着看看,再指名学生说一说)
  (6)找生活中的角。
  ①师:孩子们,其实,不光在这些图形中有角,我们的身边,我们的教室里,也都有好多角陪伴着我们。下面,就请大家在教室里找一找,看看哪些物体的表面上有角。听清教师的要求,两个孩子一起,要指出角的顶点和两条边。(学生活动,教师参与)
  ②请学生说说找到的角,并指出顶点和两条边。
  师:小小的教室里有这么多的角,那我们的生活中的角就更多了,可以说是数不胜数、不计其数。
  3.操作、认识角的大小。
  (1)折角。
  ①师(出示一张圆形的纸):这张纸上有角吗?开动小脑筋,动手折一个角,试试吧。如果你有了答案,悄悄地和同桌说一说,还不知道的学生轻轻地打开课本P39,看看书上的小朋友是怎样折角的。
  ②学生折角,教师巡视指导。
  ③展示最快的学生做的角。师(让生拿上来):这是一个角吗?它的顶点和边都在哪儿?请折好的同学把你折的角指给同桌看看,顶点在哪,两条边在哪儿?
  (2)做活动角。
  ①师(拿出一个活动角):老师这儿有一个角(师扳动角的两边),你们看,这是一个活动角,你们想不想做一个我这样的活动角?用老师发给你们的两根小棍,试试吧!(生做)
  ②展示两学生做成的角(大小明显的):这两个角有什么不同?
  生:一个大,一个小。
  师:对,角是有大小的。(再展示两个大小差不多的角)能一眼看出哪个角大,哪个角小吗?那有什么办法知道?
  生:可以把这两个角重叠在一起。
  师:你来试试。
  生(把两个角放在展示台上比):把它们叠在一起,把这两个角的顶点重合,一条边重合,看,上面这个角的另一条边在下面这个角的里面,这说明上面的角比下面的角小一些。
  师:这个办法真好!同桌之间也像这样把活动角比一比,顶点重合,一条边重合,看看谁的大,谁的小,比出结果了吗?

  二年级数学上册《角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5

  教学内容:
  教材第84、第85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由实物上的角抽象为几何图形的角的过程,初步认识角,了解角各部分的名称。
  2、知道角有大小,初步感受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张口)的程度有关,会用观察或用重叠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
  3、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形象思维,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增强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直观地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教学难点: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感受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张口)的程度有关。
  教学具准备:
  课件、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纸片、两根硬纸条和图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平面图形,(出示被遮盖中间部分的三角形纸片、五角星纸片、长方形纸片圆形纸片)你们能猜猜她是什么图形吗?
  2、谈话:同学们真棒!老师还想考考你们,敢挑战吗?(出示只露出一个角的图形)提问:你们还能猜猜她是什么图形吗?追问:为什么不猜圆?(预测:圆没有角,其他图形有角)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另一个平面图形——角。(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猜图形复习学过的平面图形,引入新知,激发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课件出示:教材第84页例1图。
  (2)提问:谁能指出三角尺上的角?(指一指、摸一摸,初步感知角)
  (3)谈话:刚才同学们指认了物体面上的角,如果把这些角从物体上移下来就成了数学上的角,下面大家看看数学上的角是怎样得到的?这三个图形都是角。(课件展示角的抽象过程,屏幕上只留下三个角)
  (4)折角。
  谈话:在生活中我们能找出很多角,你能用一张纸折出一个角吗?
  要求:①用笔描出角的顶点和边。
  ②指一指角的顶点和边。
  (5)画角。
  先画一点,再从这一点开始画两条直直的线,再在这里画弧线,这样就画成了一个角。这一点是角的顶点,这两条直直的线都是角的边。
  提问: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预设:角有一个顶点,2条边。
  【设计意图:认识物体面上的角时,注意示范指角的方法,为认识角做好了准备。用课件展示抽象出角的过程,使学生感受到角来源于生活】
  2、教学“试一试”。
  (1)制作角
  拿出两根硬纸条和图钉,用图钉把两根硬纸条钉在一起做成一个活动角。
  (2)观察角
  你能把这个角变大一些吗?变小一些呢?试一试,和小组里的同学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我发现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张口)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3)比较角的大小
  提问:谁知道这两个角谁大?
  追问:你是怎样比较的?(预设:重叠)
  谈话:重叠法比较角大小要注意:
  角重叠的时候,首先把这两个角的顶点重合,然后让角的一条边重合,再看角的另一条边,如果重合了就说明两个角一样大;如果没有重合,另一条边在外面的角比较大。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做出大小不同的角,进一步感受角的大小。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活动中对所学知识有新的体验和感悟】
  三、巩固练习
  1、填空。
  (1)一个角有( )条边,( )个顶点。
  (2)画角时先画( ),再画( )。
  (3)三角形有( )个角,正方形有( )个角。
  2、下图中,是角的在括号里打√,不是的打×。
  3、判断。
  ⑴边越长,角就越大。 ( )
  ⑵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 )
  ⑶一个角只有两条边,一个顶点。 ( )
  4、数一数,下图中各有几个角。
  ()()()
  5、把下面这四个角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一排。(填序号)
  【设计意图】检测学生对角的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你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课末总结所学知识点,能够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回顾知识点的同时,让学生学会数学思考的方法】
  板书设计
  角的初步认识
  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两边叉开(张口)的大小有关

  二年级数学上册《角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直线和线段,认识射线,掌握射线的概念与特征,并能区别射线、直线和线段。
  2.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及其表示方法,会比较角的大小。
  3.渗透事物间相互联系和变化的观点。
  教学重点:掌握直线、线段、射线的区别与联系,掌握角的特征。
  教学难点:角的形成。
  一、复习直线、线段,教学射线
  1.教师在黑板上画一条直线。
  提问:①老师画的是什么?
  ②描述一下直线有哪些特点?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直线:直,没有瑞点,无限长,不可度量)
  2.直线上点上两点并擦去其余部分,变成......
  提问:①这个图形是什么?
  ②说一说什么是线段?
  ③线段有哪些特点?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线段:直,两个端点,有限长,可度量)
  3.把线段的一端延长,改画成射线,
  指出这个图形是射线(板书:射线)并提问:
  ①根据老师的画法,说一说什么叫射线?
  ②射线有哪些特点?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直,一个端点,无限长,不可度量)
  举出生活中射线的例子。
  4.对比直线、线段和射线,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5.阶段练习:
  指出下列图形,哪个是直线、线段、射线。(图略)
  [教学设想:这个环节的教学以直线为基础,通过适当变化引出线段及射线。让学生能在现地认识到直线、线段及射线的联系和区别,为进一步学习图形知识打好基础。]
  二、角的认识
  1.投影出示下列图形并提问:
  哪些是角?
  2.教师画角。
  (画角时要慢,先点顶点,再画两条射线)
  提问:①根据刚才画角的过程,描述一下,角是一种什么样的图形?
  ②讲解角的各部分名称。(板书:顶点、边)
  ③讲解用符号表示角的方法,注意“∠”与“<”的区别。
  3.引申。
  ①做活动角,拿两个硬纸条,把它们的一端钉在一起,旋转其中一根硬纸条,可以形成各种不同的角(边做、边讲、边演示)。你自己做一个活动角。
  ②把活动角演示成平角、周角。
  组织学生讨论后回答:这两个图形是不是角?为什么?
  4.研究角的大小。
  ①研究角的大小变化。
  A.出示活动角,演示大小不同的角后提问:角的大小有变化吗?
  B.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C.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与什么没有关系?
  ②比较角的大小。
  投影出示两个大小不同的角,
  组织学生讨论:怎样比较出两个角的大小。
  (根据学生回答归纳了直观、重叠、度量三种方法,并分别给以评价:直观法不准确;重叠法准确但不实用;只有度量法既实用又准确,下节课学习。)
  找学生说出重叠法的要点并配合投影演示。
  5.阶段练习。
  画出一个角,标出这个角的顶点、边,并用符号表示;再画出一个大一些的角。
  [教学设想]:这个环节的教学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综合适用讲解法和观察法进行教学;特别是比较角的大小让学生自己总结方法,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课堂总结
  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哪些内容?(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课题)
  四、巩固练习
  1.填空。①一个角有()条边和()个顶点。
  ②角的大小与()的长度无关。
  2.判断。①直线是无限长的。()
  ②射线有一个端点。()
  3.完成书第52页第1、2、3、4、5题。
  4.比较两个三角板各个角的大小,并突出相等的两个角是直角。

  二年级数学上册《角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7

  课标要求:
  结合生活实例,直观认识平面图形中的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让学生经历从实物抽象出角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抽象概括能力,发展符号感及空间观念。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认识角,感受角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探索角的活动中体验成功。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二年级学生,二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对什么事情都充满了好奇心。关于角的知识,在生活中,许多物体中存在着“角”,学生对它也是相当熟悉,我在课前也了解过,他们的认识大多停留在“一个物体的边沿,或是有转角的地方,就是角。”而这些就是学生已有的经验,也是本课的学习起点,正确选择学生的学习起点,对于知识的学习将产生积极的影呵: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主动的学习态度;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以交流与探究为特征的学习方式。
  学习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角的过程,直观认识平面图形中的角,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直观操作活动,了解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
  评价任务:
  1.交流式评价:通过自主探究、提问操作、交流分享完成学习环节一、二、三;交流对角的认识,完成目标1。
  2.结合试一试环节,利用师生交流、生生交流,根据学生的反应,检测目标2。
  3.小结性评价:学生通过个人探究及小组内分享对角的认识以及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交流讨论完成学习环节四,检测目标1。
  资源与建议:
  1.在本节内容中,学生将第一次接触角的概念。角作为一个抽象的图形,与学生头脑中想象的生活中的墙角、桌角不尽相同,本节内容学习的是平面上的角。教科书在主情境中首先呈现了三个学生熟悉的生活物品——剪刀、钟表、红领巾。剪刀张开的两个刀刃、钟面上的两根指针及红领巾的两边都可以组成“角”,教科书特意在三个物品上用红线描出了角的图形,并向学生介绍这些都是角”,这个过程是让学生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角的过程,是直观认识角的活动之一。之后,教科书又通过第一个问题让学生尝试“自由”画角,第二个问题认识角的顶点和边,第三个问题在图形中辨认角,从多角度帮助学生加强对角的认识。“试一试”则借助操作活动,直观体会角的大小与张口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的特征。
  2.本节课的学习重点是直观地认识角,知道角的各个组成部分,并能辨认哪个是角哪个不是角,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学习难点是通过大量的感性经验积累,建立起角的概念。可以通过学习环节二、三让学生直观感受什么是角,采用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等学习方法,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探究、合作等方式,去发现、再创造新知识,从而启发思考,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
  3.本节课教学需要准备:课件(带有各种角的物品)、教具三角尺一套。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三角尺,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出示三角板)
  师:你知道,三角板为什么叫做三角板吗?
  (生:因为它有三个角。)
  师:那你知道什么叫做角吗?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认识角。(课题:认识角)
  师:我们先来摸一摸角,说说你摸到的是角的什么样的?
  (生:角是直的,是尖尖的。)
  师:你还能在三角尺上找到其他角吗?(同桌相互指一指)。
  二、探索新知
  (一)认识角
  1.找角
  师:看看这幅图上的三件物品,你能在上面找到角吗?
  (出示剪刀、三角形、钟面三个图片)。
  学生指一指。
  将其中的角从图上描出来,你发现角有什么特点?
  (课件演示:出示剪刀、三角尺、闹钟等物体中的大小不同的角)
  从生活中的物体表面抽象出角。
  师:谁能找出这些物体中的角?学生一个一个指。
  师:如果把这些实物上的角搬下来,就成了下面的图形角。
  (课件出示抽象出角)
  师:像这样的一些图形,就叫做角。
  2.搭一搭
  你能用你的小棒搭一个角吗?同桌互相评一评对不对。
  (师巡回指导)
  3.角的各部分名称
  师:老师画了一个角,同学们一起来看看。(出示课件)
  (1)尖尖的地方我们叫它“顶点”(板书)
  直直的,我们叫它“边”(板书)
  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板书:一个顶点,两条边)
  (2)介绍角的记法和读法。
  用给角起名字的方法来介绍角的记法和读法。
  师:在角的两条边中画一条弧线,写上“1”,这个角就是角1,写作:∠1,读作:角1。(板书)
  练习
  判断下面图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二)画角
  1.师:小朋友想不想自己画一个角?把你画的角标上顶点和边,并且给它改个名字,看看它应该记作什么。
  (师边看边指导)
  2.画角时应该注意:先画顶点,再画边
  (三)比较角的大小
  1.玩一玩
  师:老师今天还做了一个角,老师的这个角还会变呢!
  这个角能变大变小,我们把这个角叫做“活动角”。你们想不想也来玩玩这个活动角呢?
  布置游戏要求:拿出活动角,边玩边思考:要使角变大,只要怎样?要使角变小,要怎样?
  (抽同学来演示)
  2.我们怎么让角变大变小的呢?
  合拢角的两边,角就变小;拉开角的两边,角就变大。
  师:角的大小跟什么有关呢?
  (动画演示角的两条边变长)
  师:角的大小发生变化了吗?
  生:没有。
  (动画演示角的张口变化)
  师:角的大小发生变化了吗?
  生:角的张口变大,角变大;角的张口变小,角变小。
  总结:角的大小跟两条边叉开的程度(角的开口大小)有关。
  3.比一比
  (1)你能看出上面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吗?为什么?
  (2)比较两个三角板的大小
  三、课堂练习
  1.数一数图中有几个角?
  2.一张正方形纸有4个角,如果有剪刀剪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
  (动手操作,小组交流)
  四、总结延伸
  1.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认识角
  记作:∠1
  读作:角1
  作业设计
  回家后向爸爸妈妈展示你今天所学到的知识,找出生活中物体上的角,并指给他们看。

  二年级数学上册《角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8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68-71页的例题和“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通过“找一找”、“折一折”直观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做出角。
  2、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知道角有大小,会用重叠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
  3、在学习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和形象思维,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学的交往、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索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袋子(剪刀、闹钟、五角星、习字册)纸、扇子、大三角板、四个钟面图等。
  2、学具准备:三角板、纸、小棒、橡皮筋、活动角、扇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出示孙悟空图。
  引入: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天孙悟空也来到了我们的教
  室,喜欢他吗?认真听讲、踊跃发言的小朋友还能得到孙悟空图片。瞧,他给大家带来了一个魔袋,里面有些什么呢?想不想知道?请4个小朋友来摸一摸
  2、指名摸东西并介绍(剪刀、闹钟、五角星、习字册)
  3、揭题:今天我们要认识的新朋友就藏在这里面,这个新朋
  友的名字是――角。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板书课题:认识角)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喜欢的孙悟空导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再通过摸一摸更增强了学生的好奇心,从而让孩子在轻松的氛围里进入新知的探究。〗
  二、联系生活,探究新知
  (一)初步认识角
  1、找一找:谁来找一找我们的新朋友藏在哪儿?(学生指师用尺画出角)
  2、移一移:看把这些东西移走,留下的图形就是角。
  3、戳一戳:拿出三角板像老师这样戳一戳自己的手背感觉怎么样?为什么疼?对,这个尖尖的点就是角的顶点。(板书:顶点)(师边说边演示)再看从顶点画出的两条线就是角的边(板书:边)
  4、摸一摸:用手摸一摸(三角板)这两条边怎样?
  5、指一指:谁能指出这个角的顶点和边?
  〖设计意图:把角的概念放到实践操作中感知,让学生摸摸角的各部分,说说触摸后的感觉,从而使学生体会到角有顶点和边。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手脑并用的能力和对事物的感知能力。〗
  6、小结:你知道角有几个顶点和几条边吗?
  7、找生活中的角:请小朋友找一找在我们周围哪些地方有角?(同桌交流)
  8、判断:火眼金睛辨真假
  (1)实物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
  (2)集体判断,并说明第二个图形为什么不是角?
  (3)出示用小棒摆的角(两根小棒分开):这是角吗?谁能把它变成角?
  (4)出示用毛线摆的角(弯弯曲曲):这个图形呢?谁来教教我把它变成角?
  9、数一数:
  (1)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
  (2)学生独立做
  (3)集体评讲(第一个图形指一指角在哪儿)
  10、填一填:
  (1)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
  (2)学生自己完成
  (3)集体评讲:大声的说出你的答案老师来填。问:接下去想?你发现了什么?你知道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吗?
  〖设计意图:通过辨真假、摆小棒、拉毛线、数一数、填一填,多种练习形式,巩固前面建立起来的角的概念,使学生对角的特点,角的构成有了更深的认识。这样的设计,使学生通过眼、手等感官直接感觉到了顶点与边的特征,思维得到了升华,头脑中已深刻地留下了角的形象。〗
  (二)做角,感悟角有大小
  1、引入:孙悟空还想看一看小朋友会不会做角?老师给你们准备一些材料,四人小组想想办法,方法最多的小组会得到孙悟空送的合作星。
  2、四人小组交流做角
  3、汇报:请组长汇报你们小组做了几种?
  4、展示:请方法最多的小组到前面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可能出现以下方法:
  (1)用两根小棒做成的角;(2)用纸折出的角;(3)在钉子
  板上拉出的角;(4)用塑料棒做成的活动角(学生介绍时师标出角);(5)用扇子做的角;(6)用两本数学书做成的角……。
  5、表扬:很好,送你们小组一颗合作星。
  〖设计意图:做角的过程中,小朋友们合作学习,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在交流过程中,生生互补,集思广益,使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拓宽了知识,发展了数学思维。〗
  6、初步感受角有大小:请小朋友认真看,在拉开纸扇的过程中这个角的大小有什么变化?合拢扇子的过程中角的大小有什么变化?请大家拿出你的扇子做一做
  7、小结:随着角的两条边叉开的程度越大角越大,叉开得越小角越小。(边说边再演示)
  (三)比较角的大小
  1、引入:在生活中也有大小不同的角,看,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分别可以看成是角的两条边,转动时针和分针两根针就形成了角,(再转)看一看这个角有什么变化?(转过180度的角)再看,这边的角有什么变化?
  2、出示四个钟面图:这有四个钟面你能一眼看出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
  3、指名说
  4、拿走第1个和第3个钟面:现在这两个钟面上的两个角你能一眼看出哪个角大哪个角小吗?你认为第1个角大就伸“1”,认为第二个角大就伸“2”,想好了,伸(可能有的说第一个钟面上的角大,有的说第二个钟面上的角大,有的说一样大)
  5、质疑:谁说得对呢?我们桌上有这两个钟面上的角,请小组里合作,想想怎样来比较?(两个钟面上的角事先用习题纸印好发给学生)
  6、小组讨论交流(师了解情况)
  7、汇报:哪个角大?你是怎么知道的?
  8、比一比谁的手巧:
  (1)拿出一张纸折出一个角
  (2)同桌比一比角的大小
  (3)指名演示
  9、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请看最后一道抢答题(出示第5题)
  〖设计意图:比较角的大小开展多样化的活动,先从拉开扇子、合拢扇子引入,再看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构成的角,同桌折角比较,看图抢答比较,还有下面的游戏中比较,使学生学而不厌,乐此不彼,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了知识。〗
  三、拓展延伸,游戏猜猜猜:
  (1)引入:孙悟空会72变,老师也向他学了一招,看,(出示第一组,在信封里装有用纸折的两种颜色的角,一眼就能看出一个角大,一个角小,但边露出一样多)问,猜一猜哪种颜色的角大?我们来比一下。
  (2)出示第二组:再看,(出示,两种颜色一样大小的角,一个角的边露出多点,一个角的边露出少点)哪种颜色的角大?(比较)
  (3)出示第三组:还想猜吗?(出示,两种颜色大小不同的角,但大点的角的边露出少点,小点的角的边露出多点)哪种颜色的角大?(让学生认为哪边角大就站在哪边)
  四、课堂结语:
  这节课开心吗?热情的孙悟空还邀请小朋友课后到他的数学王国里去玩!
  反思:
  本节课,在教学时由实物抽象出图形————角,再认识角。通过找角、做角、比角,体会角是有大小的,从而得出角的大小比较方法。教学思路清晰,有条理,根据知识由浅入深,尾尾道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过程中,教者把学生喜爱的孙悟空引进课堂,把教具演示和学具操作有机结合,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掌握了技能,扩大了视野。

  二年级数学上册《角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9

  教学要求:
  1.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使学生初步学会做角,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3.使学生知道角有大小,会用重叠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
  4.使学生在认识角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5.创设平等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的精神。
  教学准备:三角尺、小棒、纸、钉子板、橡皮筋、扇子、剪刀、五角星、吸管等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引入新知
  师:今天我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位好朋友,你们看:
  蓝猫:小朋友,你们知道我是谁吗?(多媒体演示:带着红领巾的蓝猫,一只手拿数学课
  本,另一只手拿一只插着吸管的杯子)
  师:蓝猫今天非常想和大家一起学习新本领:认识角。(出示课题)
  (评析: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动物蓝猫引入课题,激发了学生学习情绪,使学生对所要学的知识产生兴趣和期盼。)
  二、组织活动,探究新知
  1、找一找
  让学生边观察自己的数学课本边找出蓝猫手中数学课本封面上的角。
  指导学生用手势正确地比划出角。(首先由教师用手势演示第一个角,接着让举出数学课本,与教师一起用手势表示出第二个角,然后让一名学生演示第三个角,最后让全体学生一起书空比划出多媒体上的第四个角。)
  师:你们看,蓝猫也是一位光荣的少先队员呢。我们再来找一找红领巾的面上有没有角,好吗?
  生:有三个角。
  让学生用手势表示红领巾上的角。(多媒体边演示)
  师:我们刚才在数学课本的封面上、红领巾的面上都找到了角,你们看看还有角吗?(多媒体演示吸管。请学生上台用手势表示出吸管上的角。)
  蓝猫:小朋友你们可真聪明,对,这些都是角。(多媒体演示:隐去三件物品显出三个角。)
  请学生拿出三角板。
  师:那么你们能找出三角板面上的角吗?找出角,并用手势表示给你的同桌看,好吗?
  (评析: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因势利导,精心安排了学生的实践活动,使学生通过对实物的观察以及手势演示初步体会角的含义,加强感性认识。同时,在抽象角的图形时,应用媒体让学生清晰地看到由实物的角变化为图形的角的过程,促使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化。)
  2、摸一摸
  师:(让学生摸一摸角的顶点处)有什么感觉?
  生:尖尖的。
  师:(在多媒体里出示第一个角的顶点)对,尖尖的地方我们叫它顶点。
  师:(再让学生摸一摸角的两条边)有什么感觉?
  生:直直的。
  师:(在多媒体里出示第一个角的边)直直的,我们叫它边。
  那么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呢?
  (板书: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让学生分别指出第二、第三个角的顶点和两条边。
  3、辨一辨
  师:蓝猫的好朋友都来了,他们都画了一个角,你们看看它们画的对吗?
  先让学生自己思考,再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同桌听,如果是角,要说出理由,如果不是,也要说出理由,
  (评析:让学生通过触摸感受角的顶点和边,突出了角的本质特征,再通过判断所画角的正误,自然地引入画角的教学)
  4、画一画
  首先请学生自己动手画角,同时让一名学生上黑板板演,然后让多媒体演示蓝猫画角过程,接着让学生按蓝猫画角的方法再画一个角,并将自己所画角的顶点和两条边指给同桌看一看。
  (评析:创设条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先鼓励学生尝试画角,其间充分体现了教学的民主,可以自己画,也可以讨论,还可以看书,尊重学生的主观意愿;针对画角中出现的问题,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评价,鼓励学生自己想办法寻找画角的正确方法;在此基础上,运用媒体动态演示,使学生形象地看到角的画法,从运动的观点来加强对角的认识。)
  5、数一数
  蓝猫:你们真棒!我想邀请大家去我家做客,好吗?(多媒体演示出蓝猫家的外景)
  师:蓝猫又遇到难题了,开门的密码忘了,门打不开,怎么办?你们愿意帮它找密码吗?(多媒体出示蓝猫家窗户、屋顶和门的边框图形)
  师:只要你们能正确找出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就能知道密码了。
  让学生用手势表示出每个图形中角的个数。
  (评析:沟通了角与多边形之间的联系,渗透联系的观点,加深对角的认识。)
  6、做一做
  师:哈哈,门打开了,咦,桌子上放了一个信封,里面写的是什么内容呢?
  (展示信纸内容:小朋友,你们好!刚才你们认识了角,现在我为大家准备了吸管、小棒、彩色纸等材料,请你任选一个你喜欢的材料做一个角。加油吧!)
  让学生各自选用吸管、小棒、活动角、彩色纸等物品做一个角。
  学生上台演示自己的作品。
  (评析: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材料和方法做一个角,在实践中探索不同的做角方法,给学生留出了充分的思考及表现自我的时间和空间。)
  7、玩一玩
  师:(介绍活动角)这个角能变大变小,我们把这个角可以叫做活动角。你们想不想也来玩玩这个活动角呢?
  布置游戏要求:拿出活动角,边玩边思考:角的大小与角的什么有关?角变大了,看看角的两边叉开得怎样了?角变小了,角的两边叉开得怎样了?
  学生活动后交流,初步建立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的概念。
  8、比一比
  师:你们做一个比周老师的角大的角吗?再做一个比它小的角,可以吗?
  师:你们能做出一个和它一样大的角吗?
  教师取一名学生做的角来比较大小。(介绍重叠法)再请一名学生自己上台比较大小。
  (评析:由学生自己操作活动角的模型,既训练了学生的操作能力,也加深了他们对角的认识,蕴含了边的叉开程度决定角的大小的道理,还为将来从运动(旋转)的观点理解掌握角的定义埋下伏笔,完全是一举多得!)
  师:刚才我们比一比角的大小,有的角我们可以用眼睛就可以看出哪个角大,哪个角小,但是有的时候不能一眼看出,我们就要用重叠法来比较了。
  师:(多媒体演示蓝猫的墙上挂着四个钟面)时针和分针转动就形成了角,这四个钟面上的角,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其余两个呢?怎么判别这两个角的大小呢?看看哪个小组想出来的办法多。
  学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多媒体演示两种比较方法。
  三、回到生活,拓展新知
  蓝猫:今天和小朋友一起学本领可真开心啊,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谢谢大家。
  师:蓝猫很开心,你们开心吗?说说你学到了什么知识。(让学生在小组和班内谈收获)
  小组集体找角。
  师:小朋友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在我们周围找到了很多角,,课后我们还可以利用书本、网络继续探索角的奥秘。
  (评析:通过从生活引入学习,在学习后回到生活,使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进学生对数学价值和作用的认识,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师:今天小朋友学得太棒了,我送给大家一份礼物五角星。你们知道它的面上也藏着角,有几个角呢?请大家课后可以一起讨论研究。

  二年级数学上册《角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10

  一、学习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68页“认识角”。
  二、学习目标和重难点:
  1.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通过观察、操作等教学活动,培养观察、操作、抽象思维等能力。
  (3)在活动中,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学习数学的信心和乐趣。
  2.教学的重、难点:
  重点:
  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难点:
  会用尺子画角,体会角是有大有小的,感悟角的大小只与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
  3.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三角尺、活动角
  4.学具准备:
  纸、尺子、长角形卡片,活动角
  三.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时间:1分钟)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新朋友,角,你们想认识它吗?(板书课题:初步认识角)在学习新课之前,让我们先来明确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简单明了,直入主题,亲切的儿童语言能具有亲和力,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出示学习目标(时间:1分钟)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培养观察、操作、抽象思维等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完成学习任务。)
  三、展开活动,学习新知(时间:30分钟)
  1.抽象图形,形成表象。
  (1)展示角
  角到底是什么样子呢?让我们给这些角脱掉漂亮的外衣,变成这样。(多媒体演示红领巾、扇子、闹钟、剪刀,将物体隐藏,出现三个角)(出示例1图).抽象图形,形成表象。
  (设计意图:二年级学生感知能力差,让抽象图形,形成表象,有利于学生学习新知,奠定基础。)
  (2)找角
  师:同学们,除了大屏幕中的角,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的身边,或者在我们的教室,许多物体上都有角,请大家仔细看一看,认真找一找,把你看到的,找到的角说给你的同桌听,好吗?(同桌交流)
  师:哪位小朋友愿意说说你找到了哪些角?
  (设计意图:在学生对角有一定初步的感知时,再次巩固对角的初步理解,为突破重难点奠定基础。)
  (3)认识角:
  ①谁能说说角是什么样的吗?
  先让学生摸教师的三角形,摸任意一个角,感受一下角是怎样的,再自由发言,最后老师告诉学生:这个尖尖的点叫做角的顶点,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
  ②学生任意摸摸身边的角,边摸边说角的各部分名称,从而巩固角的各部分名称。
  ③小结:原来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边讲边屏幕板演)
  (设计意图:本环节意在突破重点。)
  (4)判断角
  角爷爷过生日,设宴请客,客人都是角家族的成员,瞧,这些图形都说自己是角,赶来参加宴会,小朋友,快帮帮角爷爷,判断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2.、动手实践,感知角的大小。
  (1)折角
  师:请同学们拿出你准备的纸,动动脑筋,看谁能用手中的纸折出一个角。(同桌交流)(投影学生折的角)
  (2)认识角的大小
  .课前老师给每组发了一个活动的角,请大家拿出来,
  (一)出示学习指导(共10分钟)
  学习指导:
  步骤一:拉一拉角的两边,看看角的变化。
  步骤二:讨论:想一想,什么情况下角会变大,什么情况下角会变小?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二)汇报交流:
  1.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师引导:原来角是有大小之分的,角的大小和两条边张开的程度有关系,张开的口大,这个角就大,张开的口小,这个角就小,那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有关系吗?(相应出示幻灯片填空:角的大小跟(两条边张开)的程度有关系,张开的口(大),这个角就(大),张开的口(小),这个角就(小)。)。
  2.比大小:老师也做了两个角,分别是蓝角和红角,(多媒体出示两个大小相等,边的长度不同的角),你们觉得老师做的怎么样?猜一猜哪个角大?瞧!哥俩在争吵呢?他们在吵什么呢!结果如何,让我们赶快去看看吧!得出小结:(角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然后出示《儿歌》,帮助学生记忆。
  3.认真观察,体验画角。
  教师示范画角,学生模仿用手在纸上画角。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环节来突出难点)
  四.巩固练习,拓展新知。(时间:6分钟)
  1.讲述蓝猫去梦幻乐园的故事,看到这样几个字母:MFT,原来这是一个密码,只要找出这里面有几个角,洞门就会打开,你能帮帮他吗?
  2.蓝猫进入梦幻乐园:
  (1)游戏:射篮球(数出下面图形有几个角和几条边)
  (2)拓展题:坐火箭:给你一个长方形,只能剪一刀,现在有几个角?
  (设计意图:巩固对角的认识。)
  五.课堂小结,升华新知。(时间:1分钟)
  小朋友,你们今天学得开心吗?请闭上眼睛想想,你今天学会了什么?谁表现得最好。
  (设计意图:再次巩固学习这一课的新知。)
  六.课后作业:
  (时间:1分钟)我们今天认识了角,请同学们回去仔细观察一下,你还见过哪些地方有角,听说过哪里有角,明天跟老师或同学们分享一下,好吗?(设计意图:巩固本课学习的新知)
  板书设计:
  角的初步认识
  边
  记作:

二年级数学上册《角的认识》教学设计(通用10篇)由好学资源网英语字母栏目发布,感谢您对好学资源网的认可,以及对我们原创作品以及文章的青睐,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网站或者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二年级数学上册《角的认识》教学设计(通用10篇)